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空灵美是中国古典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源自道家的"虚”."虚”对贾平凹的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空灵这一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传统美学中“知白守黑”的命题出发,广泛地论述了这一规律在艺术中的作用、运用,文章认为白与黑的关系跟虚与实的关系、明与暗的关系有联系,又有区别。由此讨论了空灵美、朦胧美诸问题。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 ,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 ,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 ,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 ,“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 ,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 ,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 ,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意境、讲内蕴、求空灵、致虚极的艺术意识主流。影响华夏艺术观的思想绝非同出一处,本文择其最具代表性的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儒家思想与中国艺术美学倾向;二、《易》理对华夏艺术美学的影响;三、阴阳五行说对中国艺术美学的渗透;四、道家思想与中国艺术美学的合韵;五、禅宗的“悟”与华夏艺术美学的接轨。  相似文献   

5.
“虚与实”和“黑与白”在哲学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山水画中“虚实”、“黑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宋代山水画“黑、白”与“虚、实”之间不同的构成关系,产生了两种经典的绘画风格一“简洁空灵”与“雄强浑厚”;宋代山水画中“画内之虚白”的讲究,追求的是无尽的“画外之虚境”。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美学思想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容具体可归纳为文质彬彬的和美、大象无形的质美、虚静空灵的意美、形具神生的情美以及五觉维度的全美等。这些珍贵思想给现代家具审美带来重要启示,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茶人在茶审美中的经典茶诗词,归纳提炼出“物我观照”、“净静虚明”、“妙悟自然”三种茶审美方法。“物我观照”源于自然的某些物征可以象征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经常的茶事实践中,茶人从茶的清香和内蕴的品质中观照出“茶佳人”、“茶君子”的形象。“净静虚明”发端于道家老子“涤除玄鉴”及“致虚极,守静笃”的悟道理念,在空灵虚静的心境中,即使是最简单不过的茶事活动仍洋溢着诗性之美。“妙悟自然”取材于禅宗、老庄及后来文艺美学理论,指茶人在品茶过程中通过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凝神遐想,终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虚”与“实”是重要的古典文学理论范畴,被广泛运用于诗词批评领域。“虚”侧重抒写主观之情思,形成诗词空灵疏朗之意蕴;“实”侧重描写客观之景物,使诗词具有质实厚重之内涵。“虚实”论是对诗词审美特质的认识。刘师培从“形似”与“神似”、“写实”与“形容”“客观文学”与“主观文学”三个方面探讨文章之“实”与“虚”,体现了对文章这一古老的实用性文体的审美特质的认识,具有较重要的文章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虚静”的美学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在中国古代既有深厚的哲学意蕴 ,又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且美学领域的虚静是由哲学领域嬗变而来的 ,其嬗变的历程是 :“由静至明”的体道方式“虚空澄明”的审美心态“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相同的共性,但其文化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试图将中国传统的“虚静、物化”、“出入”说理论与西方具有可比性的“移情”、“距离”说进行比较分析。“出入”说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从审美观照角度来谈“出入”法的是王国维,而“虚静、物化”理论则从老庄就开始了。西方的“移情”、“距离”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它们产生的时间和观念虽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某种契合,但与中国的美学观念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文章以中国的“出入说”、“虚静、物化”理论为主轴,以“移情”、“距离”做比照,分析其同异。  相似文献   

