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分析选择适合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假设消费函数模型,以期揭示影响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西方国家有关消费函数的理论和模型,并对我国经济理论界有关消费函数的理论和模型作了综述,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最后对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刺激需求扩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对我国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响应,居民消费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惯性”特征;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对消费的短期冲击是正向的,居民消费对二者的中长期响应均为负;通货膨胀和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冲击持续为负,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各不相同,而居民消费对它们冲击的响应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消费自身的波动是我国居民消费变异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贸易条件、政府支出、经常帐户余额对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要高于其他因素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且该结论在排除了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数字经济的消费升级效应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这两种机制实现居民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根据1981—2003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消费模型,通过EVIEWS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人均GDP决定,且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GDP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若我国人均GDP增长1%,则人均居民消费约增加0.46%。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我国当年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文章最后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我国人均GDP的途径来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建议,并指出我国人均消费水平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但其增速逐年递减。应正确处理我国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受需求约束的制约,扩内需是重要的应对举措。文章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投资增长不是引起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对于居民消费和出口的变动相对敏感;(2)出口是投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和我国GDP的格兰杰原因,外需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虽具有一定时滞,但负面影响不小,而扩大投资仅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有效,扩大居民消费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适宜举措。最后本文根据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探讨政府消费性支出、国有资本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首先设定有效消费函数,再利用跨期优化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由此导出实证方程,然后利用全国30个省1992~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三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单位根,面板因果检验和面板协整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重新进行了经验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能源、GDP等都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Granger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的因,如果能源供应减少1%,经济增长将下降0.498%。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衰退,居民对经济预期谨慎的条件下,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改善对于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章以理性预期消费函数为基础,设定居民消费函数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滚动样本估计,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5年至2006年相关数据,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研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消费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几类基础统计检验功能的基础上,文章讨论并研究了这些检验方法用于诊断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偏误的机理及可行性,并进一步结合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过程,展示在模型构建过程中统计检验方法关于模型设定偏误诊断的作用与功能。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均显示,这些统计检验方法可以有效用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偏误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储德银  闫伟 《统计研究》2009,26(8):38-44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是理论界最近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理论诠释地方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以及模型建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07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而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本文最后针对地方政府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适应性预期消费模型的内生化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拉姆齐模型对适应性预期假说消费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原有外生函数模型内生化.通过风险回避系数等参数的测算,建立了内生化的适应性预期假说消费计量模型;并采用相应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状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进行了异方差检验和回归模型分析,最后得到了2004~2006年3年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依据回归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实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影响和决定国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是当前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引入虚拟变量,从税收政策视角建立消费函数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量化和深入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给出了政策界面。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EGARCH-M模型考察了居民收入、股市价格与经济风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从1999年至2007年初,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收入水平、股票价格水平与波动风险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中股票价格水平的上涨会促进消费,而股票价格渡动风险的增加会抑制消费,但此期间股票市场行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项圆心 《统计与决策》2023,(18):144-148
文章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ESMA),构建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金融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扩张消费总量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提质扩容是数字金融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把握数字金融发展机遇、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和推动消费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流通产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的3变量SVAR(2)模型。计量分析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消费、流通增加值和居民收入序列具有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流通冲击对消费的影响绝大部分是正向的,在长期比较稳定,这从侧面说明了流通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消费冲击对流通的影响也多呈现正向性,并且,消费冲击对流通的影响滞后于流通冲击对消费的影响,但总体看来,流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方差分解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变化的主要还是居民收入,流通发展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比较小,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大的影响效应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魏锋  曹中 《统计研究》2007,24(2):44-46
 摘  要: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消费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 1978~ 1997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预算数据检验了持久收入假说与随机行走假说。由于制度和经济的原因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并非完全符合发达经济的消费函数假说。分析认为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与财富显著增加 ,农村民间信用和转移支付 ,也为农民降低流动性约束提供了部分条件 ,进行跨时预算的条件逐步成熟。然而由于短缺经济的制度惯性等因素决定了农民很难获得官方的消费信贷支持 ,农民消费主要取决于其收入特别是持久收入 ,目前在过剩经济形势下更应该承认居民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纠正舆论以“人情风”、“建房热”等对农民理性消费的责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