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联大是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两朵奇葩之一,它应全民抗战的现实需要,踊跃宣扬抗战爱国思想,积极灌输、培养师生以军事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并组织师生积极投身于支持抗战的宣传、民众发动、军事技能培养、战时资源准备等方面的实际行动中去。同时,它在师生的学术研究与学养提高的领域迸发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热情,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它所体现出的完整的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当时国内高等教育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时期(以下简称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不仅认为抗战领导力量是执政党的理所担当;而且围绕着以"三民主义"为根本思想指导的抗战建国国策和根本任务,在党的建设、对外关系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处理、组训民众、战时计划经济体制等方面,对体现其抗战领导地位和发挥抗战领导作用方面也有着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华侨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积极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南亚华侨支援中国抗战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包括东南亚华侨所固有的爱国精神、东南亚华侨援助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大量华侨组织的建立和积极倡导、日本的政治经济野心对东南亚华侨的威胁、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东南亚华侨的宣传政策等。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沦陷区大量员生流徙内地,亟需抚辑。西康建省在即,需才孔急。教育部边疆教育司鉴于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的滞后,将难民垦殖与民族教育发展相结合,遂筹设国立西康学生营,以因应国家之需。学生营在学制、训育、教学及管理方面迥异于普通学校。虽存世仅三年余,但作为战时民族教育模式的宝贵探索,国立西康学生营在救济战时失业失学员生、促进边地民族教育、传播革命思想等方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开发与建设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进行大后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陈诚在恩施主持湖北省政府工作时,为满足战时军粮民食之需,对鄂西农业进行了综合开发,使战时湖北国统区的农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陈诚开发战时鄂西农业无疑对中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其开发农业的思想、政策和措施对今天鄂西及我国西部农业的开发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在这场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续绝、世界历史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东南亚华侨发扬了优良的爱国传统和反帝斗争传统,为支援祖国抗战,节衣缩食筹募捐款;组织救亡团体,扩大国际宣传;成立战时服务团体,回国参战。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为祖国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日本军队的铁蹄踏上东南亚之际,与东南亚各族人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华侨、又组织武装队伍,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反对日本法西斯力量结合,并肩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了显赫战功。  相似文献   

7.
黎烈文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版界一位较为活跃的编辑出版家.抗战期间,黎烈文在福建临时省会永安任改进出版社社长达七年之久,编辑发行了<改进>、<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现代青年>、<现代儿童>、<现代文艺>等6种期刊.这一时期黎烈文的期刊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编辑宗旨旗帜鲜明--宣传抗战、服务抗战;特色办刊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需求;积级组织和刊登名家稿件以提高刊物在全国的知名度;培植青年作者使刊物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牵动着全民族的神经,国内各党派、各方面人士都在思考如何应对日本的侵略,张君劢作为中国国家领袖,提出按全体性战争的要求从民族本身之精神力和物质力两大方面进行备战;政党休战,举国一致,开展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树立信心,坚持持久战;结束党治,实行宪政,以救危亡等抗日主张,体现了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对主流的国共抗战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均与华文报刊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五四至抗战时期,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伴随着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传媒的交流、两地人员的往来而跨界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在以中国南下文人为主体的东南亚华文报刊编辑的传播和倡导下,东南亚华文文艺界依托华文报刊这一重要的文学载体和传播媒介,使东南亚华文文学实现了从旧体文学向白话新文学的现代转型,并先后推动了东南亚新兴文学(革命文学)、南洋色彩文学和抗战救亡文学运动,促进了现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壮大,由此联结起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10.
