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贪污贿赂犯罪的根本特征是犯罪行为的实施依附于权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贪污贿赂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影响社会公共权力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遏制贪污贿赂犯罪必须客观地、系统地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因,特别是应将贪污贿赂犯罪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透视贪污贿赂犯罪现象,探求遏制贪污贿赂犯罪的对策,建立一套广泛的防范和治理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风险社会理论对于我国的刑事立法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如何遏制食品安全犯罪的问题上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实践。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世界以及中国是否已经全面进入风险社会仍然有待理论上的充分论证,且从我国所发生食品安全犯罪的现实状况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并非属于"不确定的风险"类型,以风险刑法理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条款进行规范设计偏离了现实。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与信息犯罪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现代化就没有信息犯罪,信息犯罪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犯罪大量增多是由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技术原因、法制原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对策,才能控制信息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贪污贿赂犯罪的根本特征是犯罪行为的实施依附于权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贪污贿赂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影响社会公共权力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遏制贪污贿赂犯罪必须客观地、系统地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因,特别是应将贪污贿赂犯罪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透视贪污贿赂犯罪现象,探索遏制贪污贿赂犯罪的对策,建立一套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一个被称之为犯罪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侵害具有现实性,因此根据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同构性原理,则可推知犯罪原因也必然具有现实性特征.犯罪原因的这一特征,无论是把犯罪当作一种个体行为来考察,还是把它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也同样能获得很好的说明.认识和把握犯罪原因现实性特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弥补了关于犯罪原因理论研究中的缺失,有助于人们更完整地把握犯罪原因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犯罪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在寻求防治犯罪对策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能准确地选择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和消除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影响犯罪数量高低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而仅仅研究经济发展与其的关系,那么经济发展促进犯罪数量的增长.其原因有经济发展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外因;经济发展带来城市化,导致人口流动性增大,邻里关系淡漠,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动因;经济越发展,犯罪获利额就越大,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诱因;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内因;经济发展导致法定犯数量的增加,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法因.如果考虑到影响犯罪数量高低的其它因素,那么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不一定是犯罪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增多,采取严厉刑罚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已经在我国部分省市开始实施,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社区矫正体系,这也导致矫正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并找出相应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脱离犯罪氛围,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司法系统在同犯罪行为斗争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公众安全感增强。然而近年来犯罪率仍有上升,1987年我国犯罪率又比1986年增长4%。如何解释似乎是矛盾的事实?这绝不能被理解为犯罪“越打越多”,假定没有这场斗争,犯罪必定更为猖獗。有一种观点认为,犯罪仍然有所上升是由于刑罚分量还不够。对这种有一定代表性的看法,需要认真分析。这种看法虽然出于想要在短期内就遏止住犯罪增长的良好愿望,但是它实质上反映了夸大刑罚作用的不现实的刑法思想:刑罚量同犯罪率必成反此,只要加重刑罚,就能减少犯罪,犯罪不降,刑罚则升。如果常此以往,就社会长远利益计,不可能出现良性循环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来年,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度上升,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个人的原因。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道德、伦理、家庭、社会诸多方面。我们拟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入手,谈几点治理对策。一、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一)不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是形成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因素司法实践表明,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的生理机制还未成熟,思维方式还不完善,心理状态还未定型,道德准则处于模糊状态。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犯罪问题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犯罪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犯罪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而对于老年人犯罪,社会防御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家庭人员也要多关爱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还要多组织老年人的社会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对于已经犯罪的老年人,我国对其的刑罚处罚没有特别规定.比较国外和我国古代的立法,对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处罚大多规定了从宽,我国的刑罚执行应该采取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政策.  相似文献   

11.
群体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类犯罪牵涉面广、腐蚀性强、危害性大,严重地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治安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最近几年,群体犯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专门的研究,还没有真正的起步,科学的、系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群体犯罪心理的理论尚待充实和发展。本文拟就群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心理特征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79页)这段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犯罪的阶级本质。犯罪和法律一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青少年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青少年犯罪中比重日益加大的社会现实,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而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个大的方面挖掘出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犯罪原因,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现象的重要部分,剖析主要从案件透出的女性犯罪特征和女性犯罪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原因入手,挖掘女性犯罪趋势增长的潜在危害性,并根据此来制定相应的打击、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更好地达到减少和逐渐消灭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青少年犯罪趋势的上升,如何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公认的难题。文章科学地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相关举措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其自身的努力的角度,切实有效地加以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根治。  相似文献   

16.
社会机制的不健全影响和滋生犯罪的发生。改革开放使我国产生了发展上的飞跃 ,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伴随而来的发展中的社会机制产生犯罪的问题和隐患。要想谋求更协调高速的发展 ,就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犯罪是一个综合性的病症 ,因此 ,我国对犯罪采取的对策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对理念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即“伦理理念的现实”。黑格尔把国家自身看成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由家庭、市民社会而后形成为国家。在其国家理论中,黑格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黑格尔在社会历史的解释方面,虽然有某些卓越的“暗示”,但并没有充分地发挥,故也就未能说明社会历史和各种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象,原因在于他以绝对精神和逻辑观念为不变原则来说明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嫉妒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蒋艳菊嫉妒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潜伏于人的心理深层之中的具有消极意义的心理因素。是某些人产生犯罪意识冲动,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潜在心理原因。对它的认识将增进我们对人的心理实质...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互动的。其中,道德失范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手段必须重构社会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犯罪原因中,恶性犯罪的升降与社会机制骤发性缺陷和失序密切相关。与社会教育机制失当、主流文化缺位密切相关。并引发"弱"转"恶"、转"黑"犯罪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恶性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寻找预防和遏制恶性犯罪的良策。还社会一个安宁、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