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傅慧 《经营管理者》2001,(10):36-37
<正> 工作满意感指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可实现或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观而产生的愉快情感。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包括员工对管理人员、同事、顾客、工作、工资、晋升机会等方面的满意感。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满意的员工更愿意继续在本企业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只有提高员工工作满意感,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员工,稳定员工队伍,才能使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员工才是可以让顾客知晓企业产品品牌并为顾客制造这个品牌产品的人。让员工知晓企业品牌,可以使员工与欲出售的产品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对外所作的承诺。他们更愿意努力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越来越高,这时,员工会被一种共同的使命感和整体感所团结和鼓舞,齐心协力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在变革中,为什么改变员工的行为这么难?因为我们总想通过一种策略改变员工行为,有的领导者采用激励手段、有的领导者空喊口号、有的向员工施压、有的改变员工的周围环境。其实任何一种问题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多个原因,我们必须同时采用多种策略。下面介绍了六种改变策略以及它们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领导者同时采用多种改变策略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信任”对企业与员工来说,是“有点黏又不会太黏”的奥妙哲学, 如何拿捏,便成为办公室的一门学问。 波音飞机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麦金最近回答外界询问为何该公司迟迟无法采行日本式的团队合作方式时指出,“波音监视、督导及告诉员工何时上厕所,就是不信任自己的员工。”《哈佛企管评论》与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到企业的管理者埋怨自己所领导的员工对工作没有积极性或者积极性不高。却仅仅停留在埋怨的层面上,而不积极地想办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也存在和员工一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雪频 《领导文萃》2006,(12):145-147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假如老板想为每位员工送上—份新年礼物,并有三种选择:八百元现金红包、八百元提货单和八百元“金茂凯悦”抵用券。如果让员工选择的话,大多数人会选择八百元现金红包,因为很多人觉得有了钱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但这种礼物并不是让员工最开心的礼物,最令员工开心的礼物是“金茂凯悦”的抵用券。因为八百元现金红包只会让员工开心—下,等把现金存到银行里很快就忘了;而很多人平时想去“金茂凯悦”而没有足够的理由,“金茂凯悦”抵用券能够满足他们平时的愿望,他们会很长时间都记得公司给他们的这一福利,由此带来的幸…  相似文献   

7.
赵淑清 《领导文萃》2015,(3):100-103
在日本制造业盛行多年的精益生产以外,还有哪些极不寻常的管理哲学?你能想象企业高管会为新入社的员工举行盛大的欢迎晚宴,为连续工作20年的资深员工举办庆典,由社长亲自给员工发放功勋奖章和奖金吗?真实的情况告诉你:在许多日本企业,高管对员工"以礼相待"是普遍做法。在这样的企业氛围里,员工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就会觉得这样的企业值得他们定下心来努力工作。试问,中国企业可有这样的举措?恐怕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8.
周辉全 《经理人》2006,(1):98-99
当员工以跳槽相威胁,向公司索取过高的薪资福利,人力资源经理怎么办? 身为一家大型跨国电子公司研发中心的人力资源总监,牛伟拿着骨干工程师张山的辞职信,有些不知所措。张山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年,但是, 面对比他晚加入公司1年的员工每人30万元的激励基金和良好的居住条件,张山向  相似文献   

9.
“化压力为动力”,是人们对压力积极方面的一个认识。但是,施加压力一定会产生预期的工作效果吗?其实不一定。在实际管理中,职业压力已成为导致员工身心疾病的第一“杀手”,同时还严重阻碍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压力无处不在,也无法完全消除。企业管理者如何巧妙地利用压力,既让你的员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又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说公司是一条船,那么员工无疑就是船员了。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沉没,取决于船员是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由此可见,员工对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员工的成长不是天生的,需要公司的栽培。很多老板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训,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顾虑:我辛苦培养起来的员工最后跳槽了怎么办?其实刚好相反。当一名员工和企业共同经历风雨、共同成长时,他还会离开吗?  相似文献   

11.
要让员工长期为企业效力,就必须使员工持续感受到在企业里能获得他所需要的价值。否则,企业创造的价值再大,得不到员工的认可,或者员工根本不可能感受到,照样会使员工流失。  相似文献   

12.
虽然员工希望企业管理者多一些关心和友好行为,他们却更可能服从有明确目标的管理者的指挥。  相似文献   

13.
正"本来只想雇一双手,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一百多年前,亨利·福特是否想到,在今天,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复杂密切到了什么程度。对企业而言,员工不再只是组织中的一颗"铁螺丝";对员工而言,企业也不再只是一个赚钱的"饭碗"。进入信息时代,快速激变、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灵活多样的社交平台;张扬自我、富有个性的"新新人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颠覆。那么,什么才是这个时代员工最想要的?企业该如何转变思维、应对转型与变革?工业革命以来,员工多是被企业当做人力成本来使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14.
Anne Field 《经理人》2006,(10):88-90
为了让雇员忠于公司并专心工作,定期的职业发展讨论是至关重要的出人意料、令人不快的消息:某家高科技公司的一位经理人得知,自己旗下的一名优秀人才正准备加盟竞争对手的公司。该员工一直希望能升任更高的职位,但公司政策规定,担任该职位需要某些技术专长,这正是他缺乏的。因此,当他有机会得到类似职位,却不用受这种特别限制的时候,他便义无反顾地跳槽了。为何那位经理对员工的离职感到困惑?因为他从未跟员工就职业发展问题进行过认真讨论,因此对员工的期望一无所知。如果经理事先了解职员的职业目标以及途中的障碍,“他便可以很容易地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初到这家著名的跨国公司,老板给我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招聘新员工。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并无多少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来说,着实是一个难题。另外,我毕竟刚进公司,怎么可以以一个新进员工的身份再招新人?新的环境、新的面貌、新的公司文化,这一连串的“新”无疑将给招聘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  相似文献   

16.
你会授权吗?     
<正> 授权作为增加组织灵活性和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已为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所接受和重视。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正确授权呢?  相似文献   

17.
万希 《经营管理者》2004,(12):54-54
如果领导者能使处于底层的员工感觉到 他对自己的关心,整个公司都会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8.
张建国 《经理人》2006,(8):26-26
中国CEO迎难而上,争做“最佳雇主”的时刻已经到来EMC秘书门、华为员工过劳死……最近,这些关于HR领域的负面新闻时有发生,某一个员工对雇主不满意就引发大震动,让CEO等高管们头疼不己,纷纷慨叹——“雇主不易做”!  相似文献   

19.
何瑞 《经理人》2002,(6):44-48
许多外企将进入中国市场视作当务之急,但却往往忽略了员工薪酬等要素。通过薪酬激励员工既非一个新观点,亦非一种特别繁琐的工作。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并不简单。如何最合理地通过薪酬来激励员工并最终改善企业经营结果对所有公司而言无疑都是一种挑战,其中自然包括在华公司。绩效薪酬制度是寻求经营成功的最  相似文献   

20.
你会讲故事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飞  卢迪 《领导文萃》2006,(4):148-152
耐克有个“首席故事官”为了让管理人员掌握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技巧,IB M在纽约阿莫克的经理人发展部门,请来在好莱坞有15年剧本写作和故事编辑经验的著名编剧奥顿担任顾问,专门训练经理人如何讲故事。耐克公司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讲故事计划”:每个新员工要听一小时的公司故事。如今,听故事仍然是新员工受训的头等大事,耐克的教育总管也因此被称为“首席故事官”。此外,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西部电话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以及亚美泰公司,也都聘请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以类似的方法来培训经理人。为何身居要职的经理人要从头学习讲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