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话语的潜义是“言内”的,即词语组合本身可能产生但尚未被采用的的意义,而诗歌的比兴寄托是“言外”的,主要受语言外因素(如物理、文化、心理等)的制约,所以不能看作是话语潜义。每一个有比兴寄托的诗歌文本都相当于修辞学中隐喻的喻体,本体是隐藏的与之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对象。由于同一个喻体可能指向很多本体,后人难以在众多的本体中确定作者的写作缘起,所以有些诗歌的解读常常会出现争议。  相似文献   

2.
"比兴"阐释模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亲和性的特点,为各种"误读"提供了解诗的方便.将<古诗十九首>视为"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的"政教比兴"是功利性的有效"误读",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占据整体文化语境主流地位的必然结果,<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地位也由此而成就."比兴"的政教化和意识形态化,不仅遮蔽了诗歌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而且造成了中国诗学的经学化倾向和经典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用典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兴寄"说中的"比兴"艺术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诗论中多有阐释.文章从"比兴"手法与用典修辞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兴寄"说对唐诗用典艺术手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白是古典诗歌比兴意象的集大成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全林 《中州学刊》2005,(5):211-213
李白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及陶渊明诗歌的比兴艺术,在自己的诗作中形成了三大比兴象征系统,即以动植物为意象的比兴象征系统,以山川景物为意象的比兴象征系统,以人物、事物为意象的比兴象征系统.其中,李白尤为突出的贡献,在于对高山大河、雨雪风霜、明月白云等自然景物比兴意象的开拓.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比兴意象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比兴别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兴历来受人重视。在我国历代的诗歌理论中,比兴始终被视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方法。前人关于比兴的论述极多,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整理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使含糊的概念得到澄清,使朦胧的感受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比兴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广泛的领域,需要很多人综合的、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以下两个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扼要分析古人有关比兴的几种代表性意见,探索引起比兴概念混乱的原因。二、略论比兴所取的形象具有的特殊性质。分析思维、语言和比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想起<圣经>里的一段话:"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在2000年之后,"90年代诗歌"作为一个诗歌史概念、写作现象甚至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时期已经在诸多的当代新诗史中得到叙述.  相似文献   

7.
段全林 《中州学刊》2007,(3):210-212
盛唐诗人李白,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及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汉魏六朝诗歌的比兴传统。在他的诗作中,各种比兴手法应有尽有:既有触物寄情类型,又有索物托情类型;既有局部性的比兴寄托类型,又有整体性的比兴寄托类型;既有以古比今、以仙比俗类型,又有以男女比主臣、以物比人类型。在李白的诗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呈现出多样性、完备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词体的短小篇幅与抒情特质让人们在对它诠释时不得不向文本外求助,从而形成"外文本".外文本的形成途径略有两种:其一为作者本人陈述,包括词题、词序以及其他讲明创作缘由、作品意义的书信、诗歌等;其二为他人叙述,这种外文本又可分为在场叙述与不在场叙述两种,大量的词本事即属于不在场他人叙述.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者在心里推导出一个作者形象即"隐合作者",此形象又通过对词文本的演绎被具象化为本事.在阅读中会有更多符合这一隐含作者形象的本事产生,并加入隐含作者形象的具象化编织中,影响读者阅读时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本事所逐渐勾勒出的作者形象代替了作者本身,使"作者"作为符号文本脱离真实主体,参与到二次叙述的"外文本"中发声.词文体在阐释过程中的"外文本"传统是"比兴寄托"形成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9.
中美学术界均主要视"天使岛诗歌"为华裔美国文学/历史的奠基文本,突出其独特的"华裔感性"对于构建美国华裔新身份的重要性,无意中忽略"天使岛诗歌"作为早期中国"新移民"创作,同时也是北美华文文学拓荒性文本。其史诗性在于诗歌的怨语愁言反映出近现代"家国同构"模式上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其文学性在于作为一个民间集体文本,其精品多以富于民族趣味的"比兴"及使事用典等传统手法呈现移民们丰富、鲜活的感性。而"非诗性"应放在近代"诗界革命"后旧体诗词自身转型的诗史维度中理解。  相似文献   

