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后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辉煌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将从此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显示出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决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发展"程度的测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既充满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环境恶化、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矛盾和冲突更为尖锐的风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逐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发展观的认识,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影响,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关键阶段,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风险。有些问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有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较快地步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如目前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人均GDP都超过了2万美元,中国台湾和韩国均超过了1万美元。而有些国家经济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如目前巴西、阿根廷人均GDP不足3千美元,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还倒退到不足1000美元。同样是人均GDP在上世纪7…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当我们为已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应该时刻牢记我国的国情、关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1997年本市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阶段,按198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提前三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上海经济由此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人均GDP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近年来,国际比较中用得最普遍的是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它按照人均GDP水平将国家(地区)划分为四类:低收入(72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725—2895美元)、上中等收入(2895—8956美元)和高收入(8956美元以上)。按照此划分,上海已从下中等收入步人上中等收入阶段。另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当我们为已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应该时刻牢记我国的国情、关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35353亿元,如果以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6.8310的平均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到2010zT--底,中国人均GDP将达到或突破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均GDP先后跨越了1000美元,但1000美元成了分水岭,有的国家在跨过1000美元后,乘势而上,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但更多的国家则在1000美元这一关键阶段停滞、徘徊,甚至出现倒退。我国人均GDP继2003年跨过1000美元门槛后,经济仍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在8%以上,处在新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分地区看,继90年代初上海、北京市人均GDP率先突破1000美元后,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相继在1995—1996年登上1000美元台阶,福建、辽宁、山东、黑龙江等省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在90代末跨入1000美元门槛。新世…  相似文献   

9.
马崇明 《统计研究》2006,23(5):78-79
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从人均GDP当前价美元来看,按世界银行标准,日本已步入高收入水平国家,韩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中国和印度处于低收入水平国家,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中国人均GDP989美元,按人均GDP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中国2002年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实现度仅为16.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2年人均GDP4520美元,虽与日本、韩国相差较大,但与中国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相比,已经过半。显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现代化达标程度偏高,而以汇率计算则可能…  相似文献   

10.
陈智 《四川省情》2021,(5):59-59
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人民币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1.05万美元,连续两年跨上1万美元台阶。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均GDP过万美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综合实力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按世界银行2017年标准,人均GDP在3956美元至12235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可见,中国已经走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河边"。  相似文献   

11.
导读     
●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上海的国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199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资料,使我们对上海的进步又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1997年上海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不仅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更意味着上海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极为重要的全新发展时期。由上海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杨清、周绍洁撰写的《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写在上海人均GDP突破三千美元之际》一文,在庆贺的同时,通过国际国内的比较,为我们揭示了上海人均GDP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以及继续做好今后的经济发展值得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对此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心存疑虑。这表明在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3.
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超过了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步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急剧升级,并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个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和资源约束等矛盾会更加突出。收入差距的五大表现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差距之一:区域差距格局未变。据统计,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366元、7036元和7096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过程,即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数量表现就是工业化过程.当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究竟走到哪一步,迫切需要作出科学的判断.人均收入水平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从产出的角度理解,人均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生产率水平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水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划分,人均GDP在280-560美元(1970年美元,下同)之间就是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在560-1120之间就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在1120-2100美元之间就是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以上,处于生存型消费稳定,发展型消费加快,享受型消费启动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印证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也意味着天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市九次党代会提出,2011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要超过8000美元。未来五年,天津要实现人均GDP从5000到8000美元的跨越,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回顾比较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及工资回报的影响 1、公共教育支出的概念及现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4.07%-4.25%。我国人均GDP1998年已经超过了800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一、从经济发展形势判断包头市第三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一)包头市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际研究表明,对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加速期。2002-2004年,我市人均GDP分别达到14315元、19089元和25264元,已远远高于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另外,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客观上要求第三产业要保持相应的增速以适应商业运作、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约3363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标志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然而与人均GDP 3000美元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实现缓中企稳.工业生产实现企稳回升,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稳步趋缓.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98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47.4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9032.4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完成5508.44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1:56.5:34.4.2012年,按照全区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64319元,比上年增长11.3%,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189美元.全区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大关,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人均GDP过1万美元的地区,标志着内蒙古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综合水平又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