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视阈,各翻译学派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或缺失或片面。即便有翻译学派凸显译者主体性研究,仍囿于“离身”视角。译者主体的具身观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依据,使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内涵和本质得以体现与细化。译者作为具身主体,在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耦合中生成翻译认知并进行翻译实践;生成性使译者形成独特的生命姿态,译者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翻译也由此呈现不确定性、关系性、偶然性和差异性;“技术”对翻译的介入使译者的“身体”技能得到延展,译者具身实践的方式更多样,译者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丰富传统意义上的译者角色。  相似文献   

2.
教师学习方式是教师获取外界信息、促进自我反思、实现自主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的总和。在制度化教育中,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长期影响下,传统教师学习方式体现为离身学习方式。随着哲学和心理学的具身转向、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和数字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学习方式表现为具身学习方式。教师学习方式从离身到具身的现代转型,不仅是具体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更是教师观、知识观、学习观与时空观的变革;不仅对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且为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具身认知因过于强调认知对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依赖,致使其饱受质疑且发展受阻。具身认知的发展关键在于在认知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的明确以及认知范围的界定。为此,本文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指出具身认知观点存在的机械还原论倾向,并依据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分析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具有自组织性的认知系统中所占的地位,还进一步地从哲学角度辨析了二者的不可分关系。本文主张具身认知的发展应着眼于其认知内容、范围的具体化、明确化,并且关注具身认知与非具身性认知的联合关系;在认知任务实验中应区分具身认知和非具身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具身性观念,挑战了以"计算-表征"为特征的经典认知观,将人类认知视为主体熟练应对具体境遇的具身能力。如果仅聚焦两种认知观在形式上的对抗,而不进行哲学史的梳理,就难以揭示具身性观念形成的思想运动轨迹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着眼于身体、心智与世界的关系,本文以梅洛-庞蒂的意向性概念以及米德的意义符号理论为中心,展现了现象学与实用主义传统中的具身性维度。两大哲学传统在具身性维度上合流,对认知科学中具身性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而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具身性观念颠覆了西方哲学史上根深蒂固的理智传统,并由此获得了哲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机器感知以经验主义的分离感知观和理智主义的工具感知观为基础,具有单模态性、符号表征性和离身性,机器表达具有缝隙性、间接性和被动性,由此造成人机交互不灵敏和延迟等流畅性问题。在身体现象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视角下,探讨以机器的通感感知作为人机交互的基本感知模式,将感知—表达一体性和感知多模态性作为机器通感感知的设计理念,将具身模拟的趋同性、抑制性和整体性作为机器通感感知的功能基础,由此,感知—表达一体性赋予机器具身智能,感知的多模态性赋予机器具身感知,人机交互模拟促使机器生成自主意识。具身性和自主意识性的机器通感感知设计,将有助于促进人机顺畅交互,加速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6.
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的认知具身化概念旨在强调身体、动作、情境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了认知领域具身性的研究。语言、情绪等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具身性日益受到重视。身体、情境在情绪体验理解中的重要性是情绪具身观的核心内容。通过回顾当前对于具身情绪的认识与研究进展,阐释具身情绪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对具身情绪可能的研究前景与研究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德雷福斯从技术现象学视角对技术媒体的迭代发展进行了哲学反思,形成了面向未来智能技术的媒体理论,这使他成为人工智能、互联网、认知科学和现象学等领域最具经典性的学者之一.在德雷福斯看来,如果脱离了身体的在世存在,人们将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然而,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正在使人逐渐遗忘身体的重要性,消解人们对具身智能、情感互动、身体技能、信责伦理及聚焦性公共生活的正确认知和热情.一旦人们痴迷于离身认知、远程具现和虚拟交流的幻想,不仅无法在智能技术的开发方面获得成功,而且还会由于现实与生活的虚无化而导致孤独、抑郁甚至自杀.因此,他认为在技术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应该平衡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恢复面对面的交流、重视技能学习并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等"聚焦性"身体实践,使万物由此而重新闪耀,使生活充满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老子以气构生的有机身体观及身物关系格局中,甄别形躯之身与精神之身并非是老子论身的关键;在目、心、志与腹、骨、气的对照关系中,老子有着对身体主体构成及其价值指向的贞认。以"无身"为身,勘破现实之身在形塑过程中的失真状态,消解形塑现实之身的价值属性,以回复身体之自然原初状态为终极诉求,建构老子理想之身;以"无身"为身所实现的消解与构建揭示出老子身体观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9.
认知科学中心智具身性主题的核心内涵有三个:认知是具身的活动,身体塑造认知,用身体思考。前两个内涵旨在探讨心智的身体经验起源以及与动物心智的连续性,但如果在所有水平上都强调心智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则有失偏颇。实际上,具身认知进路仍然需要说明人类心智在哪些方面区别于动物心智,人类心智是如何在身体经验的感知运动水平上逐渐发展出一些高级的形态,那些高级形态是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离身的。用身体思考与延展认知概念虽然意欲弥补具身认知进路在高层次认知能力解释力上的不足,却混淆了认知与认知媒介、认知与认知发生背景的区别。因此,心智具身性的合理且有意义的出路或许应该是,在进化的视角中探索心智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幼儿德育认知是“离身”的,表现为忽视身体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重建幼儿德育理论使幼儿德育认知具有具身性,幼儿德育知识具有情境性,幼儿德育行为具有生成性。由家长、教师、幼儿园与社区构成的合作性支持系统通过个性化问题的制定与指导,跨园协作与全方位合力设计学习空间等路径使幼儿德育工作优化并高效。  相似文献   

