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的协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东岳论丛》2006,27(4):205-206
协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协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运作能力的强化,协同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职能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最终实现政务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借助电子政务平台来服务于"三农",是政府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工作热点.本文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服务"三农"的方式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借助电子政务构建服务"三农"的有效渠道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工具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对传统政务的管理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加透明、民主、高效和廉洁.电子政务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安全等多方面的重要信息和许多社会敏感信息,而黑客、病毒以及出于多种原因的隐患时时在威胁着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积极应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曾莉 《社会科学家》2006,(Z1):19-20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和公众民主权利的需要.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存在的问题重重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服务意识淡薄,公众被动接受,方式和内容不合理,制度不健全,手段滞后,形式化严重等等.为此,必须从服务主体的观念、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电子政务建设、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与整合质量,正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立足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社会公众、公务员及各类社会团体日益紧迫的需求。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及其标准化、信息安全与保障、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原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为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针对这些原因和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需要社科信息服务,社科信息能够为电子政务服务。电子政务的发展,是社科信息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良好机遇。社科信息为电子政务服务是一项新的工作,必须在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开拓服务的方式和途径。目前社科信息可以在提供广泛信息、科学决策、专题服务、理论知识等方面开展服务。为了做好电子政务的服务工作,需要加强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通过有效设计“公民参与”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服务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务服务的公民满意度.但是,这些公民不仅包括经济、信息、技术贫困的阶层,也包括经济和人力资本超强的利益集团,而且不同的公民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如何使电子政务获得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又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周全、快捷、满意的政务服务,这就需要对电子政务中的公民参与进行周密的设计、提升服务理念,明确政府责任.文章探讨了一系列有关开发和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建设与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还没有充分地发挥,而政府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又存在弊端,因此,在当前阶段,将电子政务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个平台是很好的尝试。可以围绕电子政务构建四个平台。即数据收集交换平台、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决策制定传达平台以及危机普及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0.
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机构的紧迫任务 ,南京市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系统分析电子政务的基本问题入手 ,总结了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所取得的进展 ,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南京市的实际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有了切实的进展.除个别县区级政府外,政府网站已基本普及,且服务质量较建设初期有较大提高,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政民沟通的重要渠道.但同时,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也存在着总体应用水平不高、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网站在线服务、特别是公众参与的应用水平低,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法律保障等问题,它们从整体上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绩效和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民有序网络参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2.0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公民在互联网平台发表个人观点、表达利益诉求和进行民主政治参与出现了新的特征.新的条件下,公民网络参与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在当前的电子政务系统参与路径中,存在委托-代理激励机制问题.在现有的制度下,要解决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应当建设参与式电子政务系统,建立沟通、参与机制,实现民意收集与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信息时代相遇,使电子政务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先锋,但目前存在发展层次低、有信息无服务、信息不畅、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等问题.其出路在于技术的改进,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民族地区政府作为承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安全的责任者,必须高度关注民族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其特殊性使得民族地区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时面临更大的挑战.电子政务建设不仅给政府的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危机管理的技术实现上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摆在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者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完善的政令传播及信息交流体系,建立起符合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特殊性的危机管理系统,从而切实有效地对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全过程予以高效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付洪川  杜顶  赵建英 《理论界》2007,2(5):209-210
电子政务的出现和发展,是以提高效率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和驱动力的,服务模式成为界定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标志。电子政务服务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共享和安全,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目的,各类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是高效服务的前提条件,而安全又是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的基础。电子政务的服务模式经历了单向交流服务模式、双向交流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模式,而自适应服务模式及电子政务自适应信息服务平台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借助电子政务平台来服务于“三农”,是政府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工作热点。本文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服务“三农”的方式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借助电子政务构建服务“三农”的有效渠道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东省省直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例,总结了山东省电子政务的现状,并根据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对山东省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准确界定,为推进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提供观照。同时,厘清了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瓶颈、认识瓶颈、管理瓶颈、人才瓶颈、体制瓶颈、缺乏顶层设计、部门主义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建议:在正确认识"电子"与"政务"关系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进电子政务,理顺管理部门的职能,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协同。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发展与南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机构的紧迫任务,南京市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系统分析电子政务的基本问题,入手,总结了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市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外文献中关于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影响因素.尤其对电子政务的管理问题和组织协调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处理这些因素的方法和策略,并且对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的意义在于借鉴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在我国已推行了十多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些重要的系统建设很快,提高了政府执政能力和对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能力.同时,中国政府也在试点尝试对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推广,让市民能更方便快捷的享受到电子政务带来的服务.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的文化素养、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国家的经济能力比较薄弱,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也不相同.但随着电子政务的大力推进,这些阻碍发展的因素会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