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明由人类物质生活实践创造,依赖于社会形态存在,构成文明形态,其演进是一元多线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开启了现代社会,有进步意义但蕴含内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形态,苏联共产党建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但逐步后退为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吸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扬弃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即“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经济基础的一般规定包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稳中求进方法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的独立社会形态,不能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或者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重新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的独立社会形态地位,对于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形态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作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动力理论的空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社去主义本质论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核心思想,它所着重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的有规律的历史过程.这一理论包含着对人类社会的横向说明和纵向阐释两个方面内容.当下对前者的把握需要突出地将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形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考察;对于后者的把握需要突出地将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历史性联系在一起考察.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都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科学性的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商业道德,不是把社会主义作为抽象的、即区别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来介说的。因为作为抽象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因而在理论上其道德水平优于资本主义是必然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得出这样一个绝对的结论。因此,如果我们的立足点,我们的目的都只是一个抽象的社会形态,那么我们的结论将没有任何意义。而社会主义现阶段实际上是特指我国社会主义的现状。因此,从具体的社会形态,即从现实入手,我们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的具体道路的关系问题,以及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启迪,并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形态的更替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就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整体而言,社会形态的更替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运行,但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单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形态的更替则呈现出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0.
信息社会主义是以一种复合了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的新视角来研究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信息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积极创新,是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可能结果,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是从个别资本的角度分析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一般规律,着重从流通过程进一步揭露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撇开资本主义的形式和特点,马克思的达一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无疑也是适用的。因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时,也涉及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因而马克思也就揭示了关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斯大林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很好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没有很好地掌握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  相似文献   

12.
社会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把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动力的论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最后,通过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极化及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环境及国情基本不变和快速发展的国内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研究对象,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对立物的理想社会,已经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幻想,也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科学预测,而是辉煌的现实。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主要研究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理论首先应该面向现实。这就要求,这一理论必须沿着这样一条正确轨道开拓生命力:从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事实出发,认识和掌握其固有的发展规律,按照这个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实际,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离开了现实这一立脚点,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就是无本之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整体社会形态和研究对象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回答现实时代问题的核心解释。过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围绕着“两个必然”这一核心问题,然而,在“两个决不会”方面缺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重要、科学发展观等这些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两个决不会”的深刻解释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提出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真理、创造价值。其真理原则主要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辩证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规律。其价值原则主要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人类追求崇高的理想社会的精神需要;满足中国共产党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本质亦即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只有站在社会形态理论的高度,才能把握住社会主义的完整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全面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所固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内涵,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中介性社会形态思想,是关于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规律性发展的更替中,必然存在“亦此亦彼”规定性的社会阶段的思想。在个别、特殊、一般的辩证层面,其深刻内涵主要表达为:科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亦此亦彼”性、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经初级阶段必然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纯粹性飞跃”的规律性。邓小平中介性社会形态思想的根据,在现实性上植根中国当代的实际状况,在历史性上植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理论渊源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的“中间阶段”思想为前提的。其重大意义突出表现在: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经济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的求解提供了方法论,赋予传统的社会形态理论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明确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的发展极限和资本的自我调节极限,是判定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否具有内在联系的逻辑前提。现代科技革命起点的确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兴起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直接动力来源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从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命运关系的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终导向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现代科技革命不会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地位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地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四十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四十年的道路虽然曲折,但中国社会主义总体上是能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能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动力,十年的改革已显示出蓬勃生机。中国社会主义四十年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对人类历史的价值——人类历史的真正大趋势,同时证明了社会主义不但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而且是一条引导落后国家迅速走向富强的历史道路。本文从历史的抉择、飞跃、转机和启示几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20.
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跨越发展是社会发展道路的两种基本形式.但只有在"世界历史"形成后,社会的"跨越"发展才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中心--卫星"式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在日益形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现实社会主义,在成为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之前,注定应首先作为理想的发展方式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