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迎生 《社会工作》2023,(6):9-12+98
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是传统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大社会工作的出现,既是因应传统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国际新近趋势,更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求扩展社会工作传统界限的历史使命。大社会工作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的转型将呈现以下趋势: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从弱势群体向全体人民转变;社会工作领域从党的(群众)工作局部向党的(群众)工作全局转变;社会工作功能从福利服务向福利服务与社会治理双重角色或复合角色转变;专业社会工作从外来学科向本土(化)学科转变。对“大社会工作”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转型趋势的探讨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蔡前 《社会工作》2009,(21):21-22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自2003年成立社会学系,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以来,广大师生刻苦努力、探索创新,学科不断向前发展。2007年,学校获得江西省第一个社会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2009年7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创建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的完整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到一条适合正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构建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美国、日本社会工作这一行业形成的背景、社会工作开展情况、多部门合作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适合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江苏工业学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借用“二元论”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实习的维护系统,认为社会工作在社区(机构)系统不完善,案主系统隐性化,社会工作在社会公共价值观系统缺位的时候,社会工作实习只有充分整合其培育系统的资源,采用课程(课堂)实习为主,社区(机构)实习为辅.从本专业出发,逐步辐射全校,再向校外推广的外卷化的发展形式,实现自我增权,才是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扩张之势席卷大陆的社会学界,尤见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向东方的蔓延和浸润。作为“社会工作名著译丛”之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发行的《残疾人社会工作》(Rothman,JC著,曾守锤、张坤等译)便是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东渐”的产物和见证。  相似文献   

6.
近日,编辑部将以创刊之初到最近的刊物整理出来。给人第一个感觉是,《社会工作》这20年太不容易了;第二个感觉是,中国社会工作这20年  相似文献   

7.
徐选国  戚玉 《社会工作》2014,(3):141-149
著名社会工作学者弗雷德·鲍威尔(Fred Powell)于2001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①,虽至今尚未有中文翻译版面世,但其思想和观点却在社会工作学术界有着持久的影响力。该书从后现代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诸多挑战和责难入手,提出“后现代社会:社会工作会终结吗?”的疑问,同时,作者综合了以往诸多学者的观点,建构了“历史-当代”的分析范式,以社会工作在历史和当代发展脉络下的特征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栏目获得《TheNewSocialWorker))杂志的授权,本刊将每期从该杂志摘取一到两篇关于国外一线社工实务、社会工作实习以及社会工作教育的前沿文章,并翻译刊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2011,(4):F0002-F0002
《社会工作》(半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263/D,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4828。从2011年开始,《社会工作》学术版扩版为96页。  相似文献   

10.
何龙韬 《社会工作》2023,(2):12-28+106-107
近年来,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概念和实践领域,在国内外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界引起了愈发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学理来源、工作内容和研究方法体系三个方面作了一个探索式的系统探讨。研究发现:(1)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在实践领域和价值导向上有重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和致力于消除健康不平等两个主要交叉点;(2)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领域边界和实务框架需要被厘清,基于此,笔者初步构建了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简易实务模型,展示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实践在早期、中期和后期的三个工作方法与三个预防层级的交叉关系;(3)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是尤其依赖科学证据的学科领域,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来获取循证依据对学科发展尤其重要,本文介绍了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兼顾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干预实施类研究方法三种方法论。笔者认为定性范式的研究方法可能是我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费梅苹教授曾对社会工作运作做过归纳,她认为社会工作运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良性循环的社会工作运作(如图1.1所示).一种是恶性循环的社会工作运作(如图1.2所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2011,(6):F0002-F0002
《社会工作》(半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263/D,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4828。从2011年开始,《社会工作》学术版扩版为96页。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直有两种声音和两种趋势,一种声音是社会很需要社会工作者,政府的社会工作推进力度也在加强;另一种声音则是社会大众(包括政府官员)对社会工作的困惑和不了解,以及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步履维艰。社会工作要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化是首先要达到一定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接2012年第3期)(六)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与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医务社会工作组织和国家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政策法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上到下,从自发性到制度创新,从无意识工作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总体上说,目前全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并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社会》2018,38(4):100-132
个人治疗与社会变革是社会工作的双重使命,但在实践中,社会工作沉溺于个人服务,社会变革被边缘化或抛弃。这种“去社会变革化”是由专业的内部因素(专业化)与外部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市场化与管理主义)、文化(个人主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专业化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市场化的营利主义、管理主义的效率至上、个人主义的“个人自由”与“个人责任”逻辑,都会将专业的焦点引向个人治疗,远离社会变革。于是,专业化盛行、意识形态保守、市场化与管理主义风靡、个人主义高涨的时期,如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80年代,便是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变革化”阶段。同时,专业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塑造的产物。社会工作“去社会变革化”的真正根源在于外部环境的型塑,其中个人主义文化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王学梦 《社会工作》2023,(3):73-84+107-108
建设运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是加快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关键性事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的组织定性和运行绩效如何,政学两届尚未对此清晰回应。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运用个案研究分析法,在对H市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田野调查中发现,运营模式无序、专业辨识度不高、组织性质不清是其当下面临的主要结构性张力。基于这些问题,文章尝试从社会工作服务站对科层设置、专业服务和社会建设的路径依赖分别予以剖析,并指出其实质是经济社会深度转型期基层社会组织在功能高度复合后,所引致的条块关系、政专关系和政社关系紊乱。沿循这一研究思路,本文认为可以从组织、专业和制度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功能性赋权,以消弭政社专三者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从而助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7.
程胜利 《社会工作》2008,(23):10-12
一、有关全球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争论 2004年,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全球标准(以下简称全球标准)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大会上被社会工作国际联盟(IFSW)和社会工作学院国际协会(IASSW)所采用,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状况和社会工作的后发性,全球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不同的学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前引社会工作中使用的许多方法来源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大其是角色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已相当普遍。个案社会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个案社工作着海伦·哈瑞思·帕尔曼(HelenHarrisPerlman)。她利用社全学和社今心理学描论中的角色理论有效地帮助案主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对个案社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它的主要原则在现代个案社会工作中得以广泛地延伸。虽然帕尔曼的问题解决模式借鉴了自我。L‘理学家艾立克森(Er上son)和怀特(White)问题解决模式的许多方法,她的问题解决模式具有一些认知心埋…  相似文献   

19.
在香港,社会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首先,从香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来看,其包括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等(吴亦民,2002:69)。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民政部在山西太原举办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专题研究班,民政部人事(社会工作)司还专门部署贯彻中央18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实工作。感慨万分,震悟大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