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逆力最初是指个体(或组织)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逆境的能力。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抗逆力理论由于主张对弱势群体资源或者优势的关注,实现了研究范式从问题取向到优势取向的转型,成为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新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范式。抗逆力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都实现了转向。学界对抗逆力理论形成了两种批评意见:全盘否定和批判性审视。抗逆力理论未来发展方向是多元的、跨学科的整合性干预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欢  陈月 《社会工作》2021,(5):28-41
职业初期的经历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但已有研究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初期,尤其是其抗逆力机制涉及较少.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1名从事社会工作职业3年以内的社会工作者,研究分析其在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后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抗逆力的整体和过程性作用情况,以及其中的相互作用,探索社会工作者在这一时期的抗逆力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发挥职业初期社会工作者自身抗逆力以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具体来看,个体中的风险性因素包括专业能力欠缺、影响工作顺利开展的个人特质;环境中的风险性因素包括一系列的职业困境和挑战,这些困境和挑战打破了社会工作者原有平衡.而应对这些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个体内在保护因素包括认同感、目标感、乐观感、主动性和反思能力等,来自环境的支持包括朋辈群体、家庭、老师、机构、社会政策等方面.通过不同方式的应对,在社会工作者抗逆力作用机制下,实现对平衡的重构、恢复和丧失性重构.  相似文献   

3.
陈盈 《社会工作》2011,(16):52-54
文章通过对现有抗逆力重构模型的分析来探索青少年抗逆力重构的运作机制。在梳理Hunter、Kumpfer和Richardson三位学者对抗逆力重构运作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抗逆力重构运作机制进行了概括和过程提取,并结合实地研究简述青少年抗逆力重构运作机制的过程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中学生抗逆力调查问卷为工具对初、高中生的抗逆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抗逆力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小部分抗逆力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显示,构成抗逆力的内在保护性因子的诸要素中,青少年自尊和自主性、目标和意义感两个维度发展较好,而社会胜任力发展不理想,构成抗逆力外在保护性因子的诸要素中,同伴保护性质量相对较高,家庭、学校、社区保护性质量相对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在学生、家长、教师中广泛开展抗逆力学习,对抗逆力较弱青少年积极开办抗逆力相关小组,对抗逆力很低的青少年需要重构其个体精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抗逆力研究采用新范式定义和解读问题,把问题看作是抗逆力的一种形式,是生命功能的一种体现。基于此,我们提出把问题看做"抗逆力酶"来催化贫困生抗逆力养成的建构模式,并肯定其在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中的积极价值定位,提出抗逆力的养成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抗逆力研究采用新范式定义和解读问题,把问题看作是抗逆力的一种形式,是生命功能的一种体现。基于此,我们提出把问题看做"抗逆力酶"来催化贫困生抗逆力养成的建构模式,并肯定其在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中的积极价值定位,提出抗逆力的养成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贺信民 《唐都学刊》2012,28(4):52-55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而近世不振。"中文"作为高等教育一门传统学科、专业,应当部分地承担起振衰救弊的责任,而目前的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不尽人意。对此,既要注重现代,也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立足当下,也要着眼未来;既要学习和掌握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探索和思考;既要有学养,更要有德行;既要有专业素质,更要有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景雪 《社会工作》2009,(6):49-51
近年来,优势视角逐渐被认同与应用于社会工作中,四川地震的发生涌现出无数优秀教师,但是也不乏有缺失教师道德之流。教师心理抗逆力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工读学校教师是一特殊的教师群体,笔者希望以此为契机探索培养教师心理抗逆力问题。笔者有幸跟随席小华老师参与了两次针对北京市工读学校教师开展的心理抗逆素质的培训。教师心里抗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培养教师心理的效能感、乐观感、归属感三方面。本文仅从归属感这其中一个方面加以阐述,并尝试纪录对教师心理抗逆力培养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9.
