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人时刊》2005,(9):73-73
6至7月份,先后有3批“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在江苏举办。分别为新加坡《联合早报》社学生记者“相约江苏寻根之旅夏令营”、“华商子弟看江苏夏令营”、“香港苏浙同乡会属校师生寻根之旅夏令营”。营员主要来自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此项活动是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江苏省侨务办公室承办的。  相似文献   

2.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现代主义史诗《诗章》中的"荒原"意象与贯穿始终的"救赎"意识,得出诗中的"荒原"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被人类破坏的自然,也是人类心灵的荒芜。诗中的"救赎"不再是依靠万能的上帝,而是遥远中国的孔孟之道中仁孝治国或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思想,它们或许是拯救当代人走出绝境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乡村诗歌.现代主义文明下儿童成长、夫妻关系和邻里关系间的冷漠、孤独和疏远展现了人类的精神荒原;而自然则成为化解心之藩篱,重建人类心灵家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借用音乐中的曲式分析这种独特方法去分析 T.S.艾略特的《荒原》,可以看到这首长诗貌似杂乱实则清晰的发展脉络 ,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 ,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精神的幻灭 ,更可以看到这首长诗的旨意所在——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荒原意象是美国文学的母题之一,既象征自由,也象征险恶,具有二元性;而T.S.艾略特的《荒原》描绘的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的灾难和精神创伤,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精神生活的枯竭和一代人的幻灭感。通过两种荒原意象的比照,昭示了美国文学传统荒原意象的异化和战后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7.
赵萝蕤先生曾经说,直译法是她从事文学翻译的唯一方法,其理论根据是形式与内容相互统一的原则。虽然内容最终决定形式,但是形式也是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萝蕤先生认为,在翻译严肃的文学作品时,译者首先必须深刻全面地研究作家及其作品,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认识、感情力度、创作目的和特点;其次,必须具备两种语言的较高水平,才能较好地体现作者风格和表达作品内容;第三,必须谦虚谨慎,忘我地向原作学习。通过赵萝蕤先生1936年《荒原》译本手稿与国内出版的几个《荒原》译本之间的比较与分析,本文探讨赵萝蕤先生坚持用直译法翻译严肃的文学作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开始,韩少功扮演了一位"寻根"者的角色,其独具特色的文本给中国当代文坛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寻根"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理念,是韩少功文本创作的内驱力,在不同时段形成不同的创作景观,而文化、人性和乡村(自然)命题是其"寻根"永恒的追求,它们在"寻根"过程中呈现共时性,共同构建了韩少功及其文本创作的经久魅力。  相似文献   

9.
吴新锋 《南都学坛》2012,32(1):77-81
流浪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永恒的生存方式。艾青在新疆的16年是一种"模式化的朝圣之旅",和其他新疆流寓作家(朝圣者)一样,他经历着"模式化的思想改造",干着"模式化的革命工作",过着"模式化的革命生活"。艾青在新疆的思想上"模式化之旅",既是党和人民对其思想改造的过程,又是时代对艾青思想熔铸、锻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艾青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是"右派们"所共同经历的,像众多右派一样,艾青在这样一个"模式化的旅行"中,试图通过对文学真与美的追寻、人格自由的挣扎来再次吹响"芦笛"。艾青的"朝圣之旅",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朝圣之旅,更是所有新疆流寓作家,甚至那一代人的朝圣之旅,这对我们思考那些和艾青有着一样"模式化旅行"的同路人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荒原>和<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荒原文学的划时代代表作.两部作品中"荒原"社会意识的展现、死亡和复活的主题、神话和典故旁征博引的表现手法、水意象的应用等都突出展现了"荒原文学"的意蕴和特色,从<我弥留之际>对<荒原>的呼应和共鸣之处体会,更能领略美国荒原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以2016、2019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州营和广东营为例,采用文本分析、问卷与访谈法来分析华裔新生代参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意愿与能力。研究发现:凭借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旅游路线规划,夏令营增进了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及其对中国的亲近感,该群体在结营返国后也会运用社交媒体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然而,他们对中华文化认同还处于浅层状态,夏令营短暂的学习时间与有限的人际接触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该群体既有的中国认识。据此,侨务部门应立足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多元结构来办营,并通过增设志愿服务环节和随拍摄影比赛,及善用新媒体等方式来提升该侨务公共外交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被冠以欧美现代诗歌里程碑的《荒原》,在michel·福柯话语理论的导读下,即在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显然具有某种特殊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本文拟在多学科渗透作用和现代哲学的启示下,对西方后期象征主义最重要的诗人T·S·艾略特独创的这一宏大精深的意义载体,从诗艺、结构、形象解析到认识缺憾,进行再阐释,以期对其思想底蕴有所掘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奔涌而至,东西方文化的接触愈来愈频繁。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出现了一波波的中国热,而国内则出现了研究西方文化的热潮。最近,江西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高春常教授的《世界的祛魅:西方宗教精神》(2009年)一书。该书站在西方宗教精神的高度,致力于挖掘欧美宗教演变的内涵,为深化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T.S.艾略特被公认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但他的代表作《荒原》中将生死边界消融、宗教理想融合的观点体现了后现代所弘扬的多元统一的理念。而缺乏中心情节的断片式呈现,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复制拼贴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7.
亚历克斯·哈里的《根》与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在探索黑人历史,寻找黑人文化之根与自我,控诉白人对于黑人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两部小说的分析,显示出美国黑人只有不忘记自己的非洲之根,不忘记黑奴制度下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不忘记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作品通过对一个父亲——沉默诗人精神上荒原感的层层刻画,揭示了当代部分以色列人内心深处所存在的与建国初期迥然不同的一种心态——焦虑、困惑、茫然、沮丧、遁世的消沉心态。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荒原形象及其荒原意识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内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1984-1987年出现的几部经典寻根小说文本的分析,在阿城、韩少功、王安忆、莫言等人的创作中寻求寻根风景的特质,并将寻根文学还原到80年代思想史的谱系上进行考察,发现这些"根"的意象作为历史的譬喻装置与隐喻性的扩张而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托·斯·艾略特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几乎是共生关系,将《荒原》研究与他的文学理论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发现这位天才作家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话语蕴涵与文学魅力。《荒原》是个互文性的文本,在这一文本中,艾略特以重复的手法一方面激活了由《圣经》所开创、约翰·弥尔顿所继承的"沉沦与拯救"模式,弘扬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的引用、改写和戏拟在续接传统的同时,又彰显了文本差异,从而使《荒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