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原始人类的审美意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先天生理遗传之中,发端于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美的感知体验,表显于第一件石器工具(也是第一件艺术作品)的制作,生成于人种进化、自然环境、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等后天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中.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市场经济社会 ,传统的人格信任必然向现代的系统信任转变。重建中国社会的社会信用系统 ,应确立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规范政府行为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的民事保全制度可以追溯到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通则(草案)》,行为保全制度在当时尚未初创;1992年到2012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法制建设、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行为保全制度呈碎片化地在知识产权诉讼和海事诉讼等领域初步创设起来;2013年,以民事诉讼法的新一次修正为标志,行为保全制度正式被纳入到基本法律层面的民事保全制度体系中来。这一历史进程体现了实践变迁与制度规范变迁的双重互动规律以及我国法律制度变迁特有的"稳而慢"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街道党组织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变迁。建国初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接管城市并公开和建设基层党组织,但是街道范围内的党建不是重点。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单位制社会结构中,街道党组织总体来说处于边缘地位。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兴起了社区建设的浪潮,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各大中小城市对于街道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党组织走出边缘化并积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连 《江海学刊》2012,(4):177-181,239
文化记忆是一套可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和仪式系统,它以客观的物质文化符号为载体,以超越日常生活的距离为特征,其客观化的制度性表征是社会身份固化和群体认同的重要来源。在传统社会,文化记忆对维护王朝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实现道德教化以及建立意义世界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改变了文化记忆的形式和载体,并使其具有了大众参与和市场化的特征,文化记忆的价值和功能开始受到挑战。作为古老文明现代转型的国家,中国的文化记忆研究具有极为难得的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6.
钟宜 《中州学刊》2004,(3):187-189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律文化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表现出由法律的工具性向法律的价值目的性、主观法向客观法、治人向治权法律理念、法律的封闭性向开放性、神秘性专有性向大众性和社会启蒙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党群关系的理论,而且积累了处理党群关系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广泛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建设新时期的党群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丽江纳西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元代,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基本无影响.在明代尤其在清初以后,藏传佛教在丽江得到较快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藏传佛教在丽江纳西族中仍有着很大影响.而其在近现代逐渐衰落,主要与木氏土司统治的终结、多元宗教的传入和汉文化的影响有关.近年来,藏传佛教在丽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雪峰 《理论界》2010,(10):30-32
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西方大学经历了以人文精神培育为主、人文学科及其教育丧失主导地位、人文精神培育进一步加强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现代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其人文精神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培育才开始得到实质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形成、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融合过程及原因,同时也分析和总结了有关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对于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关注将不仅是关系到新疆境内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等,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1.
汉唐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虽来自社会,国家往往直接间接地顺应甚至屈从社会的要求,但国家并非简单、直接地跟随社会亦步亦趋,而是以各种形式,将发端于社会领域的经济、文化现象,盛行于民间的依附关系,崛起于草野的社会势力,整合到统一的政治秩序之中。汉唐历史变迁中社会与国家关系及其变动的基本特征,可以社会的国家化概之。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文明演进是在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中完成的。伴随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媒介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凝结成了不同的消费文化。从前现代满足生存必需之消费,到从众心理的现代大众消费,再到表征意义的后现代符号消费,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如何看待媒介的变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正负效应,存在着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两种态度。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生态的历史变迁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辽西地区曾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清中期以后随着移民毁林毁草垦荒、朝廷采办木植、官民乱砍滥伐、封建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摧残 ,使辽西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迁 ,在百余年间 ,造成森林资源枯竭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严重沙化 ,自然灾害频仍 ,河流丧失舟楫之利 ,青山绿水不再 ,十年九旱常现。探讨辽西生态环境的百年历史嬗变 ,可为今日辽西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前鉴之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陈业新 《江汉论坛》2012,(10):62-68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始于秦汉,从北宋中期开始,中国环境质量整体趋劣。且其变迁又有显著的区域性,从全国宏观方面而言,环境最先受到严重破坏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以后特别是有明以来,南方生态环境遭受空前的破坏。环境变化原因,主要为人口疾速增长下土地资源的失当利用。为满足剧增人口的生存之需,人们不疲倦地向自然索取,无限地垦辟耕地,毁坏植被,于是,大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社会,以致各类自然灾害频仍发生。因此,中国环境的变迁,除自然动因外,根本原因则在于人为。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仅从生产方式看待社会历史的变迁不够全面,需要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并体现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化同实践一样构成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化不仅是结果更体现为人的自由本性的创造。当把化等同于实践时,唯物史观就得到了一种新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变迁也就是化的变迁,新时期的化哲学也就是一种化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收入差距存在于世界各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更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虽然各有其特点,不过多数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从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来看,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最高,拉美国家次之,亚洲国家相对最小.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采取听之任之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治理结构问题是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治理的效率。从行政视角出发,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变过程,纵向由多层级的集权政府到少层级的分权政府;横向由蜂窝状结构到区域网状结构;治理机制由同质同构的单一化机制到多任务委托——代理机制。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虽在经历巨大历史变迁,但治理结构部分领域的改革尚需继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8.
从俄罗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背景出发,将普通教育机构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解体前的萌芽期、解体之初的多方探索期和新世纪以来的国家权力回归时期。俄罗斯中央与地方之间教育权力的移动和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不同历史阶段普通教育机构公民教育发展的两对重要张力。  相似文献   

19.
判例法在传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判例法在传统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作一历史的考察,认为在殷周、春秋早期人类社会里,判例法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战国及秦朝时,成文法彰显,而判例法出现了短暂的式微。到了两汉、三国、两晋及隋、唐、宋、元、明、清诸朝代,判例法的地位日益明显,呈现出律例并行、甚至例胜于律的状况;并试图探寻其兴盛的原因,指出传统封建政权对判例法有限的认可和宽容以及必要的限制的矛盾心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司法权的干涉和控制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代 ,儒学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 ,由于定儒学于一尊 ,汉朝士人的思想趋于保守复古。汉儒繁琐的思想方法导致了经学家重章句不重义理 ,逐渐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 ,对两汉士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末期 ,外戚与宦官专权 ,按照儒家的君臣之义直言上书的官员和儒生不但其忠言不被采纳 ,反而屡遭杀身之祸 ,极大地动摇了士人对皇权的信心。他们开始自觉地与统治者保持距离 ,出现了远离朝廷的归隐名士 ,这些名士虽然身怀济世之志 ,但却不为朝廷所用 ,只好以奇言异行的名士风度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儒学的正统地位逐渐地丧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