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雪芹祖籍新证周汝昌本文分为十个层次,证明曹雪芹明代的祖籍是河北丰润。因我在四十年代已作过考证,故今次再考,当名之日新证。[一]辽沈地方普锡远(世选)上世并非土著而是寄籍今时主曹氏祖籍“辽阳说”者,已经考明:《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所列始祖曹良臣乃安徽...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祖籍刍议严中近几年来,关于“曹雪芹祖籍”的争论愈演愈烈,以周汝昌先生为代表的“丰润说”和以冯其庸先生为代表的“辽阳说”几乎是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了。其实,我们只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现在我先来“求同”。主要有二:其一是两说...  相似文献   

3.
关于曹雪芹家世、祖籍的研究中,《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以下简称《五庆堂谱》)为不少学者所重视。冯其庸先生对这部曹氏宗谱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以此谱作为主要依据,写出《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确立了他的曹雪芹祖籍“辽阳说”。1990年5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影印出版这部曹氏宗谱时,冯其庸先生还以“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名义在“出版说明”中写道:“《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俗称《曹雪芹家谱》)是清同治年间重修时的正式抄本,列举了中国伟大作家曹雪芹的始祖、祖辈和父辈的世系,是一部关于曹雪芹家世的历史文献。”并说:“此谱的历史真实性与曹雪芹的血统关系不容否认,它对于研究曹雪芹家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作者及“原始作者”问题的考索是近年来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简单地将这部作品视为曹雪芹一个人草创完成,《红楼梦》文本内部的很多矛盾现象则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探索“原始作者”如果诠释过度则有可能走向误区,并有剥夺曹雪芹“著作权”之嫌.本文从《红楼梦》文本内部分析入手,结合脂批等清代文献提供的丰富信息尤其是这部作品成书过程长期性的实际提出《红楼梦》作者“家族累积说”的新命题,试图对作者问题上的种种偏颇加以节制,从而更恰切地把握《红楼梦》诞生过程中的文化语境并对作品文本的复杂构成状况加以阐释.“家族累积说”的提法还可以与红学界已取得的“曹学”成果挂钩,启示人们去探索曹氏家族的遗传基因特别是曹寅的文化素养对曹雪芹直接或间接的可能影响.这个新命题是在综合“世代累积”与“文人独创”两种写作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所谓否定曹雪芹“著作权”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从中英同期小说比较看宝黛爱情悲剧结局韩加明《红楼梦》后四十回对宝黛爱情悲剧结局的描写历来是红学界广泛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大多数批评家持肯定说或有保留的肯定说,指责非难也十分普遍,甚至把这一点作为否定后四十回的重要依据。后者的理由之一是曹雪芹原意并非如...  相似文献   

6.
赵玉敏 《晋阳学刊》2008,(6):119-119
徐寿朋,字进斋,直隶清苑(今属河北)人,本籍浙江绍兴。据《清史稿校注》卷203《部院大臣年表十》光绪二十七年栏记:“徐寿朋,六月癸卯,外务部左侍郎。”“联芳,六月癸卯,外务部右侍郎。  相似文献   

7.
朱熹祖籍为徽州府婺源县(原属安徽,今属江西)。据朱熹高足黄干《朱子行状》载:朱熹的家世为“婺源著姓,以儒名家。”清代所修《婺源县志·朱子世家》则说道:  相似文献   

8.
《五庆堂谱》不是“曹雪芹家谱”王畅在关于曹雪芹家世、祖籍的研究中,《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以下简称《五庆堂谱》)为不少学者所重视。冯其庸先生对这部曹氏宗谱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以此谱作为主要依据,写出《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确立了他的曹雪芹祖籍"辽阳...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出版的新《辞海》的“范增”和“居鄛”条皆说“居鄛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南,项羽的谋臣范增即本县人”。据查《桐城县志》和有关史料,均无“居鄛”的记载。桐城县从事文史教学研究的同志也一致认为“居鄛”在今巢县,范增是巢县人。又据《辞源》“居鄛”和“巢县”条也解为:居鄛(即居巢)故地在今安徽巢县。古为南巢地。说传说成汤放逐夏桀于南巢,即此。秦置居鄛县,汉沿置,属庐江郡。唐武德七年改为巢县。秦末项羽谋臣范增即居鄛人。  相似文献   

10.
张芝籍贯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的籍贯,近来学术界流行的说法是敦煌酒泉人,如《东汉凉州“三杰”》一文,谈到张芝祖籍时认为,张芝父张奂为敦煌洒泉人。《甘肃风物志》:“张芝,字伯英,敦煌郡洒泉县人。”新版《辞海》:“张芝,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我们认为以上说法是错误的,现考证如下。第一,汉代敦煌郡不辖酒泉县。  相似文献   

11.
张祜是中晚唐之间的一位诗人,两《唐书》皆无传。《新唐书·艺文志四》上仅有“张祜诗一卷,字承吉,为处士,大中中卒”这样一句。我们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摭言》、《桂苑丛谈》等书的片断记载和张祜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大致情况。张祜,字承吉,(《唐诗纪事》为“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是清河(今属河北)人。关于他的生卒,今人有几种说法,我们同意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中的提法,即生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大中”一共是十四年,“大中中卒”,我们暂定为大中七年(853)左右。这样,可以说张祜生于公元292年,卒于公元853年左右,享年六十一二。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曹雪芹祖籍的研究中,七十年代发现的康熙六十年刊、唐开陶等纂修的《上元县志》卷十六中的《曹玺传》,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资料。这篇《曹玺传》记述说: 曹玺,字完璧。其先出自宋枢密武惠王彬后。著籍襄平。大父世选。令沈阳有声。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这场笔墨官司,据说是由胡适开头的,六十多年来一直在红学界聚讼不休.近年来,不少红学家认定后四十回并非高鹗所续,乃是无名氏的续作;也有红学家认为就是曹雪芹的原著,胡适早年提出的曹雪芹作前八十回,高鹗续后四十回的论断缺乏科学根据;有的人还认为后四十回中包含有曹雪芹的某些手笔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近据新华社上海1987年9月18日电文称:复旦大学统计学系副教授李贤平采用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式识别法和统计学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并结合过去红学家发掘的资料对《红楼梦》进行研究,认为它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据《石头记》增删而成(前此另有人作《石头记》,成书于1732年前后,约三十万字),其中插入他早年著的《全瓶梅》式小说《风月宝  相似文献   