齐芳 《社会工作》2013,(1):138-141,156
抗逆力是社会工作实践的一个重要视角,企业社会工作可以运用该视角为新生代青年工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新生代青年工人在抗逆力外在优势因素、内在优势因素和效能优势因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与外在资源缺乏连接,自我认同不高,面对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因而在适应城市生活和工厂生产等方面遇到一些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抗逆力的视角,开展宣传引导、个案管理、小组活动和主题活动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新生代青年工人对城市生活和工厂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员工关系和劳资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优势视角逐渐被认同与应用于社会工作中,四川地震的发生涌现出无数优秀教师,但是也不乏有缺失教师道德之流。教师心理抗逆力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工读学校教师是一特殊的教师群体,笔者希望以此为契机探索培养教师心理抗逆力问题。笔者有幸跟随席小华老师参与了两次针对北京市工读学校教师开展的心理抗逆素质的培训。教师心里抗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培养教师心理的效能感、乐观感、归属感三方面。本文仅从归属感这其中一个方面加以阐述,并尝试纪录对教师心理抗逆力培养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研究运用校园抗逆力理论,设计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开展六节抗逆力干预主题的小组活动,试图提升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并探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广州市白云区农民工子弟小学中的流动儿童被随机分配进入活动组和对照组,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参加了本活动.参加小组活动的流动儿童填写了基线问卷、后测以及4个月后的跟踪问卷,以测量参加活动儿童的抗逆力、社会排斥感、积极情绪水平、新冠恐惧水平以及消极情绪水平在活动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共有68名学生完成了活动以及所有测试(年龄8到11周岁,M=9.29,SD=0.79;干预组为29人,对照组为39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疫情下的抗逆力小组改善了活动组的抗逆力水平[组间主效应:F(1,66)=8.31,p=.01,η=0.11]、提升了积极情绪[组间主效应:F(1,66)=6.51,p=.01,η=0.09]、减少了社会排斥感[组间主效应:F(1,66)=4.04,p=.05,η=0.06]以及减少了新冠恐惧水平[组间主效应:F(1,66)=4.74,p=.03,η=0.07].活动组和对照组在消极情绪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活动干预效果可能受到疫情变化以及学校教学周期的影响.抗逆力提升小组工作是一种有效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园环境抗逆力干预活动对流动儿童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蚁族”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被视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本文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运用自编量表对“江蚁”的抗逆力水平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出结论:“江蚁”普遍面临着生存压力,其中三成缺乏必要的抗逆力;外在保护因素严重不足,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与自知力(自我认同度)偏低是影响抗逆力...  相似文献   

13.
罗爱武 《社科纵横》2010,25(9):118-120
案例与理论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全过程的一对矛盾,案例描述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理论表达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案例来教授理论、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分析和综合的内在联系是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可能的原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规律是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必要的依据;根据教学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说明"理论从何而来、怎样得来"的理论发现型,一种是为解释理论"什么用、怎么用"的理论运用型,两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思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失偶老人具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等主导性需求。提升抗逆力是满足失偶老人主导性需求的核心目标。以提升抗逆力为目标的社区工作必须科学运用社区发展、社区计划、社区照顾和社区行动四种老人社会工作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失偶老人的社区归属感,满足失偶老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扩大失偶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完善失偶老人的政策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褚宸舸 《唐都学刊》2006,22(4):130-134
当代学者对古代“灋”字含义的研究,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不断批判和继承,并且添加新诠释,进行新论证的过程。蔡枢衡提出了对《说文解字》的质疑,胡大展、武树臣、张永和先后给出了既不同于《说文解字》,也不同于蔡枢衡的新解读。当代学者在论证方法上的贡献是,一方面追求多种论证角度和多重证据,另一方面更加注意“小心求证瀌灋”。研究价值问题上的失语和“古今”语言沟通问题上的随意是研究的缺憾之处。针对前者,要重视对“灋”字的价值阐释,并对理论预设进行反思;针对后者,研究者要站在古今融合论的立场,对语言表述和研究方法保持一种反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孤残青少年抗逆力服务研究的现状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内涵出发,以孤残青少年服务的小组工作实务为例,介绍社会工作专业背景下的抗逆力提升服务的一些做法。从抗逆力的归属感、效能感和乐观感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提供相关服务,以适度性和可持续性为标杆分析了抗逆力提升小组的状况,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门科学中,以概括出结论为目标的"理论"和以作出决定为目标的"实践",已经在方法论、理论和规范上发展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型.例如,医学的实践已经远远不只是把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应用于健康问题;工程学也不仅仅限于在建筑问题上运用物理学原理;心理学中注重临床治疗的实践者所使用的范型也与那些注重理论研究的人们在实验时采用的范型有很多方面不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8.
石玉昌  钟以流 《社科纵横》2013,(11):165-169
近年来生命教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国的生命教育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学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生命教育的途径各有侧重,有的从宏观角度泛泛而论,有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的从全球化、比较和借鉴研究的角度、建立课程体系的角度、自杀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的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要注重寻求生命教育的共性,同时不能忽略差异化的存在,注重结合其他学科,运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定量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坚持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代发刊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和国内社会学界中,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社会学这门学问是资产阶级学者创立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仿佛没有什么关系,要研究社会学只有继承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传统。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是错误的,对我国社会学队伍的成长,工作的开展都是不利的。有必要提醒有志于社会学研究的同志注意,要充分重视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20.
陈俊星 《社科纵横》2009,24(3):8-9,12
对中国探索实行"大部制"的可行性做了分析和论证。认为我国实施"大部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主要体现在改革共识已经形成、国内已有初步探索、有可资借鉴的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