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土文献提供了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发展状况的新材料:青川秦墓木牍《为田律》、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田律》和《算数书》、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河堤简》,通过分析这些出土文献里保存的关于土地测算的内容,推断秦汉时期数学的抽象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秦代在工程方面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岳麓书院藏秦简保存了不少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史料,其中《数》所记载的工程量计算与徭役征发有关,且《数》应是秦代"学吏"教本,而《为吏治官及黔首》中则记载了官吏于工程事务的多种考课内容。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睡虎地汉简<算术>和<九章算术>、<张丘建算经>中的委输算题的特点,利用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岳麓书院秦简<数>、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等材料提出推导其术文的复原方案.并用睡虎地秦律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探讨了这类算题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律令中的程.  相似文献   

4.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里有计算矩形、箕形、圆形三种平面图形土地面积的算题,涉及大广术、启从(纵)术、里田术、少广术、圆面积割补术等计算方法,其中大多数算题亦见于<九章算术>和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也有些算题仅见于书院秦简.这些关于面积的算题反映了秦代土地面积计算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北大藏秦简《制衣》记载了多种服装的尺寸和裁法,是一篇关于工艺、技艺的书,此类材料无论在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中都极为罕见。《制衣》一书为我们理解和更正礼书以及与出土实物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了最为直接,也最真实可靠的材料。不仅对上古服饰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是秦代工艺技术书的一个珍贵样本,为我们研究和复原秦代服装提供了可能性,必将极大的推动服饰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引言战国至秦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及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突变的伟大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人口发展的基础,对从秦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我国人口再生产过程发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1975年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所出土的大批简牍,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社会人口再生产状况,为研究战国秦代人口发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笔者试据云梦秦简、特别是其中素为人们忽略的《日书》,将战国秦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作一粗轮廓的勾勒,以求教于人口学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对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算题"秏程"和"粟为米"的编连和研究.这两例算题记载了舂米的损耗和粟米的换算,反映了秦代粮食加工、交换、仓储等事务中的一些细节,验证了在上古时代"石"这一单位具有特殊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一号秦墓(M1)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竹简,其中包括《日书》(甲、乙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两种《日书》中均载有一段涉及出行禁忌的文字内容(我们将其拟名为“禹须臾·行不得择日”篇)。对于这段文字的含义,学界虽有讨论,但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汇诸家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简文进行逐一释读,并结合道教经典对其含义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放马滩秦简《日书》“直五横”与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周家台三0号秦墓简牍《病方及其它》中“五(午)画地”说系出一源,也是后世道教“四纵五横”方术的滥觞和源头。  相似文献   

9.
对岳麓书院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与当时的律令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同性质的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等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说明它们都是当时"学吏"制度的产物,其内容是"为吏"者必备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一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发掘出土了大量秦简。这些秦简,除《日书》两种而外,经过整理小组专家们的辛勤劳动和精心整理,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书名出版。《睡虎地秦墓竹简》一经发表,学术界立即兴起了云梦秦简研究热。一九八一年七月中华书局编辑部汇集了部分论著,出版了《云梦秦简研究》。一时盛况,可想而知。然而在已经发表的所有论著中,似乎还没有人就《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工作中的千虑  相似文献   

11.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出现了许多秦代郡名,这些郡名中有些是典籍上常见的秦代郡名,有些是与近现代学者所考的秦四十八郡可以互证的,有些则是史书记载上从汉代才开始设置的郡名,还有个别的则是文献上从没出现过的秦代郡名.本文主要选取后几类中的"清河"、"衡山"、"泰山"、"庐江"、"四川"、"州陵"、"江湖"等郡名作些简略的考证,以供秦汉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出土文献有助于上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里与田地租税有关的算题和术文,从中归纳出"舆(與)田"、"税田"两种田地租税的课收方式、田租率等,提供了秦田地租税制度的一些细节资料.  相似文献   

14.
秦代完整的法律早已佚失,过去只能从晚出的史籍中看到一些零星的记载.一九七五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为秦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秦简共1155支,四万余字,记载的是公元前四至三世纪(即从战国末期秦昭王元年到统一后的秦始皇三十年)秦代的法律,虽然是墓主喜生前抄录的部分律文,远远不是秦律的全部,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根据秦简的法律条文和其他记载,对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作一简略分析,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5.
出土文献在考古学综合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文内容 ,反映出诸多考古学信息 ,如墓主人年龄、身份、秦代楚地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的变迁、风俗等 ,这些记载为研究秦代江汉地区埋葬习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事业刚刚完成,有很多重要的政务需要君臣协同处理,皇帝出巡,既无充足的时间,也乏充分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出巡时,曾下令伐木赭山以惩罚敢于兴风作浪的湘山之神湘君,如果禁伐树木诏发布于二十六年,二十八年以后将失去法律效力。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秦律令抄录于秦末,说明这条诏令直到此时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也证明其发布时间应该在秦始皇二十九年的出巡期间。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三年在居延的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一组非常珍贵的汉代简册。这组简册包括四个文件,即《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按简文应称《御史律令》)、《张掖太守移书》、《张掖肩水司马兼都尉事移书》、《肩水候移书》。这组简册发现后,甘肃居延考古队作了报导,初仕宾同志也作了《居延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考述》(以下简称《考述》),从此这组重要简册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初仕宾同志的《考述》,对《御史律令》及三件移书论述考证都很精辟,解决了简册中很多疑难问题,但也有言犹未尽之处,因此笔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二年律令》文字的书写风格、书写速度、文字布局、文字结构、书写笔画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年律令》书手、书体的情况。《二年律令》应由三位书手书写完成,其中一位书手为主要书手,书写了半数以上的竹简简文,而其他两位为辅助书手。  相似文献   

19.
岳麓书院藏秦简《质日》的四枚漏简的归属原来不清,现在透过分析简背划线等物质因素,可以确定它们应附于《廿七年质日》的末尾,是一位名叫"爽"的小吏的履历。综合履历和三卷《质日》的内容,可知"爽"极有可能是《质日》拥有者的下属;另外,《质日》的拥有者很可能曾任江陵县丞。又因岳麓秦简很有可能出自墓葬,所以拥有者应该就是墓主。  相似文献   

20.
《墨子》“城守各篇”与秦墨学之间有密切关系。《迎敌祀》中的“弟之”,《旗帜》篇中的“菌旗”“涂菌”,《号令》篇中的“可行不行”等以往一些不甚明了的概念以及里耶秦简9-1588简的性质,都可以通过《墨子》“城守各篇”与出土秦简牍的参照得到解决。可见《墨子》“城守各篇”很可能就是经过了后人加工的秦代文献。除守城术外,墨家学说对于秦文化的形成是否有更深层次上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