14.
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兼论东鲁与西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于是哪里人氏?历来有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鲁国人。《吕氏春秋》中的《当染》和《慎大》两篇,高诱注:“墨子名翟,鲁人。”这里说的“鲁人”,据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考证,是指鲁国人。二是宋国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墨翟宋之大夫”,墨子在宋国的活动较多,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见于多种古籍,于是一些人就认为墨子是宋国人。三是鲁阳人。毕沅在《墨子注》中,根据《墨子·公输》篇的记事,认为墨子是鲁阳人,因为鲁阳当时属楚,所以墨子也就是楚国人。可是从一些反映  相似文献   

15.
“历史”作为已经过去的事实,其原貌如何?或许见于某些历史遗存,但记载互异、零星片断的历史遗存只有经过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加以考证诠释,才能确定其真伪,进而借以窥探“历史”的原貌.对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籍这一尚未确证的史实,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随着史料的陆续发现,专家们不断考证诠释,虽然见仁见智,以至形成“丰润”与“辽阳”两说“分庭”、“对垒”之势,但剔除论争中的非学术因素,双方的“历史”考证越来越接近考证的“历史”.或者说,曹雪芹祖籍的“历史”原貌正在专家们的考证诠释中显露着真迹.  相似文献   

16.
《周易》古义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易》“今义”凸显的是一种德性优先的人文关怀 ,而“古义”突出的则是阴阳灾变思想。《易》之“古义”由来已久 ,至汉武帝独尊儒术后 ,由于“今义”被定为官学正统 ,“古义”便逐渐衰微 ,而鲜为世人所知。本文利用新的出土文献 ,对《易》之“古义”的由来与演变进行了辨明和稽考。作者指出 ,西汉以孟、京为代表的“卦气说”当属《周易》古义。西汉“《易》十三家”中 ,起码有八家尚传古义。文章据《淮南子》中的有关资料 ,对帛书《易传》中一直未有确解的“五官”、“六府”、“五正”诸说做出了详细考辨 ,并得出《淮南子》保存有大量《周易》古义资料的结论。作者还依“卦气说”对《淮南子》中先儒一直未明的“八主风 ,风主虫”说做出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世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曹玺、曹寅、曹雪芹一系本是宋初曹彬之后,但未入于以曹彬为始祖的《浭阳曹氏族谱》,却入于托名明初曹良臣(实为曹俊)为始祖的《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曹玺祖父曹世(士)选,于明末满洲兴起后出关入正白旗,以包衣而贵,《浭阳曹谱》有所忌讳,有意不收,并非漏载;《辽东曹谱》虽收,但系过录。②曹邦是曹玺的同族近亲,但却同时入于《浭阳曹谱》与《辽东曹谱》捌姿?真实可信;后谱所记,貌似真实,实乃抄录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③在浭阳丰润曹氏中,曹寅与曹鋡是五服内缌服亲。曹铃儿时可能寄养于曹玺处,与曹寅多年(?)角游,故他们之问以“同胞”、“骨肉”相称。④《红楼梦》中荣府之原型是曹寅一系,而宁府之原型,当在曹鋡一系中求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关于朱熹祖籍的个疑问中国宋代理学家朱熹,出生于福建南剑州(府治在令南平)的尤溪,后定居在福建建宁府(府治在今建瓯)建阳县的考亭,因此被称为建人或考亭人(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见清光绪《续修紫阳堂朱氏家乘》卷一《明宗》;清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七六《丛谈·建宁府》)。至于朱熹的祖籍,一般来说是指徽州(府治在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由于徽州辖境在晋隋间为新安郡,又因徽州有紫阳山,朱熹在序跋和其他论著中除署称“婺源朱熹”外,还署称“新安朱熹”、“紫阳朱熹”。但是,朱熹的个别序跋或论著有  相似文献   

19.
一、其祖籍既非安陆亦非丹阳关于许浑的籍贯,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两种意见:一说他是润州丹阳人,一说他是圉师之后,祖籍安陆,后居丹阳。这两种说法包括了两个问题:一、他的祖籍是不是丹阳?二、他的祖籍是不是安陆?其实,对后一个问题,董乃斌与谭优学先生已经提出了疑问。董认为“现存许浑诗中绝无能够说明其籍贯为安陆的证据”,谭认为“说许浑是高宗朝宰相圉师之后,也毫无佐证”。二人所说极是。如此是否可以说,祖籍一定是丹阳?并非如此。因为:第一,宋、元有不少人说:不知何许人。第二,元人《至顺镇江志》将许浑列为镇江(丹阳郡治,辖丹阳县) “七著”的特例,董乃斌据宋人《嘉定镇江志》人物门记隋唐五代五十名人“而偏偏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几年前反响强烈的《红楼梦》湘方言说入手,介绍了红学界二十年来对于《红楼梦》方言研究较有影响的东北方言说、山东方言说、江淮方言说、云南方言说等,并结合社会语言发展历史和曹雪芹生平分析了这些学说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