11.
技术伴随着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当下,由媒介相关技术支撑的媒介融合已进入下半场,推动"离身传播"向"具身传播"转换。作为一种向"具身传播"回归的阅读模式,沉浸式阅读在"心流""具身""内爆"等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结合技术和阅读元素,整合认知和体验的关系,并基于此成型了自身概念;其价值则具体体现在"人机合一""主我客我交往""虚拟与现实交换"等方面;而沉浸式阅读必须同时"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完善技术支持""构建内容框架",才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2.
以具身认知理论来指导英语叙事教学,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与独立性,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或持续性学习的能力。打破传统的离身性、静观性、客体化的英语教学方法,实现由离身向具身、由静观向交互以及由客体向主体的回归,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或手段的变化,也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因此,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下进行英语叙事教学将会成为今后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及英语教学革新的一个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文字的“音”与“形”是观念的“现象”存在。文字的音一形二重现象给文字记录观念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汉字从“形”出发,兼及字“音”,包蕴“意象”,以“相类性”为原则,形成超越具象的汉字“字象”系统;汉字“字象”具有虚拟隐喻的“象性”、具身性和透明性。西文字则弃“形”择“音”,以“任意性”为原则,形成了能指/所指关系的符号“声象”系统;西文字“声象”具有语境诠释的“像性”、离身性和遮蔽性。文字是“构成性的语言”,左右着组织信息和概念表征的方式。现象学的观念开启了重新观察文字的视角,启发通过文字形态的独立考察比较中西文论差异的可能性,探索文字所蕴含的思维力量,观照中西审美思维的源发性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健康码、行程卡及场所码等数字化防疫技术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产物,深化了科技与人的联系,使得技术具身化愈发现实,“技术身体”与“文化身体”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技术的形变效果在推进防疫精准化的同时,也造就了数字鸿沟中的治理困境。对于技术的离身把握或将发觉技术整体主义所导向的虚无,反思数字技术可能将人持存化的可怖前景。密切关注技术与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对于数字技术进行审慎使用,推进技术具身的积极发展,是推动技术赋能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新客观主义及其社会性知识观这一新的科学观为切入点,将包括科学传播在内的科学活动视为一种社会认识过程,重构面向异质性科学传播实践的理论基础,将科学传播的内容看作可认识与可运用的社会性的知识,从社会认识论和社会性知识的维度剖析客观性内涵与生成机制,进而在新客观主义的视野中展开科学传播的中层模型研究、科学传播的反观性研究和科学传播的元策略研究,使科学传播的理论得以建立在可能融贯社会价值与认知价值、兼具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广义客观性之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对身体所处环境污染的具身认知、媒体使用与公众参与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我们在CGSS2021数据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现象学具身认知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框架,把身体在场、身体健康感知、新媒体使用等作为自变量,把污染明证性、气候风险感知、生态伦理等作为中介变量,把气候共识、环保政策认知与环保政策支持作为因变量,考察我国居民的具身认知、媒体使用对环保政策支持影响的双重路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具身认知各变量、新媒体使用通过污染明证性正向影响环保政策支持;新媒体使用与气候风险感知、生态伦理等变量正向影响公众参与各变量。  相似文献   

17.
具身认知是近年来新兴起的认知理论的研究范式。从具身视角出发,能够弥补幼儿劳动教育现实样态的困境。在具身 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存在扬心抑身的割裂化劳动教育信念、祛情境性与整合性的浅表化劳动教育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的功利 化劳动评价体系等弊端。文章从劳动教育信念、劳动教育情境、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构建解蔽路径。在 幼儿劳动教育具身化实践案例的推广方面,提出确立多元活动主题、创设多维度的互动活动情境、整合多种类型的具身活动内 容、形成“学”、“做”、“评”相结合的核心活动流程,真正实现劳动教育从“离身”向“具身”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身体美学脱胎于实用主义,而实践美学则主要源自马克思主义.从理论渊源看,二者存在一些差别与对立,但不可忽视其内在学理上的相近和相通.具体而言,身体美学由实用主义哲人舒斯特曼首创,它既充分彰显了身体理论的实用维度,又兼顾了身体审美的实践潜能.身体美学对实践的重视,与实践美学殊途同归.基于此,身体美学进入中国后,迅速与本土的实践美学形成了碰撞融合:一则,身体美学将审美实践的主体从抽象的"人"引向了具体的"身体",指出实践是身体的实践、身体是实践中的身体,对实践美学形成了"具身化"的补充;二则,身体美学将审美活动中的"身-心"因素一并统合到"身体"之中,为实践美学克服"主-客"二元论提供了整体论思路.通过对舒氏身体美学的西学东渐线索加以细致整理,有望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实用美学的对话机制,为异质资源的整合方案提供参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元宇宙生态的逐渐成熟为跨媒介叙事的感知维度研究提供了可能。这表现在:跨媒介叙事不只呼唤意识沉浸,同时还是以唤醒全感知为目标的身体活动;跨媒介叙事对身体全感官的召唤先后经历了“诠释学情境”和“具身沉浸”两个阶段,后者主要得益于元宇宙技术的成熟;在跨媒介叙事中强调身体感知的重塑,并不意味着对本就存在的意识活动的否定,而是提醒我们要明晰跨媒介叙事的审美意义也与身体的具身感知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具身认知理论和劳动教育都重视身体和环境在人的认知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劳动教育实现了认知、身体与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本质是满足学生“身体的需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阶段,简单的体力劳动已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复杂、抽象的脑力劳动在学生劳动生活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传统认知心理学主导下的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忽视学生身体劳动,教育途径缺乏专业性,评价制度陈旧和劳动教育被虚化、软化、边缘化等问题,而具身认知理论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高校劳动教育应回归大学生“身体主体”本位,调适劳动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身体的基础作用,通过不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提供适宜的劳动环境、改进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