10.
汪云霞 《东岳论丛》2019,40(7):5-15
自闻一多《现代诗抄》之后,西南联大诗人俞铭传在汉语学界长期处于沉寂状态。而早在1940年代,他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被当作是"中国诗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和"最具希望的诗人"加以译介,其多首作品在英语世界流传。俞铭传得以在海外传播虽有各种内外因素,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诗歌写作的"世界性"。俞诗的"世界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跨界性;意象与典故的跨文化性;抒情方式的客观化与非个人性;叙述模式的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性。探讨俞铭传诗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这位现代诗人的文学史意义,也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叙述与叙事不同,这一不同相当于叙事诗歌与叙事性诗歌,后者中的叙事更倾向于叙述,呈现片段性、零散性、异质性、高度概括性等特征。90年代以来诗歌的重要变化在语言形态上就是抒情性语言让位于叙事性语言,形式标志是基本层次及以下范畴词语、陈述句式、对话结构等语言学特征。越是下位范畴的词语,所反映的现实也越具体,陈述句尤其是叙事陈述句的使用,能够使诗人疏离写作的对象,有一种客观理性的视角,这一"近"一"远"的语言特征,在叙事性诗歌中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其特质。对话结构则使诗歌语言保持更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T.S.艾略特认为,"非个人化"是诗歌艺术取得成功、达至完美境界的保证,因而在诗歌写作中极力加以实践.但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观点等"个人化"因素要想完全排除在诗歌之外又绝非易事,也绝不可能.所以,在艾略特的诗歌写作中,尤其是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比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词初无比兴之义,至苏轼始不自觉地引入词中。靖康之难后,比兴成为南宋词作中最普遍的表现手法。其中,辛弃疾有意识地将比兴手法引入词中,以抒写家国之思,使词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姜夔则使比兴手法的运用浑化无迹。于是,比兴遂成功地由诗的王国进入词的王国,并成为词王国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明代李梦阳的文学复古运动声势浩大、旷日持久,他的文学理论历来被批评为复古主义理论和形式主义理论.其实,李梦阳对文学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就是他始终强调诗歌的本体立场,坚持诗歌的本位特征.他的一系列理论主张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李梦阳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具体表现在:第一,强调"法式""格调""比兴"等诗歌形式特征对诗歌诗质的规定性;第二,重申诗歌的抒情功能和情、乐本位等本质属性对诗歌诗性的坚守与维护.  相似文献   

15.
当代诗歌叙述性思潮发生于一个特定的年代,那是一个现象还原和回到本身的年代。这里所谓"现象"、"本身",既指向事与物,也是生命和语言本身,由此便体现了一种语言、事物与生命同构一体的本体论诗学。如从诗歌叙述学的角度看,则可称作是叙述本体性诗学。从基本类型上说,诗歌叙述主要有喻(或寓)体性叙述和本体性叙述两种形态。第三代诗歌呈现为一种原发性的本体性叙述形态,于坚诗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无论从叙述者与体验视角的一体性,还是叙述时空与叙述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与鲜明的本体性叙述特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曹文轩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从叙事语言上,曹文轩在写作中多用颜色词,让故事更具画面感;多用比喻,让叙事更加生动易懂;多用诗化语言,让苦难和黑暗也具有朦胧的美感.在叙事空间上,曹文轩多用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同时竭力营造乡村的牧歌情调.在叙事结构上,灵活多变,用"来——去"的"开头——结尾"模式叙述主人公的故事,用穿插模式丰富配角鲜活的个性,用连锁式的结构贴近生活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学术话语的禁锢下,我们一直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矛盾,譬如面对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叙述问题。谈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便要以80年代的滥情写作作为反面教材,却无视80年代中后期诗歌实验的努力;谈90年代诗歌中“叙事性”的代表诗人,却对这些诗人80年代对诗歌叙事的发生学意义所作的准备做以一言以蔽之的概括,那么这一切只能使“汉语诗歌被耽搁在虚假的先锋面具和历史转型的门槛上,而公众对诗歌有限的感受力也将为所谓的‘误读’继续败坏”。在历史分野与写作界限的叙述圈套之中,“叙事性”问题有必要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里进行回溯式的思考,其意义不仅在于艾略特所谓“过去决定现在,现在也会修改过去”的批评功能的重现,同时亦是对先锋诗歌批评的“求真意识”的一次富有探索意味的秉承。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写作往往不是纯学术事件。早在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就提出要对中国文学史进行革命的"整理",实质上最早涉及了近现代以来文学史重写与革命逻辑的关联。瞿秋白文学史"整理"观的意义有两点:一,作为红色文学史写作意识的发端,开辟了此后革命形态的文学史叙述先河;二,率先倡导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学史重构模式,把文学史写作纳入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建构中。  相似文献   

19.
"比兴"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范畴,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准备与发展过程。这一范畴的内涵经历了从言说的诗性表现方式到诗的艺术表现方式的转换,这一理论范畴也从义蕴朦胧的初步形态发展成为意象丰富的经典形态。在这一范畴内涵的转变提升过程中,郑玄的理论探讨与阐述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毛诗学派"比兴"论的完成,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比兴"经典形态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学习民间文学,获得了巨大成就的第一个大诗人。屈原生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他学习民间文学,采用民间歌谣体,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新体诗歌;他总结民间文学创作经验,运用比兴手法,创作了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他汲取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进行艺术再创造,使诗歌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屈原对中国诗歌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