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集团竞争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并使国家竞争向区域集团竞争发展。区域集团竞争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使区域合作更加复杂多变,它是推动当前全球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重要深层次因素。我国要重视区域集团竞争,从区域经济集团竞争的战略高度,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法律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无疑则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当前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难发现该区域经济合作同国内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别无二致,客观上都已经并且必将日益严重地受制于众多非法治因素的困扰。为了切实解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难免出现的种种法律抑制问题,必须从法治建设上入手,通过法律手段来建立跨行政区的有效合作机制,以确保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完善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六大构成要素 ;论证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运行条件和内在机理 ;在论述过程中 ,提出并分析了改进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改进完善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实现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经济功能的转变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冲破地方封锁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对一国意义重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还不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新世纪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解决区域间的市场失灵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降低区域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框架,确保合作顺利运行;有利于解决区域公共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一般是依据系统要素合作的系统性原理而构建的。系统的运行需要有动力机制、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存在,因而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应包括动力、组织、约束和协调机制这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制度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区域经济是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要举措。然而,当前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却存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基础不稳、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渠道不畅、合作组织不多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严重影响了西部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为此,应推进相互信任制度、宏观决策制度、利益分享制度、项目更新制度、长效协调制度的创新,以保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即将结束并有望在2012年进入政府谈判阶段。中日韩三国近年来在商品及服务贸易、投资以及经济合作领域保持了高度密切的联系,并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为中国创造更为广阔和稳定的市场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但其意义不止于此。应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认识该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争取主动地位的重要战略意义,并采取积极和务实的态度推进该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要求相关地方政府进行公共政策转型和创新.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在制度基础、政策内容、政策工具、政策评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着缺失或局限.广西等相关地方政府必须处理好合作机构设置、合作范围、政策工具与重点领域转型以及政策评价和调整机制等关键问题,才可能使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各方得到切实的利益增进,进而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探讨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亚丰 《理论界》2005,(9):204-204
本文从世界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认为资源开发与合作;工业及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劳务和科技合作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陈建华 《东南学术》2007,(5):111-116
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即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因此,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对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合作日益加深,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深化。本文在现有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闽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情况,阐述了闽台区域专门化分工与产业合作的现实差异,提出了推进闽台区域专门化分工与产业合作的对策思考,推进闽台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闽东南经济发展研究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海峡两岸(闽台)区域经济合作,推动闽东南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其内容包括: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条件;加强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对加速闽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闽东南地区与台湾经济合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的现状特征及其经济影响,通过探讨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的经济功能与现实意义,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方式手段、补偿内容、补偿基金筹资渠道、补偿实施机构等内容,并以此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利益补偿制度体系,为区域经济合作顺利进行提供利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增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核心的中日韩.其地区合作情况如何,将影响到东北亚以至整个东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日韩对华投资为切入点,阐述了日韩对华投资对地区合作的影响及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内人口与劳动力迁移变得越来越活跃。通过区域内劳动力迁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几十年来人口动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开展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选择.南美洲、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昭示了南南合作的新趋势.本文从南美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非洲联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参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三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间的合作及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全国已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区域经济合作在活跃国民经济与地区经济、协调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障碍,一部分经济协作区难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定与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将要求我们重新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思路,重新认识区域经济合作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两种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表明,两种合作机制在法律基础、组织性质、运行机制、合作领域、融资能力和项目执行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综合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CAREC两个平台,建立和完善以中国新疆为主体的与中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合作机制,以此扩大新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际间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加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既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对接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向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的形势影响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之间政治上的变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关系,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当前经济合作的状况等方面论证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由于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上对立,所以其合作特点应是松散的和渐进的,合作的原则应该是平等互惠和尊重主权,谋求共同繁荣和发展;同时,要把政治与经济分开,民间合作与官方合作分开,地方合作与中央合作分开,实行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