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政通指出,伦理要面对现实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传统和现代化应在相互批判的互动中相互为用,当代的伦理教育应在诸方面突破。李存山认为,儒家的三纲是中国历史演变的产物,儒家伦理可以而且应该随着中国历史的新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解构三纲,使儒家的伦理观念作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调整。景海峰探讨了三纲五常自汉以来即为儒家伦理之柱石,是儒家伦理形而上的根基,成为集结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保障。王庆节认为,现代西方主流的“规则伦理学”和儒家的“德性伦理学”是现代社会生活不同层次上的伦理理论,不能因过分强调一个方向就走向泛道德主义,也不能因强调另一个方向而走向泛法律主义。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中应有一席之地。王立新经过对儒家伦理发生作用的方式的研究,认为它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政治运作或参与政治运作对古代政治进程和历史发展发生作用,二是通过教育对人生和社会生活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文学中,女性社会的阴柔世界越来越为创作主体所瞩目。对传统因袭的女性观念的裸露、解剖,无疑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传统的禁锢着的女性身躯与思想牢笼的一种希望性的冲破欲。然而,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寻求这一滥觞着其它的一切女性的观念的肇端,我们新时期女性文学,似乎还只能徘徊于它的周围,并没有接触到它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邓玉萍 《理论界》2007,(3):180-181
循着新时期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嬗变轨迹,可以概览时代变迁,感受女作家的奋斗追求,感悟女作家的审美情趣,窥测女作家的心灵世界,探寻女作家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学与疾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如果从性别差异出发,我们会发现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疾病主题与男作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患者的角色、自我意识发生关系。在女作家笔下,女性的疾病成了受害的隐喻,女性的疾病与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女性性别紧密联系了起来。新时期女性文学对疾病主题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女性的生理疾病方面,病妇形象更多地患有生理意义上的疾病,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在这些作品中,疾病变成了一个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思考生存方式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张兵娟(河南电视台)进人新时期以来,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也开始悄然萌生。尽管这种萌生完全处于不自觉状态,但也正由于这种近于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变化对女性文学的制约及影响。本文力图通过以女性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女作家从社会派定的传统角色挣脱出来 ,在文学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群像。她们建构的女性形象不是单一的 ,而是发生了嬗变。冰心一类的作品中出现的是以温情主义为主的温婉、清澈、纯净的淑女 ;冯沅君、庐隐、丁玲等则从主情主义出发塑造了热烈、绝决、不妥协甚而越轨的叛女 ;张爱玲、苏青的作品则由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体验角度出发 ,努力勾勒出一群心理变态、扭曲的疯女。通过角色的嬗变 ,我们可以看出其间表现出的女作家关于女性、婚姻、恋爱观的变化 ,也可以窥见这些各有思想、追求的女作家的作品 ,不仅在总体上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而且在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最后20年,中国女性文学出于“女人是什么”的叙述欲求,在“寻找女人”的话语思潮中,完成了女性性别的认同和理想女性的蓝图。进入新世纪,女性文学开始关注女人寻找什么,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留下了女性在不断寻找过程中的探索的步履。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女性文学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上取得显赫的一席之地,是由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过去的历史得到重新审视;更由于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女作家们,用严肃的态度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进行深切探讨和真切表现而创作了硕果累累的文学作品所致。妇女问题的探讨本是社会学的课题。但在我国社会学中,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却在文学作品中被女作家们尖锐提出,并大量描述。这样中国的女性文学就被赋予  相似文献   

9.
