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在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性别差异、文化程度、运动水平、训练年限对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调查采用团体抽样方法 ,分别对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征焦虑状况及其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文科大学生的焦虑程度更高 ;四年级学生的焦虑程度要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 ;男大学生的焦虑要高于女大学生。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分离 ,主观理想与客观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3.
语言焦虑是影响学习的主要情感变量之一。因此,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入手,通过研究语言焦虑与听力课堂学习之间关系,可以找到引起学生听力课堂焦虑的部分原因以及相对应的减轻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外人生观一直是中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而涉及到两者间比较时,往往以"唯洋论"唱主调,然笔者认为"枳非橘也,亦有所长"。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本文将从最近发生的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选取几个片断中,佐证笔者观点。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媒体报道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中国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的一个里程碑,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的表现迥异于以往任何一次突发灾难事_件的报道,其快速反应、较强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情味和不顾危险、深入灾区采访的敬业精神,博得了西方媒体的高度评价.但是,当我们开始冷静、理性地思考这次地震报道时,不难发现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是新闻娱乐化阴影犹存,如渲染"朱坚强"以娱乐受众,炒作"范跑跑"而有失严肃;二是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受长期养成的习惯思维的左右;三是媒体人文关怀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7.
灾难一直是文学表述的母题,汶川地震掀起了超越以往的灾难书写热潮。文章总结了有关汶川地震的文学书写,分析了各种体裁的表述特点,探讨了其精神不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整群分层抽取了1—4年级大学生341名,使用状态焦虑问卷(简称STAI)、抑郁白评量表(简称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简称SCSQ)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抑郁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焦虑有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相关,指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会有助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减少,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听力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在英语听力课堂中频繁经历高程度焦虑,且当焦虑出现时很多学生只会采取消极应对策略,这很不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为有效克服听力课堂学生的焦虑情绪,本文分别从情感投入、目标定位、材料选择和方法引导各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旨在启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各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发挥所长,充分整合资源,凸显了媒体联动的优势和特点。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联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产生的功效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总结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两年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经验和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带来了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伟大奇迹,应加以总结和推广。结合四川实地重建工作,仅从抗震救灾的经验来归纳,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灾后重建;三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既是一场地理大地震,又是一场思想大地震。如何尽可能地发挥理念、价值、精神的力量,引领与促进灾后思想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成为汶川大地震灾区的恢复与重建中的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提出了“现状问题-基本理论-切入视角-对策机制-意义启示”五位一体的汶川大地震灾后思想重建研究框架,以期重建灾区人民的思想家园。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许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公案--"女娲补天"的起因和神话情节原型的问题,获得了全新的证据.把地震灾害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还荻得了解读"天柱折、地维缺",以及"山火、猛兽、浩洋、淫水、黑龙"原型的全新视角.它们说明,"女娲补天"起因就是地震及其次生灾害,补天神话原型是先民借助想像力征服地震灾害的一种形象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研究领导力问题应当与具体的外部情景和组织环境相结合。通过分析四川省绵阳市9个受灾县238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或乡镇长)的访谈资料发现,由于存在巨灾情景和乡镇制度环境双重因素的挑战,乡村基层对汶川地震应急响应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乡村基层干部的领导力;构建了包括感知能力、动员能力、执行能力、决策能力在内的乡村基层应对巨灾的领导力模型,提出加强乡村基层领导力建设是中国广大乡村,特别是中西部乡村地区,巨灾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价值秩序是个体、社会与民族国家层面上形成的一种对意义问题的价值共识与体系。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当地价值秩序的动荡。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存在意义的迷失;在社会层面表现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危机;在民族国家层面表现为某些消极落后国民意识的重现。因此,重新赋予个体存在的勇气、完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弘扬民族精神是重构灾后价直秩序主要路径。这对于加快灾后重建、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的重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作为四川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地震波及地区,包括了成都及四川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以及通往主要景区的交通线所在区域.如何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四川旅游业,就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认为,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在灾后重建四川旅游业,可以采用启动市场、震后营销、重新规划、突出重点、阶段推进、文化重塑、探索新路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的灾难锻造了教师的灵魂,彰显了师德的高尚。在灾难来临的瞬间。无数人民教师以他们光辉的人性穿越了灾难的阴影,以他们不朽的生命和鲜血弘扬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以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诠释了师德的深刻内涵!教师的工作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教师必须以自己的道德力量扛起这份责任。师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道德与学识,作为一名教师,就应不断地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你才能成为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教育系统带来惨痛损失,这其中有地震破坏性强的客观原因,也与灾害来临时教育应急机制的相对缺乏与不完善有极大关系。文章分析了突发自然灾害对教育、教育应急机制的影响,教育应急决策的影响因素,汶川地震中教育应急机制暴露的问题,突发自然灾害教育系统应急的原则等,提出要建立突发自然灾害的预警、分级响应与应急联动、善后处理为一体的教育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汶川大地震报道看我国与西方的媒体话语权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媒体的话语权一直为西方媒体所主导.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在国家实力的支持和主动传播意识的引领下,中国媒体在与西方媒体的话语权争夺中首次有效掌握了国际传播主动权,很好地"表述"了中国发生的情况,重新塑造了高效透明的国家形象.在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和中国媒体的争夺话语权上,汶川大地震报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