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5月29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一瞬间20多年过去了,当年“执行宋庆龄同志遗嘱”的八人临时小组成员,如今唯有一人健在,他就是81岁高龄的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上海宋庆龄研究会顾问李家炽先生。他的回忆向世人披露了当年执行宋庆龄遗嘱的有关内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朱俊飞 《职业》2008,(8):7-8
健壮的体格,黝黑的皮肤,记者初见陈早春时,感到眼前这位年轻商人更像一个拳击手。他的办公地点是一栋白色三层小洋房,坐落在上海华山路,是宋庆龄的生前办公地。现在,他身后的壁炉就是宋庆龄曾经用过的。谈起他为中国富豪当“生活教练”的经历,让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3.
正宋庆龄喜欢烹饪。虽然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有专职的厨师或兼做饭的保姆,但她仍经常自己下厨。在请客人吃饭时,宋庆龄总是自己订菜单,有时还自己下厨,特别是为一些知道他们口味的朋友。在宋庆龄家中做客时,她常常会出其不意地说:"我给你们做个菜。"所以,几乎所有比较亲近的朋友,都曾尝过宋庆龄的手艺。  相似文献   

4.
他和她是经过"高温"相恋后,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的.亲友们都说这是一对美满的夫妻. 然而,让人想像不到的是,这对夫妻婚后不久也同样开始了性格和生活习惯的碰撞,而且碰撞得叮当响.他常在夜里睡熟时抡胳膊、踢腿,把睡得香香的她"打"醒、"踢"醒,有两次竟把她一腿"踢"到了床下,他还打很响的鼾声,这让从没听过"耳边雷"的她夜里难以入睡;  相似文献   

5.
"老谢!"校长这样叫他. "老谢!"同事这样叫他. "老谢!"学生也这样叫他. "老谢!"几乎是学校所有人对谢连喜的称呼. 其实,"老谢"不老.到他离开的那天,他还没满55岁;"老谢"职务也不高,只是学校的一名普通老师,兼任学校校企合作处的副主任.但校长、同事、学生叫他"老谢"的历史,却过去了20多年.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齐白石是"诗书画印"俱佳的巨匠.他擅画花鸟、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其大写意造诣很高,但他也擅长精细一路,特别是其工笔草虫花卉画代表了他绘画的最高成就,用"超越古今"来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7.
读书治"革命之学问" 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他的信条,自香港西医书院完成学业以来,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流亡岁月,或者政务繁忙的从政时期,他也不忘读书,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的主要事情.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便跟不上时代,会变成一个落伍者.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谢家沟村有一位"怪书记":他给村里做了不少好事,但村民开始却不买账,村干部也曾有怨言,只有佳县县委县政府政府把他树立了一个典型.是村民"糊涂"还是政府"糊涂"?记者带着疑惑来到了谢家沟.  相似文献   

9.
因参加《奔跑吧兄弟》,邓超红透了半边天.但网友们更喜欢这个"逗比"在微博上耍宝,看他带着孙俪和儿子一起搞怪.其实,出生在一个重组家庭的他,幼时是个令人头疼的反叛少年,因经常闯祸,帮他善后的爸爸还落了个"消防队员"的雅号.父亲用挚爱引导他走上"星光大道",并一次次帮他摆脱困境,越飞越高! 从小捣蛋,曾是"混世魔王" 1979年2月8日,邓超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重组家庭.父亲是当地博物馆的书记,母亲是一家企业的干部. 他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因为十分顽劣,令爸妈头疼不已,父亲对他也最严厉.  相似文献   

10.
四大名旦书画各具特色 提起梅兰芳(1894—1961年),可谓家喻户晓.他是杰出的京剧大师,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有"四大名旦"之誉,梅为之首.他也是"梅派"艺术创始人,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中国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他广受赞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曾经倾倒无数的中外美男.在西方人眼中,梅兰芳先生俨然成了中国京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有人问他,你和黑嘴鸥是什么关系?他说:"黑嘴鸥似亲人、如子女、是朋友."于是,熟悉他的人送了他一个雅号--"第2001只黑嘴鸥",因为据说当时世界上只有2000只黑嘴鸥.  相似文献   

12.
有天我的朋友S给我打电话.他说:"如果你抽得出时间,我想请你陪我的那一位去办个事." S说的"那一位",是他的漂亮妻子.  相似文献   

13.
鲁班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显示自己的本领,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当他出现的时候,永远是绅士的,清洁的,没有欲望的,微笑温暖得足以让女人融化.他被那么多人所爱,却不属于任何人.绰号"眼镜王子"的他魅力超越了性别,甚至引起日本男人集体妒忌,他缔造了一种裴勇俊经济.他的追星族为心理学史留下一种新名称"裴勇俊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16岁的小菜贩 "妈,我的钱被人偷走了,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什么礼物也没买,对不起……"风尘仆仆从武汉赶回的他对母亲说.接着,他下厨给母亲做了一碗长寿面:"妈,趁热吃."母亲一面说"好吃",一面深情地望着他. 他叫高汉明--湖北省云梦县下辛店镇的一个贫困农家孩子,兄妹六个,他排行老三,初中毕业后因家穷辍学,却梦想当诗人.1987年春的一天,父亲从门后拿出一杆秤,抖了抖上面的灰尘,说:"明娃,村里有好几个在武汉贩菜发了财,你也去干这个吧."  相似文献   

16.
齐白石名满天下,几乎无人不知.可他生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颇为落寞的.他自己在一首题画册诗中说:"冷逸如雪个,游燕不值钱."说的就是他在北京卖画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姜伯静 《公关世界》2016,(19):111-113
这几天,两位"老"经济人物引发了人们的无限关注.一个是牟其中,这位上世纪经济时代的象征,结束了他的牢狱生活,开始重新走入大众的视线.对他,有人唏嘘不已,有人感慨时代的变迁,有人揣测他会不会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8.
刘灼 《中国扶贫》2017,(4):35-37
山西省永和县挂职副县长程万军现在是网络红人.2014年,他在网络上实名吆喝帮农民卖核桃,30天时间就众筹86万元,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核桃县长".2015年,他联合中央驻晋帮扶单位的五位挂职县长,共同推出"吕梁山货"电商扶贫活动,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600余万元.2016年,他又在山西广电嘉年华上敲锣卖槐花饼,"卖饼县长"的美誉也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9.
自近现代以来,我们的文化先驱们开始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而"国民性"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现代化的前途与命运,其关节点真的在于我们的"国民性"?对"国民性"的认识,林语堂先生无疑具有独到之处.林语堂(1895~1976年)是一位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一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他去世3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纪念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20.
肖平  胡睿 《中国扶贫》2016,(13):54-56
他是来自京城的80后干部,却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热血"知青",执拗中透着坚毅,古板中寓着温情. 他是民政部下派的"第一书记",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总是俯下身子、掏出本子、不打官腔、学讲土话,拘谨中彰显机灵,憨厚中流露真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