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松 《社区》2012,(19):9-1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权利以及最低标准的生活权利,是从制度上保障城市贫困人群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随着低保工作的持续展开和低保保障金标准的逐年提高,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即“非保得保”现象。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制度”)是维护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它建立的初衷是保障城市贫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随着制度的不断演进与扩展,各种非预期后果也纷至沓来,其中,“主动低保”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焦点.“主动低保”是在“城市低保制度”发展过程中异化而来的一种非正常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身份化”(以下简称低保“身份化”)无疑是这一现象的“助推器”,在某些地区甚至成为了诱发“主动低保”现象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魏敏  宋平 《社区》2010,(31):49-50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山路街道积极探索低保评审新模式,实行了“两代表一委员”评审低保制度,严把低保关151,做到了应保尽保,保障了辖区内低保工作健康发展。到目前,通过这种制度确定了低保对象36户112人,月发放保障金8030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低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村民的怨愤情绪也同比上升,其根源在于低保制度推进过程中的单一行政命令模式和对低保权利的保障不足.因此,要促使农村低保制度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型;保障和加强民众低保权利,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形成对低保权力的有效制约;促使低保立法由传统的命令管制法向现代利益衡平法转型,明晰管理机构的低保权力,求得低保权利和低保权力的衡平发展,以提高民众的满意度,促进农村低保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中的核心项目。通过对山东省城乡低保标准理论与实践的适度检验,发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调整幅度与物价上涨水平、工资增长幅度差距较大,同时制度运行中的"附加福利"导致了"挤低保"现象。因此,当前亟须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城乡低保标准。  相似文献   

6.
检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性的关键是低保对象精准,但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保障对象瞄准不够精准。“关系保”“人情保”“欺瞒保”“维稳保”不同程度存在,损害了制度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把农村低保这一惠民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底线公平,应引入家计调查法,精准核算低保对象家庭收入;优化制度设计,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评定范围;依托第三方机构,对低保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建立三方监管,完善农村低保运行的监管机制,保证低保制度在阳光下运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对策,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的关键是转变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并树立积极的低保理念,与此同时,还必须遵循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相结合,保证最低生存标准与保障基本生活标准相结合,基本生活救助与收入获得能力培养相结合,常态主动调整与动态及时调整相结合以及常态增长机制与动态补贴机制相结合等主要原则.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建立合理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基础,应该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的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低保资金筹集与发放机制,完善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制度与低保对象管理,建立和完善低保信息系统与低保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环节上还存在诸如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大、地区间保障水平不平衡、低保标准低且覆盖面窄、保障对象界定困难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利于农村低保的发展,且农村低保还缺少资金来源和法制保障。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完善其资金筹措机制,合理确定对象与标准,并采取配套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对象严重边缘化、低保标准偏低、低保对象确认难、融资困难、管理有待规范、低保工作条件不足、与相关制度不协调等.积极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改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改革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模式,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筹资难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用收入核实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认真开展基层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组织建设.同时,欠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走出救济局限,就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析——基于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建立农村困难群众的低保制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川中某市农村低保的调查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提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祁林 《金陵瞭望》2007,(23):74-74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通过开展低保扩面、应保尽保等工作,将一大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群众纳入了政府救助范围,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器”作用。但是,随着保障标准的不断提高,保障对象进一步扩大和各类配套扶持优惠措施出台,基层民政部门在具体开展低保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保工作的质量,需要重视应对。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视野下的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文简称农村低保)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对现行的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综合研究,并评估了产生问题的障碍性因素,基于当今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低保制度存在对象识别、保障标准、基金筹集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作者从政府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调控层次、低保对象自我保障意识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三方面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议,这对完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在2002年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贫困问题得到缓解,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出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将成为防止农民落入绝对贫困的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为实现“全民低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章结合安徽省九华乡农村低保的实施状况.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探讨改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在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建立科学的农村低保资金分担机制是建立健全该制度的重要保证。在对政府行为和财政对策选择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就建立农村低保资金分担机制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低保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类施保制度,相对于过去整齐划一的救助模式是一个重大进步,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走向完善的标志.基于上海市低保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从家庭人口特征、收入结构、支出结构三个角度,选取了14个变量,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列联表分析方法,对上海市低保对象进行合理分类,通过与现有的救助政策实施状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类施保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为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提供了底线保障。依托既定的低保标准,低保边缘群体是被广泛提及的一类相对贫困群体,面对同样的生活困境,他们得到的救助资源是较为有限的,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需要对该类群体的救助帮扶状况给予关注。在吉尔伯特和特雷尔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下,可以从供给对象、供给内容、供给体系、供给保障四个方面对当前低保边缘家庭救助供给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作全面检视。虽然相关救助措施在扩大救助范围、扩充救助内容、缓解低保制度的悬崖效应等方面呈现一定的政策有效性,但还存在救助标准界定工具简单、救助内容造血效果不足、救助管理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少等问题。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救助主体单一、救助标准较低、救助理念以保生存为主等不足,从而造成资金来源紧张、救助覆盖狭窄、救助目标弱化等后果,也成为当前制约低保边缘家庭救助水平提升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保障社会公正的制度体系,城市低保制度中出现的骗保等现象反映了公共政策的缺陷。政策设计不科学、执行遇到的制度阻力大、社会监督制度不健全是制约低保退出机制落实的根本原因。从现行的补救性措施及其障碍分析入手,提出完善低保退出机制的相应对策:进一步细化分类救助标准、健全就业渐退机制和就业联动机制、完善低保对象的全程监管制度、强化基层低保工作者的执行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11,(17):18
如果历数社区工作的"难点","低保工作"算是其中一个。城市低保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其目的是要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为困难群众改善生活起到过渡作用,因此,这一制度被称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相似文献   

20.
"反福利依赖"始终是西方福利国家关注的议题。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也蕴含了"反福利依赖"的理念。但纵览现有的制度体系,我国的低保制度中依然存在福利依赖的诱因,容易导致"养懒汉"或有劳动能力者不愿退出低保的现象。为此,应发展工作道德救助,促进低保对象就业;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项目标准,将其他专项救助项目与低保解绑;对低保对象的收入和财产审核宽严有度;树立积极救助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功能,强化服务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