石万鹏 《东岳论丛》2003,24(1):130-132,136
与五四启蒙时期一样 ,在 1 979——— 1 985的新启蒙时代里 ,男女作家结成同盟 ,共同完成控诉伤痕、反思历史、呼唤改革的时代大命题 ,塑造了一批迥异于“文革”时期的女性形象 ,但是由于男女两性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地位与生活体验的差异 ,他们在女性形象的构建上呈现着既汇合又错位的复杂局面。男作家在国家———民族的大叙述中潜隐着建立在张扬女性传统品格之上的重建男性雄风的写作倾向 ;女作家在分享与参与着时代主流话语的时候 ,一方面默许着男性重建性别秩序的努力 ,一方面又在强有力地解构男权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作品中表现的女性意识对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使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两次突破.她最先把"性爱"引入女性文学,以自觉的性别意识建立起自己作为女性审视世界的独特方式和角度;她自觉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女性话语的抒写,进行女性主义文本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文学的历史意识中,能够听到沉寂已久的对于自由的呼唤。从政治上来说,自由是对封建法西斯主义的专制思想的反叛;从人道主义上来说,它是人应当有的权利。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就是在人类争取自由的历史跋涉中最终迎来自由王国的理想。自由,包含着个体的自由和群体的自由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各以对方为自己的前提。个体的自由,以不妨害其它个体的自由,即群体的自由为界限,只有这样它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从学科意识的萌发到学科理念的形成 ,经历了近 2 0年的实践过程。现阶段积极推进学科化进程 ,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实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价值。当前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包括 :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 ,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 ;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运作方式 ;具有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 ;拥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不断扩大学科内外部的学术联系等。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长期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寻找定位:女性文学研究──评《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张春生比起通常的文学创作,女性作品有其独具的风格和韵致。一个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硕果累累。乔以刚的《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以其清新的笔触、宏观的视野、缉密的分析,进一步丰富了...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女性写作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从一开始,女性心理便成为女作家们注目的重点。本文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主要是小说)中所反映出的若干心理症结作出梳理,对文学的性别问题、女性爱情观与价值观、女性气质、女性幽闭心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勾划出80—90年代女性文学的心理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国家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基本上是依照启蒙的思想逻辑来思考女性问题,启蒙的思想目标也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解放的目标,从而使女性解放问题转化为女性与“国家”、与“人”的启蒙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总格局下,新时期女性文学关于女性经验的倾诉,关于“爱情”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着眼点并非女性性别的生存,而是对启蒙事业的承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在经历了激烈的价值重估后,蹒跚地走到二十一世纪的大门之前遥遥瞻望。面对世界范围内后现代性的崛起,它多少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了。以体现深刻人道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与代表非理性精神指向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氛围间的二元对立,具体表现为主题的诠释与消解,叙述的精确与模糊,深度模式的强化与削弱等等。现实主义无疑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并在此基础上艰难地超越。 我们的现实主义文学立足于本民族的生存现实,以其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形而上视角对于文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宗宇 《河北学刊》2003,23(5):181-183
王晓华认为 ,张光芒与张宝明在论战中对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进行系统反思时 ,触及了我们在建构中国文化时无法绕过的基本问题 ,即当下人文世界是否需要通过与超越性的不断对话而获得意义 ;由于对超越性的拒斥与中国当下文化及文学的欠缺有因果关系 ,因而包括张光芒在内的人文知识分子由“道德形而上主义”这一命名所显现的建构方向是完全合理的。姚新勇则认为张光芒的理论阐释从立论之始就走上了逻辑混乱的不归之路 ,包括对“启蒙”概念的含混移位、对不同范畴理论资源的严重混用等 ,甚至可以说 ,张光芒所“抽象”称赞的“反启蒙文学”不仅不纯粹 ,而且恰恰是“暴力实用主义”。罗宗宇指出 ,张宝明的质疑文章激情有余但理性不足 ,而陈晓明从后现代立场出发的质疑则放弃了人文关怀 ,只有张光芒从现代人文立场出发的既不乏历史理性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批评 ,为文学的自我救赎提供了可能。刘士林则从如何拯救学术本身的角度入手 ,指出论争各方都存在着缺乏规则和语境的“乱说”问题 ,他们必须首先能够证明这种不同观念、经验之间的混战在逻辑上的合法性 ,然后才能保证以下的言说与结论本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应是专指隐合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或叙述者的主体性;而且,此种主体性别除了霸权,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女性文学应该在女性隐含作者与作品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建立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在目的论层面上,女性文学应该能够守护男女两性的本真存在、追问可能生活的维度,因而能够超越现代性反思语境中的怨恨情结。  相似文献   

19.
文学多元化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过去将文学多元与政治多元视而为一,扼杀了文学的生命力,消解了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当代文学多元景观的再现,形成一种互补的格局,对于文学从多方面展示自己,创造丰富多样的当代文学,有重大意义.当代文学的多元化是时现代文学的承续,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从而使文学范式的转换成为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文学的追怀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以俯瞰与统摄的眼光,对新时期文学所呈现的情感世界和意蕴世界进行认真探究时,显然不应忽视一种汇聚已久,并渐趋强烈和浓郁的追怀意识的存在。尽管时下不少批评家已或隐或显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从不同角度作了涉猎式的议论,我们仍感有必要对它作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