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岩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浙江学刊》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发表了郝兆矩同志写的《刘基军事思想述评》一文(下称郝文)。郝文分三部分,其一论述刘基军事思想的形成,认为《百战奇略》是刘基传世的唯一军事著作;其二以《百战奇略》为依据论述刘基的军事思想;其三刘基军事思想的历史贡献。读完全文,我对文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能苟同,特不揣浅陋提出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2.
傅玉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正>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他四十余年的生活实践中,有些言论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取历代帝王的统治经验的而制定出一套治国安民的政策,反映了明初封建地主阶级恢复生产与民休息的政治原则。一、尊孔子祟儒术朱元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即以儒术为建国立业的指导思想。在反元斗争时期,每到一地必“谒孔子庙”。对孔子的后代孔克坚“特优礼之”,与其说:“尔祖明先王之道,立教经世,万世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有赖焉”。攻下集庆,入城召集 相似文献
3.
胡岩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1352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经历十六年的戎马生涯,身经百战,削平群雄,推翻元王朝的统治,1368年四十一岁登上皇位,是明代的开国皇帝。他在位三十一年,勤政惠民,励精图治,出现了“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的洪武盛世。朱元 相似文献
4.
朱玉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35-38
法律思想的形成是离不开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的。统治阶级运用法律这个工具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创立、巩固新政权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封建法制的建设与实践。并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中 ,形成了自己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思想。该思想成为明初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虽有偏颇之处 ,但对明初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正> 朱元璋对兴学教民问题,终始是重视的。当他称“吴王”不久,就把“劝农桑”和“兴学校”放到重要地位,作为“当务之急”,认为只要做好这两件大事,天下即可致太平。对朱元璋的教育思想,古代教育史未立专章,史学界亦无论述。今撰此文,就教于教育学、历史学诸同志。一、各级学校的建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受生活状况所要求,而且受社会政治目的所要求,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帝王,也会认识到教育对巩固政权的重大作用。在战争年代,朱元璋即提出:“治天下当先其重且急者,而后及其轻且缓者。今 相似文献
6.
论朱元璋的军事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西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朱元璋原是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淮西游丐,走投无路之际,投奔了元末农民起义军。在十几年的战争中,他以非凡的军事才能,从普通一卒到领兵大帅,直至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而那些在他还是无名小校时已久历戎行的群雄,曾几何时都先后成了他的刀下鬼或麾下将。无庸置疑,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首先是一位军事战略家,军事上的成功,是他能够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对朱元璋的几次重大战略决策及其战略思想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胡岩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推翻元朝,统一中国,登上皇帝的宝座,并使明初的政治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出现“洪武之治”的盛世?其中有个重要原因便是朱元璋重视教育,礼贤儒士,注重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赢得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支持。本文试图就朱元璋的教育思想略陈肤浅之见。 相似文献
8.
金锋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53-56
朱元璋整饬吏治思想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对现实仍有借鉴意义。它具有时代特色,更富于个人创造。它以“重刑治吏”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虽行之一时,不能久远,可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单锦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民为邦本”,这一凝聚历史经验的古训,历来为贤明的君主所重视。明太祖朱元璋对此体会最深,在实践中贯彻也最认真,并且卓有成效。他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同时又不断强调以民为本,表现为一种奇妙的矛盾统一,值得研究。朱元璋来自社会下层,和人民一起承受过种种苦难。他打败了许多脱离人民的对手,并且深知自己的胜利正是得自人民的拥护。他生活在封建社会后期,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元亡的教训可供借鉴。他刻苦学习儒家经典,探求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同时重用儒士,他们中的许多人精通儒术,并且深知元亡在于失民。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使朱元璋超过了他的前辈。 相似文献
10.
孙洪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一位有作为、有见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治绩卓著.政治腐败、贪墨乱政是导致封建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朱元璋从巩固朱氏王朝的统治出发,认真吸取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廉政肃贪予以高度重视。这是他政治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所谓廉政,包括政府的节俭和官吏的廉洁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对朱元璋的廉政思想与廉政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腐败是一个长期存在问题,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廉政思想.明太祖朱元璋,饱经苦难,历尽艰辛,建立了明王朝.回顾朱元璋的一生,功绩显赫,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建立了明王朝,其对贪污腐败的惩治也是其伟大功绩.他的廉政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具体表现在民本观、治吏观、任...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的重典治交思想是其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明初而且对明朝中后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重典治吏重点、经验与教训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重典治吏的重点重点在于惩治官吏赃罪和好党罪。历代封建王朝不同程度上都很重视禁贪养廉,特别是当一个新的王朝刚刚从动乱中建立起来,尚未站稳或刚站稳脚根时尤其如此。这是因为,统治阶段内部的“官吏赃罪”行为同广大人民的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一样,都严重地威胁着封建上层建筑的核心——皇权,也不断动摇着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封建国家所有制和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制。朱元… 相似文献
13.
杨一凡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四编《大诰》,是研究明初法律实施状况和这位开国皇帝政治法律主张的珍贵文献。《大诰》中反映的朱元璋的法律思想,内容相当丰富,但贯穿全文始终、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明刑弼教思想。《明实录》等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对他的这一重要法律主张极少涉及。这样,《大诰》便成为集中记述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的稀见史料。 “明刑弼教”是朱元璋颁行《大诰》的基本动机,也是他大搞律外用刑和重典治吏的理 相似文献
14.
汪渊智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贪污、反腐败的斗争,对于那些贪官污吏给予了无情的打击和彻底的清理。史载:“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明史·刑法志》)。朱元璋的反腐败思想及其法律实践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法律制度,堵塞贪污腐败的漏洞朱元璋接受元朝灭亡的深刻教训,认为元朝末年“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致使法 相似文献
15.
16.
在我国,由于旧社会的封闭和观念上对性的偏见,大多数老年人从未受过性教育。现在,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普遍提高不断进步,老年人身心健康,寿命普遍延长。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必要补上性教育这一课。一、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老年人长期受到旧的社会观念影响,以及过去的传统说教和社会偏见,认为人进入中年后,就应该对性生活逐渐感到厌倦,人过40(岁),天过午,50(岁)不同床,60(岁)不近妇”,“老年人不能再有性生活”,“老年性生活对身体有害”等。使老年人的性观念、性兴趣受到极大… 相似文献
17.
黄冕堂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论朱元璋的经济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黄冕堂朱元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不也出的功烈辉煌足以远迈汉唐的开国英主,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还是一位自学成才,达到“文学明达,博古通今”①的出色的学问家和思想家。他的各方面思想虽然受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的影响最... 相似文献
18.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寒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2)
本文从“布衣天子”朱元璋对农民革命态度的变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所提倡的“重民”、“尊儒崇经”及治吏之术等思想内容,论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作者认为,朱元璋的政治思想,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但实质上仍然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皇权的绝对权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上的贪污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原是一个机械厂车工,去年退休后,因车工技术好,被一家机械制造公司聘用。公司承诺:我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工资为2000元,其余报酬按每超额完成1件另发奖金2元计算。但在我要求为我缴纳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时,公司却以我已领取养老金,享 相似文献
20.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三教”思想及政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不但较好解决了明代的宗教问题,而且也为后来社会解决宗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