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养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当前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口选择的养老保障方式。受观念转变及制度设计不合理的影响,两种养老方式均产生了代际冲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出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代际冲突。要使农村老年人获得有效的养老保障,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代际冲突:一是大力弘扬儒家孝道文化,重塑家庭代际关系;二是完善制度设计,提高激励效应,改进新农保缴费补贴和基础养老金补贴,把家庭养老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联动在一起,促进家庭代际关系和谐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老年居民创造一个全面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2.
3.
4.
陈欣  黄露 《社会福利》2010,(6):34-35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新形势要求养老模式必须不断创新。互助式家庭养老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亲情和友情为纽带,家庭成员、亲戚或朋友在自愿的基础上,三、五家,七、八家结伴为邻而居,相互扶持帮助,自我管理,协商解决共同事务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虽然居家养老在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困境方面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所没有的优势,但如今也正经历着制约制度发展的"瓶颈"而陷入了困境。因此,应积极探讨完善居家养老的方法和对策,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成为一种真正适宜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学斌 《社会工作》2013,(3):93-99,107
本文首先分析了单位养老服务模式的历史背景及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度的变迁,接着分析了单位服务模式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资金来源和服务输送方面的特点,并阐述了这一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指出了这一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身心障碍的高龄人的数量急剧增长,而我国目前的成年人监护制度对逐渐丧失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如何加以监护,立法还是空白。因此,无论是出于对立法完善的考虑,还是出于对该群体的关怀,均应在将来民法典设计中充分重视对高龄人的保护,制定出包括因年龄增大而判断能力衰退的无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监护制度。首先,我国的成年人监护制度的设计要针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状况,纳入“维持生活正常化”和“对自我决定的尊重”的新的立法理念;其次,在保护被监护人利益的具体法规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在监护制度中扩大被监护成年人的对象范围,把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纳入到被监护人的范畴,并明确成年人监护的标准,细化监护的类型并确立监护监督人制度,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自200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目前老年人口已达559.99万,占全省总人口12.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至2009年底,江西省老年人口比2005年增加128万人,增长了  相似文献   

9.
从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化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甘肃省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指出甘肃省需要在构建公共服务支持平台、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拓宽养老服务资金来源等方面着手发力,以期实现在坚持问题导向下补齐短板,在满足需求导向下实现供需匹配均衡。  相似文献   

10.
刘冰  刘玲辉 《学术交流》2020,(11):134-14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保)个人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需求紧密相关。在构建城乡居保个人养老年金精算模型和个人养老需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发[2014]8号文件规定的个人缴费标准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个人缴费标准设置不合理。若按最低缴费标准参保缴费,个人养老年金无法满足个人养老的生存需求的下限;若按最高缴费标准参保缴费,个人养老年金则无法满足个人养老的生活需求的下限;且个人养老年金与个人养老需求值之间的差距逐年增大。通过对个人缴费标准的合理区间进行测算后发现,个人缴费标准的合理区间值与个人账户收益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呈负相关关系。对此,应改革城乡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制为个人缴费区间制;拓宽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适当延长个人累计缴费的最低年限,并引导和鼓励个人早缴费、长缴费。  相似文献   

11.
社区照顾作为一种理念,最先由英国提出。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有需要的社区成员,而对长者的照顾最能体现社区照顾的特点与优势。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是通过各种社区资源的调动使居家养老的长者能够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独立的生活,又获得必要的照顾。这种方式对于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的床位不足的困境,应该是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郭珉媛 《社会工作》2011,(15):30-3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快速增长的老龄人群,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发展战略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着力加强老年工作,积极探索养老工作的新途径,在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6年CGSS数据从老人的角度出发研究老人的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之间的关系,同时来验证谢桂华利用同样的数据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对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子女赡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上的影响基本与谢桂华的研究一致,但是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精神慰藉的影响不同。本文中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精神慰藉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本文认为女儿在养老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过儿子,这也与谢桂华的研究有所不同。而在子女数量对于老人养老资源获取的影响上验证了谢桂华的研究,即子女数量对于老人养老资源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可见,从老人的角度出发所得出的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的结论与从子女角度出发的分析结论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中国养老模式逐渐由以家庭为核的橄榄型结构向以社区养老为核的橄榄型结构变迁。社区养老将家庭范畴由传统家庭扩展到社区大家庭,将家庭养老的情感依赖与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融入社区养老平台。 S街道老年人需求分布呈现出:基本生理需求>精神需求>社会服务需求的序列。社区养老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政府供给错位、市场购买的实践梗阻、社会团体的供给失灵。在信息时代,“数字化社区网格养老”利用成熟的城市网格管理系统,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政府统筹下精准投入多元养老资源,借助于互联网+社区+养老的信息化方式,实现养老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与无缝隙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刁莉  王玮楠 《学术交流》2012,(5):123-126
在独联体国家中,爱沙尼亚的养老体制改革经过两次重要的调整,基本建立了符合社会实际的养老保险模式。尤其是第二次改革中第二支柱的个人储蓄账户的提出,以及改革过程实施的连续性,保障了其养老体改革的彻底性。在爱沙尼亚,第二支柱延伸了强制体系并公开要求加入者为养老金支付更高的价格。通过加入成员的各个不同年龄层的广泛覆盖,使其成为养老体系的政治稳定器。加上爱沙尼亚较好的财政基础,养老体系的改革为国家的整体改革创造了宽松的养老环境。这种养老体系改革模式对我国养老基金体系的改革的启示在于:提高政府效率;完善投资环境,实现增值保值;构建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14〕39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精神,现就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省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强化城乡各类困难老年人托底像障工作;充分发挥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房莉杰 《社会工作》2012,(3):16-18,43
老龄化对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是巨大的挑战,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无不把"控制医疗费用"作为卫生改革的核心。从国际经验,尤其是日本的经验看,影响健康服务体系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不是老龄化本身,而是采取了何种应对措施。日本的经验说明,尽管成本控制和改善服务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存在冲突,但是对预防保健和长期照护服务的投入可以有效减少对昂贵且不适用的住院服务的利用,在更好地满足了社会成员健康需求的同时,反而使卫生费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对我国的启示是,一方面要将预防保健提高到战略位置进行重新规划,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起全国性的长期照护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大家庭是家庭养老的基石,可是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发生了裂变:传统家庭结构分化,家庭规模趋向小型,联合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占主体。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尤其在承载了中国约75%的老年人口的农村,如何有效缓解由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带来的冲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服务管理人才现状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2亿,占15.5%。2015年,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17%,人口总量达到2.48亿。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增长20%,老年人口数达到约5亿左右(见图1)。老龄化速度之快、基数之大、高龄人口之多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