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鲁迅内心,"示众"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痛苦意象。"看"和"被看"的二元对立和"被围观"的深层意象内蕴着鲁迅最痛苦的人生记忆和体验,这也正是《示众》的创作原点。而"幻灯事件"作为一次直接的刺激,是其直接的创造动因。随着对"示众"这一场景的不断表现,鲁迅内心郁结的痛苦的冲突使鲁迅对"示众"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表现,从而使《示众》这篇独特的小说具有了高度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通过主人公伊芙琳在人生抉择时的犹豫 ,揭示了人在“选择”这样一个生存命题面前的彷徨和焦虑。小说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追问 ,在形而上层面回应了“是还是不是 ,这是个问题”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面纱》具有与传统历险小说的几分"形似""神似""神离"。"形似"表现在《面纱》承继了传统历险小说一贯的"荒岛囚禁"和"异国情调"之空间特质。同时,在"叙事图式"和"他者书写"等方面也与传统历险小说如出一辙,体现出它"神似"历险小说的一面。然而,《面纱》主人公独特的"别样历险"和焦虑的"男性气质"又使其与传统历险者"貌合神离",表现出它对传统历险小说的"神离"。《面纱》与历险小说的"形似""神似""神离"又使它成了通俗小说和文学经典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顾长卫的《孔雀》《立春》和《最爱》虽然以时间线性脉络展开,却都包含了紧张的空间焦虑,这其中自然打上了特定时代背景的烙印,但更多指向一种泛人类的生存焦虑。对此处的拒绝和对别处的向往、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抗衡构成了尖锐的二元对立,空间的挤压转向时间的救赎,时空不仅是人物的存在维度,而且已具有生命哲学的隐喻性。三部电影的整体基调都是隐而不发,表面平静的叙述与内里的暗流涌动形成巨大张力,凸显生命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的躁动不安。顾长卫的焦虑指向个体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坚守、消失和缅怀,这也是现代性场域中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5.
相亲,是现代都市大龄女性要面临的共同问题。李天田的"非虚构"小说《相亲记》,以轻松、幽默的独特笔触来透视当代女性最为关注的沉重话题,深入剖析当代女性的婚姻价值观以及这些女性面临的伦理尴尬和生存焦虑,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在欧洲一体化的语境中,"身份认同"已然成为德语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获得2010年德国图书奖的移民小说《鸽子飞去》便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主题。小说着重描述了主人公对自己边缘生存的焦虑和身份认同的困惑。在瑞士主流文化面前,作为移居的少数族裔因缺乏认同感使主人公感到愤懑;同时在南斯拉夫-匈牙利文化面前,主人公同样遭遇身份焦虑。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剖析了主人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追寻的思想历程,展示了欧洲一体化中当代欧洲移民的真实心态和混杂身份。  相似文献   

7.
《生死场》吸引我们的不是传统小说的故事,而在于它独特的情感表现形式。萧红正是将自己丰富的情感深抹在她细致描摹的景物上,进而构成了一种具象的有意味的审美意境,这就构成了一个美学意味盎然的独特的小说世界,并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长篇小说的范式。  相似文献   

8.
李锐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他的整个小说创作一直是围绕"从个人出发去追问普遍的人类困境"这一命题而展开,对于人生困境的无尽展示与言说的背后正包含着对于人生命运无常的追问。从李锐小说所展示的人类生存困境入手,重点考察了从《厚土》到《银城故事》这一时期的创作,梳理了李锐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困境,进而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命运危机。  相似文献   

9.
小说《高兴》以进城打工者的身份焦虑与超越问题为线索具体呈现了生活在时代、社会边缘的一个特殊阶层的不为主流媒体言说的真实的生存故事,表现了这个阶层的人们的生存境况、感受和愿望,并通过主人公的认同超越的尝试和努力,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们的生存智慧、人生境界的积极赞美和对他们悲戚处境的无奈反讽与警示。小说以艺术描写的方式无言地提出了一种“三农”主义文学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为了达成小说的艺术目的,作者对小说叙述的角度、线索和结构的安排颇具匠心,同时还通过两篇“后记”的设置,使全书形成3个文本和多种话语方式的独特互动,传达出更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小说的意义     
本文着重论述了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对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所产生的不同层面的功用和意义 :对作者而言 ,满足了启蒙、谋生、游戏、心灵倾诉、追求永恒的愿望 ,而这些又分别对应着受众接受教育、娱乐、审美超越等的阅读需求。从而使小说构成了一种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