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大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这是一个鼓午人心的宏伟战略目标,它展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灿烂前景。 党中央提出的这个宏伟战略目标,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根据我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和科学的测算后确定的。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它既不是急于求成,也不是无所作为,既切合实际,而又富有远见,它与过去“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的“高指标”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宏伟战略目标。 党中央提出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这个宏伟的经济建设战略目标,在我区是否也能够实现呢?最近,我们根据三十多年来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国家今后对我区经济建设的安排进行测算,认为到二○○○年,我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是有可能实现的。一九八○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95亿元,到二○○○年,只要达到380亿元,就实现了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也就是说,从一九八○年的今后二十年,我区工农业总产值如果  相似文献   

2.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了一幅宏伟的蓝图,确定了二十年内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点、步骤和措施。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十二大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为实现经济发展的这一宏伟目标,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把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列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点,紧接着又明确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3.
一 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使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大为加强,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党中央领导同志又多次讲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鼓舞着全国人民奋勇前进,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5.
倾斜的城乡经济关系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这种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采用与此相应的一整套经济政策,使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发展工业。因此,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2~1980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由349亿元上升到5155亿元,增长了14.73倍,年递增率为9.73%(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工业国民收入由115亿元增加到1804亿元,年递增率为9.96%。而同时期农业发展速度就慢一些,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胡耀邦同志的报告,开宗明义:这次大会的历史使命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博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热烈的拥护。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使命,有许多复杂的工作、繁重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去努力完成。其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报告中一系列有关经济战略的思想,正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提出的。十二大的经济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说“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决定在战略布署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它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客观趋势。本文拟就实现新的经济振兴为什么必须打好基础以及怎样打好基础等问题,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这个问题由于“四人帮”的歪曲,许多人在理论上模糊了,认为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弄清这个问题,并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党的十二大确立的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二千八百亿元左右。在二十年内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关键,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显著成就。以1993年与自治区成立时的1955年相比,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2.10亿元增长到460亿元,增长30.3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3.72亿元,增长到616.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73亿元,增长到34.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57年的12.51元,增加到780元。农牧业生产连续16年丰收。人均棉花、油料居全国第一位。工业也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不少产品已进入内地和国际市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我们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十二大批准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确定“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七千一百亿元  相似文献   

11.
1986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各级党政解放思想,在迈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程中,不断探寻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路,提出了发挥地区优势,充分调动地方、兵团及中央和自治区驻州企业三股力量,走联合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共同开发建设巴州的发展融合型经济的新思路。经过九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巴州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9.02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1.0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3.45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2.45亿元,增长2.97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6.75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27.04亿元,增长4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85年0.45亿元,增加到1994年2.14亿元,增长4.7倍,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400元,增加到1994年的1020元,增长了2.56倍,通过发展融合型经济,增强了巴州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成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振兴巴州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吴亮 《南方论刊》2002,(5):22-25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到20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上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了;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0年我国GDP达89404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突破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阶段.这其中,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提高到2000年的4990元,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杠杆,是积极扩大内需的动力,它是我国逐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烟草专卖管理存在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 ,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1983年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条例》 ,确立烟草专卖制度 ,我国烟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 ,卷烟质量和产品结构有了很大提高 ,市场供应明显改善 ,并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 1982年到 1998年的 17年间 ,烟草行业累计实现税利 6 6 0 0亿元 ,其中 1998年实现税利 96 0亿元 ,比实行专卖前的 1981年的 75亿元增长 11.8倍 ;自 1988年以来 ,实现税利已连续 11年居全国各行业之首。实践证明 ,实行烟草专卖是我国一项成功的改革政策。近年来 ,在我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地区、城乡之间,特别是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距也扩大了.首先,在城乡居民收入都取得了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差距也不断地扩大了.从1978—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43.40元增加到2583.2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33.60元增加到921.60元.他们之间的差额由209.80元增加到1661.60元,收人差额年均扩大14.7%,由1978年的1:2.57扩大到1993年的1:2.80.即使扣除价格因素,其收入差距在扩大是事实.其次,从地区发展情况看:一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差距在扩大.1992年,我国人均收入为1158  相似文献   

15.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过程,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着占用多、周转慢、效益差的弊病.据统计,"一五"时期,国营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是28.50元,商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是44.50元.而到1979年,国营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为33.60元,商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锍动资金为51.78元.1979年和"一五"时期相比,国营工业每百元产值多占流动资金5元.商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多占用流动资金7元,如按1979年工业总产值计算,仅工业企业全年就多占用流动资金约300亿元.最近几年,虽然国民经济经过了初步调整,但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还需要很好地认识和掌握资金循环的规律,下大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现实概况。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形成于80年代中期,均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变革,均使原有模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这20年,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形成与发展的20年,也是其经济加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的20年。在经济发展方面,温州从1978年至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38…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它是我们党历史发展上的重大里程碑。大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郑重宣布:“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两万八千亿元左右”。当这个战略目标实现了的时候,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的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十二大”发出的伟大号召和提出的宏伟目标,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十亿人民的强烈愿望,并且说明了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教育,充分认识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伟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顾达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  相似文献   

19.
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并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为 我国财政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的财政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许多需要重新认识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14年来,云南的财政有了很大发展,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1.7亿元到1991年增为93.2亿元,翻了三番。1992年可望达到100亿元上下,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财政收入的增长超过了我省历史上任  相似文献   

20.
<正>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1990年,顺德县的工农业总产值从8.4亿元增长到66.4亿元(按80年不变价,下同),年均增长18.7%,翻了3番多,等于一个顺德变成了7个顺德;国内生产总值从4.99亿元增长到19.78亿元,年均增长12.2%;国民收入从4.48亿元增长到20.4亿元,年均增长12.8%;财政收入从0.98亿元增长到4.19亿元,年均增长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