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朗索瓦兹是一个职业知识女性,她自由独立,我行我素,拒绝世俗的婚姻模式,甚至拒绝日常的家庭生活。但是她的理智与情感时常处于矛盾状态,她有时很坚强,很自信,有时又为缺少女性特质而不安,所以在她身上仍然体现了女性被动的地位和他者的身分。  相似文献   

2.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都属于"世纪病"患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征:忧郁、冷漠和无为。本文从个人与自我、与他人和与社会诸关系不和谐的角度探寻罗亭和莫尔索如何成为忧郁、寡欢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多余人"和"局外人",力图阐明他们在无为与反抗背后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萨特以其哲人思维思考了个人的自由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个问题,并在其境遇剧《间隔》中为我们展现了来自自我与他人的种种禁锢,为人类指引了一条自救自新之路。实际上,这也正是《间隔》所包含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萨特写<密室>的用意不是要描绘人际关系恶化的场景,也不是要探讨人际间相互防范的策略,而是要阐释其自由理论.他指出了人的存在中来自自我及他人的种种异化现象,即我的自由被他人禁锢和他人的自由被我禁锢、我被我自己对自己的定见所禁锢、我认同他人对我的成见并与他人一起禁锢我自己.<密室>为人们认识异化、避免异化指出了一条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展现了在爱情的语境下自我与他人的问题所带来的困境:在爱情中,自我一方面要保持自我的同一性,一方面又因为"我爱你"而与他人联系在一起,要通过他人的肯定才能确认成为那个爱他的自我。这种困境引导我们进入到以自我为基础建立起的浪漫之爱的反思。一般认为,茨威格的这篇小说肯定了浪漫之爱,而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这个由爱情引起的自我困境,证明茨威格对浪漫之爱的态度并非肯定,而是反思。  相似文献   

6.
《不朽》是昆德拉全面思考与探索人的存在问题的一部小说。在昆德拉看来,世俗的人一般把追求不朽作为超越死亡与确立自我存在价值的基本方式。追求不朽总是指向他人,并通过他人来实现的,没有他人的注视与肯定,自我的独特性就无从展现,自我的不朽也就失去了依托。人们以为自我作为真正独立的实体存在于他人视线之外,然而事实上,自我只不过是一种抓不住的、难以描绘的、含混不清的表象,而唯一真实的是自我在他人眼里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转向先验现象学之后,胡塞尔的自我理论经历了从非自我论的立场到先验一元主体的转变,并由此带来“唯我论”的问题.通过对胡塞尔在自我、他我以及“共同世界”的构造进路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科学”的哲学理解的最终目标是对世界存在的意义澄清,因此先验现象学就不应背负“唯我论”的指责.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西方哲学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总体趋势下,巴赫金的"对话"哲学代表了其中极具个性和生命力的一个探索方向。"对话"是巴赫金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贯穿于他的学术研究各个领域和方面。在哲学领域,"对话"精神表现为"自我"与"他人"的亦此亦彼、共存共生的关系,以主体间性取代了纯粹的主体性;在其他领域里,"对话"精神以不同范畴和术语表现出来,尤其在小说领域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中得到了最形象、最充分的表达和阐发。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三种基本关系,现实中由于人主体意识的强制入侵导致这些关系的冲突与恶化,因此人作为理性的一方必须为恢复这些关系的和谐做出自己的道德承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必须超越人类利己主义,主动承认自然的“赋予性主体”地位,从而通过保障自然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他人关系中,人必须摈弃个人利己主义,根据对所有人普遍有效的理性法则行动,从而通过尊重他人的目的性存在重建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关系中,人必须节制自身的情欲,彰显人不同于动物的理性本质,从而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人在道德上必须对自然、对他人、对自我做出的道德承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理论分析《玩偶之家》和《等待》中有关的对话哲学。通过分析作品,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生活如果没有对话,就意味着缺失。只有皈依永恒之你,才能实现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摘 要:保险公司无法从保险业务本身获得利润,投资已成为支撑保险业的关键因素。保险公司应选择合理的投资领域,严格控制保险资金的投放过程,运用适当的投资方式,以确保保险资金在投资中取得较高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2.
张玉芬 《南都学坛》2003,23(6):33-35
奥普争霸是影响德意志统一运动进程的关键因素,在争霸斗争中奥地利最终于1866年战败,主要原因是:奥地利独立的大国政策使其更关心王朝利益,加之帝国重心东移,造成其日益偏离德意志的趋向:奥地利政治、经济上的落后状态使其逐渐丧失在德意志的优势地位;奥地利外交挫折。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状况入手,分析欧美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应用的现状与前景,重点论述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揭示出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企业长远发展和营销手段的变革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以"一直以来都是古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对"有以+动"这一结构的认识至今仍存有分歧.以<淮南子>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有以"式作穷尽式分析,着重对"有以+动"结构从语言发展演变的角度,结合西方语言学理论,附以大量的例证,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得出"有以+动"是由"有+(名)+以+动"演变而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霍女》塑造的是一位惩悭诳邪、怜弱济贫、自我牺牲、功成不赏的侠女形象 ,而且是一位以性行侠的另类侠女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张清祥 《南都学坛》2002,22(6):82-84
《女神》不仅充满着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和粗粝狂暴的格调 ,而且注意意象的营造。《女神》的意象可归纳为神话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文化意象。《女神》的意象创造通常采用变形和变形变意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女真人建立金朝以后,为了巩固其肇兴之地东北的统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东北边疆地区建立了以汉制为核心、兼具民族特色的行政建置,从而将东北边疆与内地整合为一体,在推动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增强少数民族的自树能力,以及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奴”最初为“古罪人” ,其中男称为“奴” ,女称为“婢” ;后作为谦词 ,亦是男女混用。妇女自称为“奴” ,始于宋代。在古代方言中 ,用“奴”字的地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方面有很多共性。从理论上而言,这些共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奴"本义为"罪人",不分男女, 析言则男为"奴"女为"婢";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对称之词,多表对男子的爱称;唐五代时,可作男女自称的谦词;宋代以后,"奴"则多用于妇女自称之词,为贱称.方言中称"奴"者众,至今仍在各方言区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