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文社会学科中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僭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脑中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用以建构理论的理论思维,它按照从前提逻辑地推出结论的法则运作;一是用以设计工程的工程思维,它需要将不同层面的若干理论系统非逻辑地整合在一起.在自然学科中,理论学科和工程学科划界明确,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分工清楚;但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没有"理"工"之分,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常常混淆在一起,相互僭越的现象十分普遍.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人类正当运用理论思维进行理论建构的典范,又是僭越地运用理论思维进行工程设计的典型.理论思维不能用于工程设计,否则工程不可实施;工程思维也不能用于理论建构,否则理论不可信赖.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区分"理科"与"工科",进而在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之间严格划界,对于提高人文社会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长福 (目前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工作 )所著的《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 ,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 ,该书原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思维方式 :僭越与划界———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之批判》。这组评论是该博士论文的专家书面评议及推介材料 ,现征得评议者的同意 ,作为书评加以发表。  相似文献   

3.
“缺乏学科基础理论支撑的学术繁荣是虚假繁荣。”日前,在银川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高翔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科学的开山人,这位被马克思称为“特殊的探宝者”,之所以能创建出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提供有效思维工具的逻辑科学体系,离不开他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离不开他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思维理论产生于思维实践,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诞生,主要有三大思维实践前提.一、证明的思维实践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始终贯串着证明的思想,在他首创的三段论中,更是着重强调了证明的三段论,他在《前分析篇》中曾说:“我们必须首先说明我们所探讨的主题以及它所属的学科.它的主题是证明,对它进行研究的是证明的学科.”①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认识的建构活动(关于科学认识建构的涵义参见拙作“论科学认识发展中的建构特征”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从整体上来看,可分为认识主体的外部科学实践活动(简称外部活动)和内部思维操作活动(简称内部活动)两部分.这两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只是为了考虑问题方便,才分别研究.科学实践活动受思维操作的指使,甚至可以看成是思维活动的“外化”,而科学思维操作活动的内容和规则则来自科学实践活动,并受实践活动制约,是实践活动的“内化”.无论是活动还是作用,二者都交织在一起.外部活动作为主客体双向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具有两重性,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当它面对外在世  相似文献   

6.
欧阳康主编的《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1年出版 )一书 ,基于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哲学家特有的时代精神观照 ,在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厘定与阐扬了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这一重要的分支哲学论域 ,并着力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维路向进行纵览与反思 ,试图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学际沟通的“交往平台” ,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视野———对于异质性的理论观念进行反省与批判 ,进而实…  相似文献   

7.
辩证思维作狭义划界 ,它属于理论思维范畴。辩证思维以自己特有的运作方式指向理念、观念、理论、认知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从创造性机制分析 ,它涵盖研究对象的“逻辑基础”的发现、“逻辑基础”内含众规定“胚芽”经由诸范畴关联交合的推进展示、以及对象系统整体的“逻辑模式”创建的全程。创新全程得以实现 ,思维除依靠逻辑的思辨力外 ,适时巧妙地借助非逻辑的潜意识东西 ,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基因”。对思维创造中的“副产品” ,应该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培育的法治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有关公民社会理论的讨论日益深入,但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展开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论著并不多见。把历史、理论与现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公民社会历史变迁,总结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我国“和谐公民社会”,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自觉实践,这对人文社会科学探索学科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刊为此组织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就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该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现代公民社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有关公民社会理论的讨论日益深入,但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展开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论著并不多见。把历史、理论与现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公民社会历史变迁,总结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我国“和谐公民社会”,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自觉实践,这对人文社会科学探索学科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刊为此组织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就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该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有关公民社会理论的讨论日益深入,但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展开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论著并不多见。把历史、理论与现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公民社会历史变迁,总结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我国“和谐公民社会”,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自觉实践,这对人文社会科学探索学科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刊为此组织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就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该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有关公民社会理论的讨论日益深入,但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展开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论著并不多见。把历史、理论与现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公民社会历史变迁,总结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我国“和谐公民社会”,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自觉实践,这对人文社会科学探索学科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刊为此组织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就现代公民社会起源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该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2000,(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已于 2 0 0 0年初正式创刊。这份高水准的大型人文社科文摘刊物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秦毅担纲主编的 ,暂定双月刊 ,待条件成熟时 ,将改为月刊。“本刊特别推荐”、“重要文章”、“论点摘要”、“前沿问题”、“学术争鸣”、“理论动态”等为其主要栏目。通过这些不同的窗口 ,将及时、准确地向海内外推介中国学术界的有关重大学术成果、学术精品、各学科研究状况、学术争论、学术信息。据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既定办刊目标是 :第一 ,办成中国社会科学和人…  相似文献   

