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图像本始见于元代,鼎盛于晚明.清嘉庆以降,由于木刻版画技术的衰落,小说图像本渐趋式微.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洋照相石印术的传入与普及,古典小说图像本呈现出复兴景象.诸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名著,均出版了多种石印图像本;单部小说的插图数量,较之清代中后期木刻本大幅增加;久已消失的情节插图,重新成为小说图像之主体;众多海上职业书画家的参与,使得小说图像绘制艺术有了显著提高;而五彩石印术的应用,又催生了一批珍贵的小说彩图本.总之,照相石印术乃是推动中国古典小说近代传播的不可忽视的物质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对中国近代小说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重点择采,抉发了大量研究史料。他把近代小说确立为中国小说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并且将辑佚、考证、辨伪等传统学术方法与类型批评、比较法等整合成科学的小说研究理论方法,显示了卓越的史识,为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和现代范式。  相似文献   

3.
《歧路灯》是清代李绿园所著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部小说脱稿于乾隆年间,向以抄本流传。近代虽曾出过石印本和排印本,但或未经校勘,或只印了一部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栾星同志用了十年时间,克服了种种困难,校注了《歧路灯》,于一九八○年底由中州书画社出版。这部小说的出版,是挖掘、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一个可喜的成果,为我国古典文学增添了新的光彩。现在,这部小说已经吸引了不少的读者,在学术界和文艺界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深入地研究这部小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小说史家一般认为近代小说革命始于梁启超提倡的"小说界革命",但实际揭开近代小说革命序幕的是傅兰雅,他倡导祛弊救国的"新趣小说",得到了部分作家的认同和响应,产生了一些较好的作品,近代小说的变化和繁荣始于他发表征求"新趣小说"的光绪二十一年.改良派基于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不满足于改变事,更注重改造人,希望造就具有现代国民素质的"新民",为此提倡"新小说",于1902年发起"小说界革命",并得到积极的响应,理论主张和创作均形成了气候.新小说所蕴含的民主、科学、自由思想,为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想象西方,指在认知、理解西方的过程中,掺杂了一定的主观因素,主观的把握与客观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近代中国小说是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冲击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近代作家与批评家热衷于中西小说特点、优劣等方面的比较。由于信息把握的不全面以及希望借西方长处来批判中国的不足,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等原因,在近代中西小说的比较中,存在严重的想象西方的问题。从积极方面看,这种想象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向,因而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孟祥栋 《理论界》2012,(2):101-105
近代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本文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小说主张背后的思维理念为例,论证其貌似"现代"的小说理论所受到的各种精神资源与现实处境的制约。小说倡导理论背后的道德拯救逻辑起点,导致近现代小说创作的功利化倾向,这对整个五四文学都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期。现代性思潮萌芽、发轫与兴起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这一历史语境下,表征西方现代文明思想与文化经验的哈葛德小说经过广大翻译家的译介、媒体的大力传播与读者的广泛接受,完成了其近代中国经典化的建构之路,成为了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在现代性视野里考察哈氏小说的近代中国经典化历程可看出,社会转型的思想需求是外因,哈氏小说的现代西方文明思想是内因,其经典化的整体路径揭示出西方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历史语境实现了完美的契合,具有重要的社会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代文论,以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为依托和动力,以"主义"为标榜,以启蒙功利主义为开端,经历了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相生相克,发展到总括性的自然主义文学主潮,又由反抗自然主义而衍生余裕派文论,由顺应自然主义而衍生出私小说论与心境小说论,显示了较为清晰的理论系谱和内在构造。对西方文论的东方化的理解与改造、用汉字词组所创制的一系列文论概念与范畴等,都体现了日本近代文论的独到贡献与理论特色,并对中国现代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显示了日本近代文论大规模汉译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唐前小说的地位一直是"小道"、"末流".唐后,地位开始有所转变,但始终未能登大难之堂.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小说的阅读层开始扩大,又因口头文学承传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帮助作用,它的地位也得到认可.中国近代的历史遭遇和屈辱的历史地位使知识者认识到小说的社会作用,于是近代意义上"新民"、"救国"的小说观念开始产生,几经曲折后,发展为"启蒙"、与"反封建",小说观念逐步成熟起来.新文化运动后,在李涵秋、鲁迅等小说家推动下完成了中国小说观念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近代报刊出现以后 ,它就变成了小说的载体和传播媒体 ,传播者用现代传播手段传播小说 :发征文、做广告、登图画 (照片 )、设销售网络。传播媒体的变化使晚清小说与古代小说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无论是创作主体、读者群体还是题材选择、艺术结构都有了新的时代气息。现代传播媒体的出现在传播领域也造成了许多混乱 :夸大告白、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因此晚清小说缺少精品 ,并且大多数长篇小说都是残缺不全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铅印与石印是上海近代印刷业中最主要的印刷工艺,两者的相互消长构成了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流.以往的印刷史家多从社会审美趣味的变迁来看待二者的竞争,忽视了技术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铅印与石印的竞争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又与两者在制版效率上的技术发展相对应.第一阶段是手工作坊背景下的铅印优势阶段,技术与习惯共同决定了工艺的选择;第二、三阶段则以企业再生产为背景,石印与照相技术的联姻取得了第二阶段的优势,而铸字、检字、字模数量、复制版等技术的发展让铅印在第三阶段实现逆转.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石印技术的输入,其在出书速度、制作成本、印刷效果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晚清印刷技术的主流。通过对晚清石印举业用书流通条件的形成、营销方法和流通情况的分析,发现石印举业用书市场较为繁荣,其营销和流通不仅方式多样,而且流通渠道众多,同时还出现了现代的营销广告方式"启事和告白"。晚清石印举业用书的广泛流通,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石印业、造纸业和民营书店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们久已习惯把近代小说与古代文学联系在一起,而把现代文学的起点定为“五四”文学。然而,毫无疑问,晚清小说应该是中国现代新小说的起跑线。晚清小说,不论就其思想还是艺术而言,与中国古典小说相比,都具有了一种新的质。但是,这仅仅是中国文学迈向现代化的艰难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刘晓军  李鑫 《学术月刊》2023,(12):136-145
相对于古代小说评点而言,近代小说评点发生了三个重要转变:评点主体层面,由书商型、文人型评点者转变为政治家、小说家评点者;评点旨意层面,由劝善惩恶的道德教化转变为启迪民智的思想启蒙;评点理论层面,由讲究技法的文章学理论转变为偏重叙事的小说学理论。近代的小说评点者利用小说评点传播新知、启迪民智,在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首开风气之先;其使用叙事学的概念、方法与视角评点小说,在现代小说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职业报人和专业作家的身份有助于小说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中 《天府新论》2011,(4):146-151
中国近代小说承担了艰巨的任务,而它也在域外小说和古典传统的双重约束和影响之下,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转型。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法到语言,近代小说都经历了根本的演变和更迭。而由于近代报章的发达,报章小说开始在近代小说中崭露头角。这些演进和转型不仅改变了小说的形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观念。然而,这些变化却也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弊端:即,美与美感的逐渐遗失。五四作家们看到了近代小说的这些问题,因而五四及其以后的小说创作,逐渐走上了关注社会和审美相结合的道路———而美与美感也就在这遗失与寻觅之间或隐或显、忽明忽暗。  相似文献   