抗战爆发后,内迁到重庆的广大艺术院校师生和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抗战主题宣传画,主要包括简易直白的木刻版画、幽默机智的漫画,这些作品以选题的战时性、艺术语言的战斗性和作品刊发传播的战地性展现出直观夸张的表现力、生动通俗的叙事性和对妇女儿童等全民抗战的感召力,成为揭示日军暴行、鼓舞民众团结抗战、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思想武器。通过战时重庆宣传画研究可直观地感受到战时的美术工作者等艺术界人士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深厚的民族大义,及其执着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37年国民政府迁渝后,重庆想象进入国家象征符号的表意系统。战时重庆形象的变迁,是城之变与书写语境、评判立场之变相互作用的结果。全面抗战初期的重庆是众多青年争相奔赴的城市,神圣国都形象投射着民族国家抗战的激情。抗战后期,人与城的矛盾激化,重庆不再是“我们的城”,而是变成了“愁城”“恶城”。抗战结束之后,回望中所形成的重庆印象走向分化,城市的主体性质在革命话语中悄然转换。重庆形象从“我城”到“他城”再到“我城”或“他城”,不仅涉及城的问题,也涉及权力主体和意识形态的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抗战期间流行的"战时新闻学"与战时新闻政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战时新闻学为战时新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学理依据;另一方面,战时新闻政策反过来又为战时新闻学提供了"法理"支持和政治导向。随着战争的进程,国内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对自由民主的诉求开始复苏,由战争初期的"服从统制"到积极进行反统制的斗争。这种阶段性流变的特点必然反映到新闻与文化传播活动中来。这一变化趋势,与整个大后方思想文化运动的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1938年至1942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以学者身份出任驻美大使,开展战时外交。与职业外交家不同,胡适凭借自己的人格、声望、信誉,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任上在全美各地向不同阶层的美国公众宣传抗战,发表大量演讲,且常从文化路径切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力图使美国公众同情、了解并最终支持中国抗战。研究胡适驻美任上抗战宣传,对于进一步认识胡适思想、理清国民政府战时中美关系和开展跨文化交流,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营文学,开启了中国现代军人形象的先声。从“旧军营”小说到新军人形象,战时军营文学的进程,不仅呈现出中国作家丰厚的战时民族、国家意识,而且“增加了文学反省民族性格的深度与厚度”,其中以军人形象来发现潜隐于战争后面的冷酷、荒谬、专制,更拓展了战时现实主义的深度。战争启蒙的题旨既延续也超越了五四思想启蒙。但让抗战文学来承担中国现代军人形象的启端,也留下了战争的集体话题多少淹灭了军人个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只是军事上的,更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开战.为抵制日本文化渗透,唤醒国人捍卫中华,国民党采取战时基本文化政策与措施,组织开展了抗日救国宣传.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团结和进步的原则,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阵地的作用,倡导全民族抗战,将全民族“动员起来,武装起来,组织起来”,投入到反击日本文化侵略的战斗中去.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面对落后的农业经济,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一系列战时农业改良政策,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农业改良。这不仅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而且保障了战时军需民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促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为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汝惠是孤岛时期"抗建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表现了孤岛知识分子关于爱情的纯美想象,无论是爱情内容还是爱情叙述,都赓续了五四校园文学的浪漫遗风;但其大多数的创作都以抗战为题材,充分展现了国家和人民在苦难中的坚韧抗敌精神,并从宗教生命观角度论证了民族战争的正义性。其战时创作体现了孤岛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也说明了"抗建文学"的抗战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从经济方面探讨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深层次原因.文章认为,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力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国统区也建立了战时经济体制,实行了战时经济政策,这一切都为抗战胜利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孩子剧团以"抗战救国和联合抗敌"等为主基调,编辑《孩子剧团从上海到武汉》《儿童副刊》《抗战儿童》等书籍报刊,不仅在沦陷区影响巨大,也有力促进了国统区儿童报刊书籍的发展,对当时全国儿童书刊的繁荣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五年间,孩子剧团制定的"集中精力,宣扬自我""抗战第一,团结至上""反对独裁,联合抗日"的编辑思想凸显战时倾向和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音乐对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价值,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表现尤为明显。用歌声激发全民族抗战意识成为那个时代音乐家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创作了数千首歌曲。以搜集整理的大量抗战主题歌曲文本为支撑,在战时语境下对其进行深度解析。研究表明,当时的音乐家们通过作品表达了时代的呼声,形塑了各族民众休戚与共、患难与共、生死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果敢勇毅、仁和厚德的精神品格,并借助长城、黄河、长江、泰山等特定象征物和中华民族代表性英雄人物,实现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化展现,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之意与外在之象深嵌于全体民众心中,深化了各民族各阶层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凝聚起激励国人抗战救亡、建设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