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是古代陶瓷生产的重要地区,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以来,在广东东自饶平、潮安,西至廉江、遂溪,北起仁化、南雄,南及海南岛澄迈、陵水广大地区中的四十四个县市,发现了历代陶瓷窑址一百四十多处,发掘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周至春秋、战国、唐、宋、明代的陶瓷窑址二十多处,采集和发掘了大批古陶瓷器及其碎片。这些陶瓷窑址的发现和发掘,展示了广东历代陶瓷窑址及其烧造的陶瓷器,在窑炉的构筑、制作技术与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对了解和认识广东古代陶瓷工艺的制作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景德镇陶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沟通中外的文化符号.因盛产瓷石和生产青白瓷而闻名遐迩的三宝,在景德镇铸就千年瓷都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重点打造的核心区之一.基于景德镇三宝的文化传承创新做法开展调查,解码三宝传承创新发展密钥,研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实践问题,对高质量建设试验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是要以更高站位谋划试验区的建设,二是要以更大自信保护传承陶瓷文化,三是要以更严标准营造瓷都最优环境,四是要以更深情怀构筑人才聚集高地,五是要以更优方式彰显陶瓷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陶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沟通中外的文化符号.因盛产瓷石和生产青白瓷而闻名遐迩的三宝,在景德镇铸就千年瓷都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重点打造的核心区之一.基于景德镇三宝的文化传承创新做法开展调查,解码三宝传承创新发展密钥,研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实践问题,对高质量建设试验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是要以更高站位谋划试验区的建设,二是要以更大自信保护传承陶瓷文化,三是要以更严标准营造瓷都最优环境,四是要以更深情怀构筑人才聚集高地,五是要以更优方式彰显陶瓷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4.
畲族祖籍,学术界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有的根据《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认为畲族最早的居住地在湖南武陵地区;(二)有的根据畲民传说,认为他们的祖籍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三)还有的认为福建汀州地区的土著是今之畲族。 笔者认为,畲族祖籍可以追溯到古代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地名,有许多是根据当地的特产名称而命名的。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江西道都督鲍安仁奏改米州为筠州,是因为当地产一种筠篁(又名瑞竹)而得名。米州更名为筠州,其行政区划级别相同,所隶属地区、治所不变。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万载、清江五县地,治所在今高安。 关于筠州的得名由来,《瑞州府志》、《高安县志》均有记载。 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编修的《瑞州府志》“地理志”中载:“筠州,唐郡名,武德七年因产瑞竹,改筠州,号筠阳。”  相似文献   

6.
西夏农业生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由党项拓跋氏建立的西夏王朝,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农业尤为显著,在短短的二百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试图用历史记载和文物资料对西夏的农业做一初步探讨。据史料记载,党项族最早活动在今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之间的广大山区,世代从事畜牧狩猎,“不耕稼”。①公元六世纪末,部分党项族人民向汉族聚居的地区迁移、定居。唐贞  相似文献   

7.
有关古代高昌(今吐鲁番地区)的蚕丝纺织以往鲜为人知,史书记载虽云其地“宜蚕”,学者们却仅仅把这里当作“丝绸之路”上丝织品的经销地而非产地之一,忽略了它在我国丝织史上应有的地位。最近我因工作关系,对新疆博物馆所藏吐鲁番出土汉文文书原件浏览一遍,深为其中所志高昌蚕丝纺织事例所激奋,乃择要摘出草成此文,以公诸同好兼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水仙花是我国原产还是外来归化,迄今尚无定论。六朝雅蒜和唐玄宗赐虢国夫人红水仙的说法都出于明朝后期,不足为据。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拂林国所产祗,属水仙植物无疑,是否真正传入我国难以确定。而且花色红白,与传统的中国水仙花色迥异,不是同一品种,明代中叶以前的我国各类著述也都未将它们联系一起。五代孙光宪记载,他供职江陵(今湖北荆州)时,有寄住蕃客(外国移民)穆思密赠其水仙花数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水仙花记录。北宋中期以来,文人开始歌咏水仙,众多信息表明,这时的水仙花主要见于江陵、襄阳及周边地区,大致相当于今鄂中、鄂北和河南省的洛阳、许昌一线。这应该是五代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以江陵为中心逐步传播、扩展的结果。水仙这一名称的命名方式特别、来源不明,有可能是对西方原有名称中神话内容的意译。札柰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七年春,在贵州省赫章县古达公社半坡生产队出土了一件珍贵文物——明洪武十一年(公元一三七八年)永宁卫铸造的“碗口筒”(附图)。这是目前在贵州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铜炮,它比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门古炮——元至顺三年(公元一三三二年)铸造的“火铳”(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仅晚四十六年,是研究我国古代兵器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火器的发明,在兵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早在晚唐时期,黑色火药已被运用在军事上,出现了“飞天”一类的火器。北宋初年,在与契丹、西夏的战争中,火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仁宗朝所编纂的《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火器有“火箭”、“火药鞭箭”、“霹雳火球”、“抛石机”等。到了南  相似文献   

