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市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 ,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推进和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具有重要作用。从地市社会总体格局看 ,地市高校是地市社会中具有特殊影响的社会单位 ,对地市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社会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整合、教育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陕西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高教大省,却是经济弱省,高等教育难免其责。陕西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安,地市高校发展困难,水平有限,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这也是地市经济社会,特别是陕南、陕北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陕西地市普通高校应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改革与建设,狠抓教学质量,积极认真地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实施大众化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个进程中 ,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由于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差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马丁·特罗“三个阶段”的内容特征 ;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大众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在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  相似文献   

4.
地市高校的迅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校布局调整等方面的需要。其发展后凸显的诸如办学模式趋同化、缺乏特色、持续发展乏力等问题,既需要地市高校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也需要政府利用政策导向,来促进地市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理工类地方高校区域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工类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重要力量。因此,这类高校的发展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转型,也会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理工类地方高校的办学特征,构建了理工类地方高校区域服务保障体系,为理工类地方高校获得地方认同、打造地方知名品牌提供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论证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双赢关系,阐述了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同时,以浙江海洋学院与舟山为案例,形成了浙江海洋学院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实践报告,报告指出该校在办学探索和定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一直存在区域高校积聚论和区域高校分散论两种观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支撑在于产业集群理论,区域高校分散论的理论支撑在于教育公平及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形成经济发展极,而这两种主要观点均存在着问题。在分析这两种观点后,认为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目标的组合: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合作与分工,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将区域高等教育看成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数量多、发展快,但办学水平相对较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区域高等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并加快地方化发展,主动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在服务中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增强地市高校农村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强地市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仅要求地市高校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减轻地市政府与社会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的压力,提高对地市农村重大决策问题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时,地市政府也应重视地市高校在本市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与指导,并依靠地市高校,加强对本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另外,还需要农村地区做出积极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首要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的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要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靠什么?出路在改革,改革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方针,总结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科学地阐明了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在现代化建设中,高等教育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从其相互关系和未来前景而言,可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是指高校面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主动参与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做出自己的应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硬实力建设基本完善,高校软实力建设在高校发展的战略地位日趋显著。高校软实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把高校软实力纳入哲学视野,用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技术化、工程化的社会工程视角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进行的重思考、重认识、重设计、重构建的创新研究,对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科发展,对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对我国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析评中外地方高校办学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外部大环境,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已日益明显,占我国高等院校总数约70%的地方高校在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服务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是摆在我国高教界特别是地方高校面前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高等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历史经验的介绍与分析,指出外国地方高校办学的科学性和我国高校在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地方高校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办学指导思想、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模式问题,以及在实施服务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教育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各种生产要素被人为分割而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实施根本性的改革,高校也必须有一个突破传统办学藩篱的大变革。过去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一定阶段起了重大作用的“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同样也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市场经济给高等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使得高校再也不能封闭在“象牙之塔”里了,必须解放思想,走向社会,促进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师生与工农的联系,积极兴办校办产业,这已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历史和现实诸因素;阐述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必然联系,探讨区域经济中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不同对策。区域经济高等教育地方化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战略是对高等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创新,打破了传统重点大学建设较为固化的生态格局,将极大解放和发展高等教育生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部省合建”政策是中国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双一流”战略在特定范围的延伸。“部省合建”高校作为中西部高等院校排头兵、区域高等教育先行者,在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双一流”战略引领下,“部省合建”高校应认真分析自身现状,抓住发展机遇,明确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以及国家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层次的深入,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堂,定位不再局限于教书育人和学术交流的层面,同时背负着振兴民族经济的重大责任,作用也日显其重,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说,高等教育也是生产力。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富有活力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区域经济盛,整体国民经济盛;区域经济衰,整体国民经济衰。其作用不可小视。在探索如何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法,加强与地方高等教育的合作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关系,而是在一个大环境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地方高等教育就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撑力和载体;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上去了,又能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上新台阶。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两者将实现双赢。以南通作实证分析,提出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环境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宏观空间形态经历了从“重构”、“断裂”、“延伸”至“整合”的变革历程。这一变革历程促使我国高校的空间形态不断地“再生产”,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探讨高校布局结构宏观空间演变的历程,总结其特点及具体表现,有助于发现高等教育空间活动的内在规律,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是一种既具有投资性又具有消费性的特殊物品,其需求至少可划分为“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层次。从需求和发展的角度看,什么是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至少存在两大判断标准:在经济短缺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为依据;在经济相对过剩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个人家庭需求为依据,其规模可以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陕西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化有利于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针对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应以认识论与政治论相统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市本科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为依据,探索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量增设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对接的目录外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与退出机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优化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构建服务型本科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