16.
袁进 《社会科学》2007,(5):181-186
韩邦庆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开风气者,他是近代最早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的小说家;更重要的,在当时描写现代都市的小说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为了探索这一描写还提出了相应叙述理论的小说家。这一叙述理论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常常被作家们所运用。韩邦庆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了“穿插藏闪”的叙述方法,用以表现现代都市的时空,拓展了小说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代"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倡导及其彰显的小说文体个性,一再标示着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缘起与走向,不断呈现出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生成之际新旧夹缠的复杂情形。困扰中国传统小说的问题在"小说界革命"之际并未真正消退,而且以改换问题的方式继续发生或隐或显的影响。近代"新小说"理论带来的文学重构首先在于重建政治理想、呼唤历史转型,而非在一个"众声喧哗"的历史语境中确立文学自身的话语本性。按照"新小说"理论家们的设计,获得解放后的小说并非成为了一种自足参与意义重建活动的独立叙事形式,其叙事对象、叙事题旨、叙事策略以及叙事功能实际上都要受到特定的规约,而规约的主要原则便是小说功能与民族国家历史叙事之间的直接对应。  相似文献   

18.
文娟 《阴山学刊》2004,17(6):28-31
《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并称为近代四大小说杂志。《月月小说》与前两种相比,不仅是刊登小说最多的一种,①而且在杂志的商业操作、内容的娱乐性以及围绕读者转移的文化品位等方面都显示着独特的个性;《月月小说》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于其后创刊的《小说林》,在近代小说杂志的发展中体现着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小说观念以故事性和虚构性为小说的基本特性。然而,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虽未排斥小说作品的故事性,但都不承认小说作品的虚构性。欧阳修在《新唐书·艺文志》中,不仅第一次将《搜神记》之类的志怪作品由史部杂传类移录入子部小说家类,而且第一次将大批唐传奇作品著录于正史艺文志小说家类,并将虚构与否作为区分史传与小说的基本标准,从而开启了具有近代意识的小说观念的先河,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清末滑稽小说属于新小说的范畴,是小说家基于现实危机而展开的文学叙事之一。滑稽小说的近代发生与“政治小说”的趣味性不足、游戏之文在晚清小报的大量编发以及陈景韩、吴趼人等小说家的身体力行紧密相关。在启蒙者的现代视域中,清末民众在变局中的各类不适充满了滑稽色彩,滑稽小说以此为叙述核心,表现出与古代白话小说滑稽叙事不一样的审美风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因为知识上的差异而处于“悖离”状态,这给滑稽小说的表现方式带来很大变化,以至衍生出喧闹、反讽和复调等颇具现代意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