10.
在距今一百一十年前的一八七五年春天,云南西部边境的景颇族、傣族、回族、汉族民众,在中缅商路上的小集镇蛮允,奋起抵抗英国陆军上校柏郎(H·A·Bromne)“远征队”的入侵,击毙了侵略分子马嘉理(A·R·Mrgary),打退了侵入我国边境的柏郎武装部队。这一事件,是云南近代史上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第一次伟大壮举,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震惊中外的帝国主义侵华事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次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后果和影响,我们根据史料的记载,对腾越(今腾冲县)和蛮允(今盈江县芒允区)的抗英历史遗址作了考察,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元、明、清三代,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云贵两广地区设立土司,有宣慰使、宜抚使、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职。在贵州各土司中,以水西土司最大。探讨明清时期水西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了解历史上我国西南各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水西土司辖地的位置在贵州省的西部。包括清代的大定(今大方县)、黔西(今黔西县)、威宁(今威宁县)、平远(今织金县)四州。东连新贵(今贵阳市之一部),西抵霑益(今云南省沾益县)。面积辽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太祖朱元璋在《平滇诏书》中说:“霭翠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不能守也”。由此可见,这里的政治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西南边陲的巩固。  相似文献   

12.
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这是人所周知的史实。但其所啖荔枝究竟来自何处,却是众说纷纭,流行的看法,主要在南海(今广州)和涪州(今涪陵)地区。其实,细加考究,杨贵妃所啖新鲜荔枝,应为涪州所产,而南海所贡,只不过是荔枝果脯而已。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生产、科技隔绝,是中华民族曾经在一百多年间受尽屈辱的根源,研究桂北的书院和窑址──正如“化验一滴血”自然和历史对桂北是厚爱的。她山青水秀,土地肥厚,气候宜人,自汉唐以降农耕文化日益发展,给社会延续打下了基础。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私学、官学和书院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和以陶瓷烧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以“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中西南路”为主干的交通运输业都有相当发展。它们是古代桂北经济构成的重要方面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桂北文化现象研究所界定的全州、兴安、灌阳、资源、龙胜、…  相似文献   

14.
邢台开元寺     
开元寺,俗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古称邢州)城内.该寺始建于唐代天授(690—692年)至唐开元(713—741)年间,至今有一千二、三百的历史.唐代邢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当时邢州辖龙岗(即今邢台)、沙河、南和、矩鹿、平乡、任、尧山、内邱八县.龙岗为邢州倚郭.唐代邢州所产白瓷名于中外,以其烧制精细、物美价廉而“天下  相似文献   

15.
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爆发了一次各族农民大起义,史称“贵州咸同起义”。以汉、苗、侗、布依、水、回、彝等各族农民为主体的数十支起义队伍纵横全省,时间延续达二十年之久,攻占了全省绝大多数城镇,影响了湘、川、滇、桂四省,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阶级。在贵州咸同起义中,以姜应芳(1833-1862)为主要领袖,活动在贵州东部天柱。清江(今剑河县)、邛水(今三穗县)、锦屏地区的侗族起义军是比较突出的一支。姜应芳起义前后历时十四年(1855.4-1868.12),活动遍及今黔东南地区,并影响湖南西部晃州(今晃县)、会同、靖州(今靖县)等侗族聚  相似文献   

16.
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海种植棉花的历史棉花从印度传入我国,是经过南、北两条道路传入的:(1)南路——经过南洋的国家传入我国的云南。约在公元一至二世纪之间,即历史上的东汉时代,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哀牢夷”,已经生产出一种名叫“白(?)花布”的纺织品。这是我国植棉织布的最早记录。(2)北路——经过西域的国家传入我国的新疆。约在公元五至六世纪,即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喇和卓一带建国的高昌,已经采用一种名叫“白叠子”的植物来织布,所织的布很软白,当地人民,在市场上用作商品交换。  相似文献   

17.
荆州佛教(本文所论荆州以东汉时期的荆州地区行政区划为基准,大体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省南部的部分地区)在汉魏两晋时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正>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也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探讨这个学宫产生的历史条件,研究各学派在此荟萃论辩“百家争鸣”的盛况和相互驳难与吸取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所谓“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的稷门(城西南首门)附近地区。关于这一名称的来历,古籍中有着不同的记载,但皆大同小异。无非说“稷下”乃因稷门而得名,稷门则因临稷山或其侧有系水而得名。在稷下之地立有学堂,因此人们就称之为稷下学宫了。  相似文献   

19.
辽代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水灾,包括洪灾、涝灾、雹灾、雪灾等;二是地震灾害;三是旱灾;四是虫灾。 (一)辽代的水灾类灾害。水灾类诸灾在辽代发生最为频繁,所造成的损失也最大。辽代的洪灾居水灾类灾害之首,史书中多有记述。如,辽太宗会同九年(946年),“秋,苦雨,川泽涨溢,自瓦桥已北,水势无限”,洪水漫淹了大量的田园庄舍。“瓦桥”,即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当时为辽与后晋的边界。“瓦桥”以北,泛指辽的南京地区,即今京、津与河北中、北部地区。辽穆宗应历二年(952年)十月,“辽瀛(今河北河间县),莫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青瓷烧造和使用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在烧造和制作工艺上有了突破和发展,在器型、釉色等方面也基本形成了一种审美倾向,即青、秀、神、俊。魏晋玄学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主流思想,形成和创建了自己的一整套的思维形式的价值体系,为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