13.
值此《浙江社会科学》创刊一百期之际 ,作为贵刊的作者 ,同时也是忠实的读者 ,我要表示衷心的祝贺。《浙江社会科学》作为地方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立足浙江 ,面向全国 ,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浙江社会科学》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刊物 ,如何在当前各学科的专门性刊物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是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欣喜地看到 ,贵刊在一些主要学科上都各有特色。以法学为例 ,它本身又是一个包括近20个二级学科的大学科。在贵刊的法学研究栏目中 ,突出主干学科 ,注重前沿性学术成果 ,并且邀请国内德高…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辑刊》是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大型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 ,为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并连续数届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社会科学辑刊》立足辽宁 ,面向国内外 ,注重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 ,主要刊登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及文学等学科研究的新成果 ,内容丰富 ,观点新颖 ,学风严谨 ,尤重扶植理论新秀 ,鼓励学术争鸣 ,是适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校文科专业师生、宣传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干部阅读的最佳学术理论期刊。2 0 0 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社会科学辑刊》…  相似文献   

15.
“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与中国理论创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好哲认为,理论创新应当关注三个维度,即面向社会现实或人文事实,形成具有现实解释力度的理论话语;面向理论传统和历史发展,生成新的理论观念,设定新的理论命题和原则;面向价值评判和理想规则的建构,发挥理论对于现实实践活动的规约和导引。崔平认为,从原创与学术积累的各种关联可以看出,学术积累是一个逻辑有限的因子,究竟在哪一点上完成终结而实现向原创的转换因人而异,不可硬性划定;悟性和创造力是原创认识的重要相关变项,它们在个体中非常态地不均衡分布,所以,学术积累的量化指标不能科学地转化为原创资格。金健人认为,由于理论原创的相对性,理论家应该选准适合自己的理论空间,在思维方法上拒绝“减法思维”,认识中外不同理论资源的互补效用,在多元化、多方法、多视角、多取向的理论对话中保持学科规范,发现原创机缘。吴晓东认为,在进入现代之后,中国问题就与西方或者说世界问题紧紧纠缠到了一起,因此,我们在寻求中国自己的本土化理论创新的时候,需要充分意识到,我们的理论如何摆脱西方的逻辑陷阱;因为我们所追求的理论创新,最终是与我们自己的生存困境和问题纠缠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实证主义框架下的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social science)研究,其基本主旨就是要将反思自然科学时所取得的成功方法、规律和观念,引入到社会科学的相同问题域当中,而且“统一科学”的这一主张跟“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契合在了一起”,用以提升社会科学学科的“科学地位”,①这成为20世纪前半期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目标定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科学哲学处在自然科学哲学的阴影之下,研究相对沉寂。不过,1962年,库恩(T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成为科学哲学(包括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转折点,其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子余 《学术界》2001,(5):284-285
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前沿 ,新学科、新流派 ,异军突起 ;新思维、新观点 ,异彩纷呈 ;反映了在新旧学术交融、中西文化碰撞之中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 ,呐喊着 ,冲破旧体制的牢笼而勃发出活泼生机。新的精神和活力呼唤新的强健的承载肌体 ,2 0 0 0年 ,有 1 4年历史的《学术界》的改版 ,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对学术的这一要求。改版后的《学术界》 ,以它独特的品格和胸怀 ,容纳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众多学科、流派的前沿话题。其“学术探索”、“学科建设”等栏 ,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原理、法学原理 ,到证券法律、企业制度 ;从人文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8.
邹诗鹏 《社会科学》2023,(2):5-12+32
社会理论不只是社会学学科的一个领域,而是整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开创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进而也开创了整个古典及现代社会理论,并在国家学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有其哲学性质及其总体性,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新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统一。在马克思那里,社会理论具有非学科性或跨学科性,但其从属于“人的科学”且系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因而有必要适应现代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形成相应的学科形式。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不宜被看成是社会学或哲学或史学之下的学科,而应被看成是整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并要求在具体社会科学学科中具体化。是否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资源有机地纳入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质量、创造性以及自我革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2003,(2)
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问题上的重大贡献  贺来在《中国社会科学》2 0 0 2年第 5期撰文《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指出 ,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的变革 ,改变了理解“存在”问题的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 ,开辟了“存在论”的现代哲学范式。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逻辑与生存、理论与实践、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把本来第二性的、派生性的存在“头脚倒置”为“第一性”的和基础性的存在。因此 ,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基本的解释原则 ,对颠倒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读了彭汶同志的《略论思维辩证法与辩证思维》(《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以下简称“彭文”),深受启发。我赞成把思维辩证法和辩证思维区别开来,但对“彭文”认“辩证思维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的论断却不敢苟同,特提出以下意见与之商榷。 (一) 必须严格“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语的确切涵义 “彭文”不只一次使用“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来说明辩证思维的本质特征。如,辩证思维就是辩证法和辩证规律性在人们思维中以主观方式起作用的那一个方面,即“这种反映必须通过思维的主体,即必须为思维着的人所意识,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又,辩证思维“和在思维中必然地强制起作用的思维辩证法不同,它完全受人的意识的支配,并服从于人的意志。”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