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2022年1月,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二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余三定撰写的《文艺的沉思》一书。该书分成文艺沉思、作品思考、创作火花和附录四部分,共收录作品169篇,除5篇附录外,收入文学理论文章9篇,作品评论文章78篇,序跋类文章77篇。《文艺的沉思》是一部充满新时代文艺评论风格与特色的评论选集,主要选入了余三定在2007年以后创作的文艺评论文章,并有少量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论文和散文。除15篇评论文章未标明创作发表时间外,  相似文献   

2.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一九○七年用文言文写的一部宏篇巨著,当时他年仅二十六岁。这是他第一篇论文艺的重要论文,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光辉著作,也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篇有代表性的文艺论著和早期思想启蒙时期的纲领性文献。这部论著是鲁迅留给我们全部丰富多彩的精神遗产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作者在文中对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文艺的起源及文艺的特征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美学  相似文献   

3.
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基石。一九0五年,在俄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激烈搏斗中,在革命日益需要文艺为它服务的情况下,列宁写了这篇光辉著作。列宁在这一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总结了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尖锐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文化奴仆的虚伪论调和资产阶级文艺的阶级实质。它象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照亮了无产阶级文艺前进的道路。今天,我们重温这篇光辉著作,对于进一步理解和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艺蓬勃发展,很有现实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蒋培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本书系我国第一部马列文论统编教材,编选、注释、讲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女艺论著13篇,列宁、斯大林的文艺论著14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文艺论著各4篇,共35篇。本书将马、恩、列、斯、毛的文艺思想作为一个整体,以原著产生的时间为序,展示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科研信息     
延边社会科学院文艺研究所自8月12日至14日,在延吉召开了“新时期中国朝鲜族文艺研讨会”。40多位与会的中、韩两国学者、专家,共发表30多篇论文。会议剖析、总结了新时期中国朝鲜族文艺所走过的历程,并通过与韩国、朝鲜、日本文艺相比较,指出中国朝鲜族文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对于我国革命文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我国从归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文艺运动的经验。研究了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以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延安文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提出了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办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泰山是山东省主要的大山之一;号称五岳之尊。其植物分布情况过去虽有人做过調查,然多系采集标本:只有1950年华东林业調查队曾在該山进行森林与树木的調查: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地理研究班做过泰山前部的植被調查:1957年周光裕又作泰山朝阳洞附近的植被調查。华东师大生物系植物地理研究班前来調查时,笔者正在华东师大生物系进修,因此一同参加了调  相似文献   

8.
手边是篇“动态”,报道里涉及了“抗战文艺的分期问题”。——这里说的“分期”,实际指抗战文艺上、下限的划分。 有两种划分意见。一种,认为“‘九一八’是抗战文艺的上限”,因为“‘九一八’以后,一些作家写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作品”,下限呢,没提;另一种,认为“抗日文艺和抗战文艺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抗战文艺就是抗战时期的文艺”,“上限  相似文献   

9.
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出席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强调了革命文艺工作在革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阐明了文艺工作对抗战的重要性,初步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思想,为中国文艺协会和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开始形成。这篇讲话今天仍然对我们有重要启发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二是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三是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了。它是毛泽东文艺论著中的代表作,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五四”以后文艺发展的历史经验,并且紧密地联系当时的革命实际和文艺运动的实际,正确地解决了文艺的方向和一系列理论问题。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上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史  相似文献   

11.
文艺为改革社会服务,这是我国进步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早在《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文艺对于改革社会的巨大作用,并向它提出了功利目的的要求。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历代进步的文艺家都把文艺作为改革社会的一种特殊“器械”,“嘲讽世情,讥刺时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显示出现实主义文艺积极战斗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42年5月我党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文献,同时也是一篇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著作。这次会议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引起了我党文艺思想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于今天我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两年,栾昌大同志先后发表了《关于文艺本质探讨的几个问题》、《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两篇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本性(本质)论,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他在《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中说,马克思把文艺看作意识形态形式,“把文艺与意识形态归于一流”,“有明显的片面性”;他认为,从文艺的整体来看,“说它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比说它是意识形态形式之一更合乎实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虽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其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却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曾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出过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周恩来的文艺理论体系。1959~1962年的《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三篇讲话从文艺的服务对象、遵循文艺规律和发扬艺术民主三方面体现了周恩来的文艺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和巨大的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微波功率的調制在测量技术中应用頗为广泛,而微波功率無慣性可調衰减則論不在测量技术中或微波功率的实际应用中更是愈来愈被需求。因此,曾出現許多利用不同器件及方法来满足上述要求的方案。就調制方面而言,测量技术中通常应用的有振蕩源的电源調制及振蕩源以外的調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界说文化管理研究的滥觞期,是今后撰写文化管理学发展史的学者们的事情了。就目前能看到的材料而言,我们姑且把李军同志1984年7月17日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文艺改革需要研究文艺管理学》——作为本文叙述的起点。1984年在报纸上呼吁,提倡研究文艺管理学,确是空谷足音,合者甚寡。所以,1984年也没有什么研究课题可言。到了年底,《求索》杂志(湖南社科院办)发了一期“青年专号”,其中有两篇小文章,算是涉及到了文化管理的研究课题。这两篇小文章今天看起来不足挂齿  相似文献   

17.
在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校连日召开座谈会和系列讲座会,重新学习《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和重大现实意义。与会者一致认为,《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不仅指导了解放区文艺工作的发展,而且指导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发展,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指路明灯。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光辉运用和发展。《讲话》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实,提出并解决了文艺工作中的许多理论和政策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抓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  相似文献   

19.
孙犁与《晋察冀文艺》 孙犁长期生活在晋察冀边区,我们读到过他1942年以前创作的《一天的工作》等短篇小说,却很少能读到当时他研究文学理论的文章。前些天翻读解放区文学刊物时,在《晋察冀文艺》和《华北文化》上,竟意外地发现了孙犁多篇未收入《孙犁文集》及《孙犁著作年表》的文章。这些佚文,多为文艺短评,以刊载于《晋察冀文艺》上的最多。现列佚文目录于下:  相似文献   

20.
从《摩罗诗力说》谈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早期最重要的一篇文艺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鲁迅所阐述的关于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家的责任,文艺的特点等基本观点既是这篇论文的核心,也是鲁迅整个文艺思想的核心。对鲁迅毕生的创作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他在一九三三年写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所说的:“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文艺“为人生”这个观点正是最早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来的。鲁迅写道:“文章之作用者何?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故文章之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