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99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年鉴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上,本人曾就年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发表了浅见,认为“质量与效益是年鉴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离开质量,年鉴无法生存;不讲效益,年鉴难以发展。因此,我们在年鉴工作中要把质量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质量与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年  相似文献   

2.
县市级年鉴是地方综合性年鉴的主流。其数量最多,参编人员最众,是年鉴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其所记载的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其发展现状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水平,代表了全国县市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年鉴发展的基本水平。因此,重视对县市级年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研究是中国年鉴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绍兴年鉴》主编鲁孟河《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一文,在对地方综合年鉴质量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基本构想和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5.
目前,约占年鉴总量1/3的县级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称县级年鉴或县年鉴),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就安徽省而言,现已创刊的34家地方综合年鉴中,县级年鉴17家,总数占据半壁江山,但能坚持一年一卷、逐年出版的充其量不过一二家  相似文献   

6.
上海《静安年鉴》编辑部陈彩琴《年鉴人才建设专业化道路和年鉴信息化的发展》一文,分析与研究了年鉴人才建设的专业化道路,年鉴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网络出版年鉴的未来发展方向等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年鉴出版事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年来,国内出版的年鉴由6种增加到1300多种,期发总数达到数百万册;年鉴专业工作者由数十人增加到数千人,撰稿队伍达到数十万人.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普遍开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在世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鉴是伴随着地方性综合年鉴和行业年鉴的产生而催生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年鉴事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在年鉴这个大家庭中,企业年鉴异军突起,并迅速随行业聚合成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相当多的县(市、区,下同)由于经费困难,年鉴工作尚未启动,已启动的也面临着经费来源不稳定、编纂人手少、年鉴采编手段相对落后等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县一级年鉴走出生存险地,谋求不断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一级年鉴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年鉴质量的探讨,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年鉴界就在积极地探索提高年鉴质量的方法、路子,努力编纂出高质量的精品年鉴,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无论是从框架结构、版面设计还是到组稿、审稿、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实,年鉴质量问题是一个贯穿于年鉴编纂各个环节的普遍性问题,每一个  相似文献   

11.
2001年6月至9月,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部分年鉴出版单位的管理者对中央级年鉴(中央、国务院所属部、委、办、总公司、协会所办年鉴),进行了第二届“编纂、出版质量”的评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商务年鉴》创刊于1987年,2004年由原《黑龙江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改为现名,是全省乃至全国出版较早的省级行业年鉴之一。到2007年已连续出版21卷,共计1880万字,形成了一组外经贸信息总汇长卷。它客观、真实地记载了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商务领域)的发展状况与业绩,为展示全省商务系统的进步与发展,开设了一扇重要的窗口,为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在短短20年间,年鉴出版约有千余种,并相应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年鉴体系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目前,年鉴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受人们普遍欢迎的工具书,从而又进一步促使人们把编纂出版、发行利用年鉴作为一项专门事业来积极探索、研究,遂使各种类型年鉴的编辑、出版、使用、评价和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4.
一、网络对年鉴的影响 因特网对年鉴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载体和读取方式的变化。年鉴是典型的信息载体,传统年鉴是以纸介质为载体的,读者是通过对书的购买和使用获取信息的。因此,年鉴编辑部门需要提前印刷一批书,存入库  相似文献   

15.
一、观念创新是搞好年鉴经营的前提 任何创新都必须从观念创新开始,年鉴的经营创新也不例外。年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就跻身于异常激烈的竞争大潮中,而这竞争的核心是年鉴能否赢得读者。年鉴只有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使年鉴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年鉴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深入彻底的变革。一是去掉年鉴"史书"的烙印,保证年  相似文献   

16.
《江西年鉴》编辑部主任李目宏《年鉴的理论误区及其市场定位与发展趋势》一文,第一部分认为在有关"官本位"和"贴近读者"两个问题上,年鉴理论研讨存在误区,并就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年鉴的市场定位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年一修的新一届地方志编修工作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时间紧,任务重。承编修志工作的各级地方史志部门,一般也承担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工作。我国的地方综合年鉴一般是随着第一届修志工作基本结束产生、发展和普遍开展起来的。一年一卷的各级地方年鉴一般都出版到10至20卷。随着又一届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年鉴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年鉴如何存在和发展,这是各级史志部门和志鉴工作者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位资源。年鉴的编辑工作是年鉴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人才在年鉴事业发展中,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为了年鉴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编辑人才是当务之急,可以说有人才可成就事业,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干不好。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年鉴编辑人才,是许多年鉴社积极探索并不懈努力的核心工作,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方年鉴,作为一地综合性百科全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年鉴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全国地方性年鉴种类不断增多,期发总量不断增加,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在其充分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年鉴管理机制僵化、编撰形式及经营方式落后,采编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功能发挥明显不够等。如何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促进年鉴事业的整体发展,成为我们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创新入手,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精品年鉴。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