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则小故事说: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觅食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里。一通饱餐后,老鼠跳出米缸回到自己的洞里,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它觉得没有危险了,索性就住在米缸里,吃饱了,倒头便睡。有时,它也想跳出来,但一想到这么多白米,屁股再也不愿挪动。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开始惊慌起来,它想逃。拼命地跳了几次,可是面对这样的一个高度它竟再也难以跳出去了。结果这大半缸米换取了老鼠的自由和生命。因此,有人把这只老鼠能够跳出来的高度叫“生命高度”,它多呆一天,就增加一份危险;多吃一粒米,就接近死亡一步。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于缸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事物原有的"度",事物将  相似文献   

3.
一只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油缸,它试着用后爪倒挂在油缸上,果然舔到了缸里的油.  相似文献   

4.
罗耶  梁子茹 《领导文萃》2006,(5):140-140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免不了要与人竞争,但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实力来挑选竞争对手。如果你是狮子,你就要选择和你实力相当的对手,对于老鼠的挑战,你要懂得放弃比赛。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和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对手仍然是一只老鼠。”对于低层次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在斗争中尤其如此。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  相似文献   

5.
捉鼠记     
女职工宿舍近日老鼠频频光顾,弄得几个姑娘心惊胆寒、寝食难安.特别是小佳,一条崭新的牛仔裤也被“加工”成了“破洞版”.姑娘们用强力粘鼠板、高效耗子药都不管用,只好去找领导求救. 生产组长说:“老鼠的事,我确实无能为力.” 车间主任助理说:“这点小事,自己解决!” 车间主任说:“人都管不过来,我还有闲心去管老鼠的事?”  相似文献   

6.
一则小故事说: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觅食的老鼠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它警惕地饱餐后,便跳出米缸回到自己的洞里。后来,它觉得并没有危险,索性就住在米缸里,吃饱了,倒头便睡。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开始惊慌起来,  相似文献   

7.
怡情视野     
《决策与信息》2009,(2):79-79
最好奇的小牛 在英国东南部的康沃尔郡,有一头母牛因为好奇而将自己的脑袋伸进一个废弃的洗衣机中,无奈进去容易出来难,最终在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协会(RSPCA)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将脑袋取出来。人们至今也不清楚这头小母牛是如何把脑袋伸进这么小的洗衣机口的,防止虐待协会的发言人巴尔先生说:“小母牛好奇心比较重,它肯定以为机筒里有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抛弃职场交际中常出的偏差,游刃有余之间,让自己像卡普其诺上漂浮着的诱人奶沫,人人都恨不得马上大“舔”一口。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应尽快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摒弃只看文凭不看水平,只看学历不看能力,只看职称不看称职的愚蠢之举,做到因岗而择、量才而用、唯适用是举。  相似文献   

10.
创新的哲学     
创新、创造、创意,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名词。因为只有它们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一、需要是创新之母柏拉图说:“真正的创造者是需要。”如果你不需要某样东西,你就不会积极地去创造它。当人们意识到某种需求时,就会开始思考并去实现它。亨利·福特需要为汽车装配一种八缸发动机,于是他向他的设计师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任务。但设计师们回答:“这不可能,不可能制造出这样的发动机。功率巨大的发动机其实只是一种幻想。”福特说:“非常好,现在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它做出来。”福特有了需要———他的设计师做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瀚洋 《领导文萃》2006,(9):148-151
不尽责任的自由,只能产生无秩序的混乱;不重视伦理的个人生活,只能是对人性的蔑视。——池田大作有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了一个油瓶,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最后,  相似文献   

12.
面对人生,每一位大学生对未来都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能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呢?我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就应当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认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代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3.
朱又可 《领导文萃》2008,(24):40-40
目前看到一段未公开的资料,记录了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一段讲话。任老讲“和谐”。他说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并说这是他自己的说文解字:“和”,就是每个人都有粮食吃,“口”字旁边一个“禾”嘛:而“谐”呢。是“皆”加一个“言”,让人人都说话。“人人有饭吃,人人畅所欲言,不就是‘和谐’吗?”看过者无不大笑。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禅师与弟子外出,看到狐狸在追兔子。师父说:“依据古代的传说,大部分清醒的兔子可以逃掉狐狸,这一只也可以。”“不可能。”弟子回答,“狐狸跑得比兔子快。”“但兔子可以避开狐狸啊。”师父仍然坚持己见。徒弟说:“师父,您为什么这样肯定呢?”“因为狐狸是在追它的晚餐,兔子是在逃命。”师父说。可叹息的是,大部分的人过日子就像狐狸追兔子,以致到了中年筋疲力竭就放弃自己的晚餐,纵使有些人追到了晚餐,也会觉得花那么大的代价才追到一只兔子而感到懊丧。修行者的态度应该不是狐狸追兔子,而是兔子逃命,只有投入全副身心,向前奔跃,否…  相似文献   

15.
“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原来世界是这么美丽呀!……”这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美文,文中的小鸡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发现世界的美,而我们的孩子们何尝不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不少人才华横溢、卓尔不群。然而,当我们卓尔不群时,是把自己的才华藏藏掖掖,还是锋芒毕露呢?应该说,一味地卑微与肆意地张狂都是不可取的。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为了使群体和谐共处,我们既需要“露锋”又需要“藏锋”。那么,我们该怎样“露锋”与“藏锋”呢?首先,“露锋”与“藏锋”要看对象。客观地说,在我们的干部群体中,既有赏才重才的开明君子,也有嫉贤妒能的狭隘小人。对开明君子来说,他们会因你外露的才能而赏识你、尊重你;对狭隘小人来说,他们则会因你外露的才华而嫉妒你、伤害你,“直木先伐,甘井…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究竟是何时才开始说话的?对此科学家们长期以来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英国牛津大学遗传安东尼.玛纳克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证实,人类开始说话始于20万年前。该研究小组发现,老鼠和所有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有一种比语言表达“行不通”的属于5%“最稳定遗传物质”的 FOXP2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一小口     
《领导文萃》2007,(7):170-170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过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用人问题上,双星集团从来没有花费太多精力物力去寻找什么高招新招,长期以来只坚持一条,“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并且从市场上检验“猫”的真本事。我们宁愿用那些没有学历有能力的“黑猫”,绝不用那些好吃懒做的“懒猫”、靠讨人喜欢不会捕鼠的“宠物猫”、不劳而获的“谗嘴猫”、只说不干的“评论猫”。不管说三道四,双星发展是硬道理。可以这样讲,就是一个“猫论”指导双星找到了培养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意思是,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你觉得它很美味,吃第二个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不如第一个,不停地吃下去,多吃一口给你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吃到第十个的时候,你可能会难受起来。边际效用递减,因此一种东西多了,习以为常,就不稀罕了。这意味着人都喜欢多样化:稀罕自己所没有的。这就是人性,叫花心也行。总之,人们不但要事业,还要爱情。大学毕业给同学留言,你不会只写一句"祝你事业成功",也不会只写一句"祝你爱情甜美",这都不叫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