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制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集团是一些有着某种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它们在公民和决策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利益传递机制。西方国家的政策理论与实践表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本质上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过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利益集团的形成并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这对进一步疏通民众利益诉求的管道,提升我国公共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利益集团表现出明显的“自利性”的特征,因此,政府必须采取适当而又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2.
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处理好领袖与群众、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领袖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要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民众在选举中的作用,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影响力,听取人民群众对党内选举工作的意见.领袖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冲突的激化,这就要求领袖们必须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平常的功名心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领袖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这要求领袖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与群众的相互沟通机制,健全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利益表达机制,逐步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和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公平、平等和正义的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层次结构在分化,利益关系格局在调整,导致我国社会矛盾和冲突急剧增加,社会不和谐现象越来越多。公共政策活动具有引导利益观念、协调利益冲突、整合利益分化和分配社会利益价值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公共政策活动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即健全公共政策活动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共政策活动的利益妥协机制和健全公共政策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就是一系列旨在增进社会利益的行动,这种社会利益是用社会获得的总利益和付出的总代价之间的实际差别来衡量的.公共政策和社会利益受到政治权力、官僚势力、立法机关、人民政治力量(压力集团、政党)等各方面的力量对比及决策过程的严格限制,因此研究一个国家如何制定和实现政策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的良好途径.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一些亚洲国家(日本和亚洲共产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一种服务于社会和民众的管理行为,其制定关系到国家机器是否能够以常态运行,因此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一个环节——政策议程的提出——所使用的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正常的利益抗争演进到非现实性冲突性质的刑事社会抗拒,打压为其提供了原动力,打压所输入的风险能量与合法性状态、相对剥夺感的强弱、改变被剥夺境遇的可能性和边缘化人格等因素交互影响、彼此“型塑”,共同铺设了社会抗拒的刑事路径。因此,刑事社会抗拒风险的治本之道在于通过公共政策建构实现平衡治理,就当前已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利益抗争而言,理性回应利益表达和阻断潜在行为者的边缘化人格生成是化解刑事社会抗拒风险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春福 《学术交流》2006,1(1):120-124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失衡、强弱群体分化明显,使政府面临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任务非常艰巨。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要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作用,必须完善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黄霆  李亚平 《社科纵横》2011,(8):56-57,89
在现代法治条件下,甘肃省社团组织的发展是不同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需要,是化解社会问题的需要,也是公民道德重塑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3):31-36
工业化时期英国民众抗议骚动频繁发生,遍及英国各城镇和乡村地区,其形式多样但都很少针对人身进行攻击。这一时期英国民众抗议频发受到英国悠久的自由和法治传统、经济困境及社会不公和不完善的国家机器等综合因素影响。骚动作为普通民众表达声音的主要方式,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安抚、仲裁和镇压的多重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集体理性政策偏好为政治体系解决公共事务和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公共政策对公共资源分配所产生的效用流是社会成员表达和关注政策的前提,而社会成员在政策过程中会产生随机性而非系统性错误,这是集体理性政策偏好形成的基础.正是在随机性错误的基础上,各种意见通过聚合过程形成稳定的、可预期的集体理性政策偏好.因此,政策体系应积极回应集体理性政策偏好以提升回应强度,并最终实现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黄宇 《浙江学刊》2006,3(3):160-164
西方公共政策趋中有一定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宏观调适功能,就是要通过各方面在一定机制中的博弈,使公共政策趋于中性,能够照顾到利益多元化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利益,使整个社会在创造活力与社会公正的之间找到均衡点。中国应结合自身实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政策趋中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际议会理事会重申《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宗旨:政府的权力必须建立在人们通过周期性的真正的选举所表达的意愿的基础上;接受世界和地区性人权公约缔约国所承认的关于周期性自由与公平选举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每一个人都有直接地参与政府或者通过自己选举的代表间接地参与政府的权利,都有在选举中秘密投票的权利,都有成为候选人的同等机会的权利,都有独自或与他人联合发表政见的权利;认识到每一个国家都有主权根据它的人民的意愿并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自由地选择和发展它自己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  相似文献   

13.
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知青群体的社会意愿表达显得非常强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当代社会进行互动。全面审视不同阶层和不同境遇知青群体的社会意愿表达,可将之归结为青春、理想、价值、命运四个维度。从历史、社会、政治等不同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城乡差异问题是知青群体社会意愿表达的核心问题。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最好的回应就是对知青群体的社会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流动票箱的使用和委托投票(续上期)鉴于前两届一些地方流动票箱使用过多、过滥,导致选民无法正确表达意愿以及作弊等问题,8号文件要求要严格控制村委会选举中流动票箱的使用,加强对流动票箱的监管,使用流动票箱的对象和人数应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或  相似文献   

15.
化解土地纠纷,构建和谐社会,平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完善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公共政策,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应立足于土地资源的系统性,关注隐性化的人地耦合与偏离这一矛盾,从利益协调的角度与公共政策的视角去寻求土地纠纷的化解,去规划应对当前土地纠纷的具体的公共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运动.公共政策之所以发生失败,除了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外,还与政策主体的行政伦理水平相关.利益冲突是一个特定的行政伦理问题,当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造成不恰当的影响时,就会发生利益冲突.实践表明,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造成公共政策失败的主体根源.对于决策过程,利益冲突会影响公职人员对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信息沟通、决策议程设定及决策方式选择,使决策环节陷入封闭决策和单向决策的困境,政策产品缺乏公共性和客观性;对于执行过程,利益冲突会影响公职人员的政策认知、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政策工具选择及政策资源投入,使政策产出缺乏公正性和针对性,使执行成为谋私工具.这说明,政策失败是一个利益冲突问题,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保证公共政策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和市场化改革使某些城市职工和农民的利益遭受损失,比如城市职工失业、农民失去土地等。为了社会公平和建立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政府应该对弱势群体给予利益补偿,应该积极发展社会政策。中国不但需要科学地制定社会政策,而且需要科学有效地实施社会政策,需要重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评估是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需要与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估首先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在回顾国外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理论方面,通过与前三代评估理论比较,得出价值判断是政策评估的基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费希尔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相结合的"实证辩论"评估框架; 评估方法方面,自下而上的评估方法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评估方法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实践方面,主要集中于研究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问题、评估政策与评估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主流化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闫辰 《阅江学刊》2015,(2):59-69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软能力在气候治理中具有一种"退隐"却巨大的能动作用。从政策过程理论来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的困境在于制度性推动力不足,可能导致政策过程滞缓,影响政策供给能力;政策方案的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利益协商妥协机制;社会利益表达不均衡以及参与结构的封闭趋势,导致强势集团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重侵蚀。破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困境的政治学思路,在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政策过程的制度性推动力,保障政策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稳定化;健全政策方案的竞争机制和利益协商妥协机制,促进各种利益主体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竞争,防范竞争失序;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政策参与结构的开放程度,通过建立均衡的低成本的利益表达机制,降低政策协商的门槛。  相似文献   

20.
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理论或实践上看,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就是用和谐的方式控制、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制度体系。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多元利益和高度的社会流动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共同的根基。实现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夯实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关键。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具有完善公共政策、消解社会矛盾、强化政治认同等重大意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夯实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根本之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制度资源,也是直接承载法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