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定平 《决策导刊》2007,(12):42-43
工业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合川工业经过历届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1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建材、制药、机械、农产品、玻璃制造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全区工业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离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提速发展,跨越赶超,率先崛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29-29
正武汉:工业占全市GDP比重高达40.3%10000亿元2011年以来,武汉市规模以上工9000亿元业总产值逐年突破7000亿元2013年工业投资完成2258亿元,增长32.7%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394亿元,增长18%,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18%比2010年前移4位工业占全市G D P的比重达到40.3%4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13亿元,增长11.7%,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六,比201011.7%年前移2位,超过宁波和杭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着力做大工业总量,努力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江夏工业呈现“规模质量大幅提升、速度效益兼取”的良好态势,成为县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撑。2013年完成工业投资305亿元,增长5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6亿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25.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规上企业达186家。  相似文献   

4.
曾都区建区三年来,大力实施“兴工富区”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企业工业产值平均每年以9亿元的速度递增。截止2003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2.2亿元、利税4.05亿元、利润2.55亿元,分别比建区之时的总产值61亿元、销售收入57.4亿元、利税2.82亿元、利润1.7亿元增长44.75%、25.78%、43.6%和50%,用:三年时问突破了原随州市工业经济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盘街道办事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社会事业的大进步,城乡面貌的大变化。2005年全街道实现GDP13亿元,比上年增长42.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2亿元,增长45.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80万元,增长22.6%,国地税收总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首次实现了翻番。在全县经济综合目标考评连续多年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2010年,襄阳市高新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5.9亿元,比上年增长53.5%,首次突破干亿级大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完成全地域税收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新签约及注册、开工、投产项目共计214个,总投资750.95亿元。这些成就,既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已经开始的“十二五”打开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吴冰 《决策导刊》2007,(2):15-16
2006年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2006年,重庆工业发展马力更足,实现了连续第8个年头的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主要表现:一是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净资本回报率首次突破10%,达到10.3%左右,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达到58.7%;全员劳动生产率8.7万元/人,增长24.8%。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主要林产品贸易首次实现贸易顺差三大因素造成我国山洪灾害严重2005年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共接到人民币可疑资金交易报告28.34万笔国家统计局公布工业企业“1000大”——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大型工业企业年报,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序,筛选出我国1000家最大工业企业,并于8月27日公布了“我国10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经营统计数据”。“1000大”规模明显扩大。据调查显示,2005年“1000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0%;资产总计同比增长了16.9%。“1000大”进入门槛提高到18.8亿元。行业分布偏向重化工。在…  相似文献   

9.
<正> 自从198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火炬计划”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50多个省级开发区,认定了1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实施近7000项“火炬计划”项目,到1994年底,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52个国家级高  相似文献   

10.
福州工业生产迈上快车道45年来,福州市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技术落后到向现代技术发展,现已逐步建立起拥有机械、轻工、化工等15个行业、36大类、128门类、生产32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现代化工业体系。1993年,全市工业企业已达6396家,总产值比1949年的0.61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528.57倍。年均增长14.9%。其中外资工业企业193家,产值68亿元;港、澳、台资工业企业300家,产值46亿元;村以下工业企业3562家,产值97.0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0%。企业技术进步也卓有成效。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已有95%以上的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完成项目投资20.66亿元,开发新产品2760项,全市评获各种优质品称号产品共1430项次。1986年以来,全市2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