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没有外在“事实联系”的中印古典“韵”论并置在一起进行比较,其相同之处有四:一是对“韵”这个审美范畴“推尊之以为极致”;二是认为韵与味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三是对韵的内涵的理解基本相同;四是都运用比喻来言说。其歧异之处主要有二:一是各自的产生、来源不同;二是印度韵论对韵有更深层次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
探讨魏晋六朝“韵”内涵的不可通约性,揭示“韵”的审美分野现象,是基于对这一被忽视的历史现象的学理考量,旨在统一性之外探求差异性,以呈现“韵”的复杂面貌。文艺美学对“韵”多层涵义的参与性建构及选择性使用既存在意界融合,也存在审美分野,且后者要早于前者。经过考证,现存佐证“韵”字始于先秦及汉代的文献或不可信或存疑,至三国曹魏时期才出现对“韵”的释义,以之为“音和”。晋人品评人物舍声言韵,将“韵”指向抽象的人物气度,以不和谐的放旷怪诞为大韵;其后南朝画论与文论形成了“舍声”与“即声”论“韵”的审美分野。谢赫《古画品录》所论之“韵”不是指形式的和谐美而是指形象的生动传神之美,它的哲学基础不是汉代元气说而是魏晋玄学的形神之辨,它契合的是中国美学传神写意的理论体系。刘勰《文心雕龙》中“韵”字有33处,基本没有脱离声韵范围,其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中和”学说。刘勰固守“韵”的本义,呼应了当时重视探讨声韵的学术风尚,他忽视“韵”之新义,由此形成了他在韵论上的历史局限性。文论对“韵”之形上性的探讨至宋代才有突破,随着余意之韵在文论中的出现,“韵”在文论与艺论中才走向意界融合。  相似文献   

3.
皎然对"气象"和"韵"方面的要求外在的气势格局和内在的意度韵度可以说是时作者最高的审美要求,"但见情性,不睹文字"揭示的是一种超然的神妙境界和思想,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论、艺术辩证法与审美境界等方面;南宋姜夔提出的"韵"论思想与皎然的思想有诸多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他对"气象"、"韵度"的论述、"词意论"以及审美境界方面.  相似文献   

4.
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主要从两个维面展开:一是作为诗法层面的诗韵论,着重探讨“韵”作为韵律、韵格之义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是作为诗歌批评与理论层面的诗韵论,着重从“韵”作为风致、韵味的基础上生发,它体现出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及对韵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认识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清代文论对“韵”范畴的阐说,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诗论中对“韵”范畴的阐说;二是词论中对“韵”范畴的阐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文学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韵”的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清代文论对“韵”范畴的阐说,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把握“韵”的审美范畴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6.
印度九世纪的欢增和中国十一世纪的范温不约而同地提出关于“韵”的诗学命题。他们将“韵”视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审美理想,并且都建立起了关于古典诗学韵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在诗学理念、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等方面存在着叠合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审美主义是在近现代西方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价值取向上的审美一元论思想 ,受其影响 ,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具有美学化倾向 ,在审美体验论、审美感性论、审美形式论、审美超越论、审美本质论等理论环节上显示出审美主义之审美一元论和感性本体论的倾向。反思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局限 ,对于推进我国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审美主义是在近现代西方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上的审美一元论思想,受其影响,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具有美学化倾向,在审美体验论、审美感性论、审美形式论、审美超越论、审美本质论等理论环节上显示出审美主义之审美一元论和感性本体论的倾向。反思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局限,对于推进我国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宋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有宋一代,文尊武卑的政治格局,斯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使得文人阶层迅速崛起,并主导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走向。文人美学的兴盛以及理学思想的昌明为韵文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韵根植于艺术生活化,文人以“韵”为纲开展的日常审美实践,催生了以“韵”为核心的美学,建立了以文人群体为审美主体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美学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宋韵文化。以韵为中心的文人审美文化,具有世俗的生活美学向度。宋韵是以思想文化融入其中的美学,它不仅传承与演绎了中国传统生活美学,尤其是平淡美学,还为后世西方的极简美学和气氛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更为中西美学跨越时空对话打开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消解哲学在本质上是语言中介论,其语言中介论的图式为:能指……问指……所指。这一语言中介论,有助于我们探讨文艺的产生及其本质。文艺的生成图式其实就是审美能指……审美问指……匀审美所指,文艺正是在这三大因素的相互碰撞、聚汇、交构下确定自己的本性——审美中介性。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三十年来西方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七种,各种理论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也存在自身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出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观阶段;社会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观阶段;人类发展观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我国国情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过程思想被恩格斯誉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然而这个思想却被忽略了。怀特海第一次创立“过程哲学”,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调和唯物与唯心、科学与宗教等的矛盾冲突,开辟了从过程本体视角理解形而上学的思路。过程思想内蕴于哲学史,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思想才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过程理论存在三种形态:客体论的过程论、主体论的过程论、实践论的过程论,这喻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对现代公司法理论构建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现代企业理论中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观点的梳理,探究公司法理论和制度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回应,以现代企业理论—公司法理论—公司法制度为路径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不完全契约理论直接导致了公司契约理论的产生,在公司法制度方面体现为缺省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的大量存在以及在公司治理中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市场机制。而公司法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制度构建也受到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财务哲学是从哲学层面上研究财务行为的普遍性和根本性问题,是关于财务主体作用于财务本体,财务本体能动地反作用于财务主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是以反思财务行为重大问题的人本根据和探索财务行为客观走势的内在规律为现实基础,以财务要素内在矛盾和否定关系为动力,具有解析性、批判性、方法论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竞争合作理论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括了竞争合作理论的主要观点 ,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指出竞争合作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是市场竞争进入较高层次的标志 ,同时 ,也为战略联盟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的产生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较为流行的优越论、宽慰论和乖讹论来解释幽默。本文作者对这三种理论分别作了综合、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因他人的刻板和愚蠢而产生的“光荣感”只能在部分幽默中体现,因而远不能解释幽默产生的根本原因;因紧张的移除及心智,情感的节省而得到宽慰在心理学上缺乏科学的依据,因而值得怀疑,而长期受到压抑的冲动的宣释也只能解释那些与性和攻击有关的笑话,所以,宽慰论也是站在一个偏倚的角度来审视幽默;通过“双联”而产生的“乖讹”尽管找到了幽默的某些共性,但是它是一个模糊的术语,用它来解释一切产生幽默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空洞的、缺乏实质的。  相似文献   

18.
Ramsey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Ramsey理论,两次推广了Ramsey定理,并提出该理论在几何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电磁场理论和气动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麦克斯韦对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财务哲学是从哲学层面上研究财务行为的主体与客体、要素与系统、矛盾与动力、肯定与否定、生成与发展等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从范畴论、系统论、矛盾论、否定论和生成论等方面构建财务哲学逻辑体系,提升财务行为的哲学理念,发挥财务哲学的解析、批判、重构、制导、方法论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