11.
在空有之争的视域下,将省庵所代表的净土宗思想放在整个佛教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净土宗一方面通过“空”强调自宗所推崇的净土法门圆具佛教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又在“空”的基础上,通过延展“空”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进一步肯定“空”原本没有肯定的“妙有”。由此,“空”本来所指向的对自性的否定,一变而为对自性(佛性)的肯定,从而实现了从“空”向“有”的转变。在空与有的张力中,净土法门成为了沟通外在与内在、佛教理论与主体自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诸多关于窗的古文字造型中,可以窥视出中国古窗的形制、款式的历史信息.同时,中国古代诗文对"窗"的描写亦加深了人们对于窗的审美功能的理解,并且启发了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这种从"窗"反映出的语言意境及其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表达植根于东方特有的时空审美模式--求"虚",而且它影响了西方当代建筑中"窗"的审美取向,使之经历着一条"虚"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庄子和康德的审美心胸观都认为,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时,内心应该达到一种超越一切利害关系的虚静自由的状态。康德的审美静观说在其理论中并未充分展开,主要表现为直接用"静观"这一词语,强调一个"静"字。庄子的审美虚静说不但强调"静",而且强调"虚",是一个以虚静为核心,以心斋为起点,以坐忘为中介,以物化为最后旨归的有机整体。庄子审美虚静说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物我合一的互动互化,比康德单纯静观的审美观照理论更接近审美心理的实际状态。庄子的虚静说没有像康德的静观说那样纯粹地指向形式美。  相似文献   

14.
"唯道集虚"是庄子传授给世人的一个悟道法门。"虚"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否定常规的内心修炼工夫。从生存层面上说,虚能够使自己远离祸害,拥有一种安全感,进而悟道。从本体层面上说,虚能够使自己的本体——本性与世界的本体——道自行呈现。虚的工夫,类似于现象学所倡导的"悬置"方法,对现代人实现个体幸福而言颇具启迪。  相似文献   

15.
苏振甲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2):41-46,82
苏格拉底想要给生命提供一个标准,但是知识论的定义最终却将生命抛弃了,从而让知识成为了衡量生命的标准。但是生命问题又不能这么解决,从而在知识的不断反思中把生命置于了空虚中。如果沿着这条知识学的路向一直走下去,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空虚感阻塞了真正的生命的敞开。因此,知识学上的反思应该保持住界限,而让生命真正的存在起来,就能够克服这一条价值迷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审美虚静对审美观照不但具有方法论、本体论和生存论三方面的意义,而且促成了审美主体对单维度生理、心理欲望及其感性杂多世界与单维度知性、理性的知解活动及其知识产物的双重超越,从而开启了本真澄明、生机氤氲的审美世界和生命境界。审美虚静通过有限的在场开启无限的不在场,在“悬置”中“还原”万事万物的本性,这正是审美超越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与印度佛教相比,中国佛教基本上是大乘佛教的天下。大乘佛教慈悲救度的价值取向、扫相显空的思维方法与众生皆可成佛的心性论思想都可以在儒道思想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这种对应就成为大乘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思想根源。而儒道学术史上融合兼综的传统又培养了中国义学僧人融纳会通的精神,使大乘佛教创造性地发展出圆教形态。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老子的“道”的内涵有三种含义,而程颐以其中的一种“空无”义解老子的也是道家的道.程颐认为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并非空无而是客观实存的天理.程颐的天理论虽然和道家在“道”的基本内涵上迥然有别,但它又大量吸摄了道家的本体论、本源论、规律论及自然论中所蕴的思辨哲理.  相似文献   

19.
所谓现代人生的尴尬 ,主要指的是 :现代生活变幻无穷、发展迅捷而使人们在人生中常常陷入一种左右为难 ,无法选择 ,不知如何是好的境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生的虚化现象 ;二是人生的假化现象 ;三是人生的疲惫感。解决这三大人生问题的主要对策在于 ,消除我们生活中虚的一面与假的存在 ,准确地最佳地确定人生中的自我定位 ,修炼出容人容物的宽阔胸襟  相似文献   

20.
就本质而言佛教哲学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之列,就境界形而上学的“学”来说,它不仅具有“学问”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觉悟”的意义。僧肇哲学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首先在“学问”意义上建立无执的存在论,说明世界本身是“空”的;其次从“物不迁”方面进一步论证世界“空”的性质;最后则从“般若”智慧出发,通过“觉悟”说明如何走向“空”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