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刚 《晋阳学刊》2014,(4):77-82
如何看待《精神现象学》和《哲学科学百科全书》体系的关系,不仅是黑格尔研究者们一直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且在黑格尔本人的思想发展中,对于两者关系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与哲学体系是否需要一个"入门"或"导言"联系在一起,黑格尔从耶拿时期就开始思考并寻求这个答案,在经过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分合之后,他确定了《精神现象学》作为是哲学体系的导言和第一部分,但在最终出版时把原初的副标题"意识的经验科学"改为"精神现象学的科学"又表明了黑格尔对于这个"入门"或"导言"采取了部分否定的态度。本文通过上述黑格尔思想的发展和转变,来探讨《精神现象学》与《哲学科学百科全书》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问题是贯穿《精神现象学》的根本问题,黑格尔多次指出,现象学是精神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实体走向主体的运动过程,主体是这个运动过程的本质和目的。主体是什么?人为什么是主体?主体的本质是什么?主体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问题,《精神现象学》这个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作为其主导原则的主体理论具有极大的合理内核,对它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87年,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为纪念这一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名著,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渊源,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委党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人民出版社、《江海学刊》编辑部、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七单位,于12月26日至31日在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时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释,从哲学真理与认识论、怀疑论、宗教文化、数学逻辑、哲学史、常识和诗等七个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在德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当前的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由舍勒著,刘小枫主编的《哲学与现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集中阐述了舍勒的现象学思想,是该研究领域的三大经典之一,对康德伦理学进行了清算,展现了现象学最具成就的成果。即使到了今天,舍勒的思想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理论知识丰富。该书阐述了舍勒所有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的出发点 黑格尔及其哲学,既不像在他之前的莱布尼兹和康德那样,立即在法国引起相当大程度的共鸣,也不同于在他之后的马克思、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受到法国思想界的持久肯定.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思辨的哲学的逻辑学。在马克思看来,国民经济学仅再现了经济生活的一般性,而且仅在思维中描述了人的运动、生成的历史,是经济生活在意识中的抽象物的历史。马克思认为,应该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思辨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质,突出人的本质性的自然性,人的现实活动的历史性,以及人的自然性与历史性(社会性的总和)在人身上的同一。  相似文献   

8.
吕特 《云梦学刊》2004,25(5):8-10
《离骚》与《史记》的内在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抒情特征,一是尚“奇”的审美追求。形成这种内在精神一致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司马迁与屈原都具有“发愤著书”这一共同的创作动因,另一方面是司马迁深受楚文化及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诗经》的哲学精神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诗经》的哲学精神方向王志功《诗经》不是哲学著作。但《诗三百篇》始终是哺育中国哲学和哲学家成长的重要的营养源泉。一、事无近人:《诗经》神人关系中的人文主义因素我国周代人的地位上升,神的影响下降。创作于公元前11至前6世纪的《诗经》,鲜明生动地表现了...  相似文献   

10.
一 "精神现象学"这个书名,在当时是颇有时代感的."精神"(Geist)一词,是18-19世纪之交流行的一个时髦概念,尤为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所看重,也为黑格尔所钟爱.在《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一文中,黑格尔谈到作为两条形而上学原则的"精神与物质"在哲学传统中的对立.自然哲学和理智哲学的任务就是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同一性,因为自然对这种同一性浑然不知,而它在精神中已回到自身.  相似文献   

11.
杨晓 《人文杂志》2008,(1):22-28
本文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对康德的先验哲学的超越.本文从对康德的先验理性的批判入手,展示了黑格尔超越内意识形而上学的现象学思路.遵循笛卡尔为近代意识哲学奠定的自明性原则,康德将现象与物自体的分裂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物自体不可知,知识只关乎现象界,知识的根据归于先验理性(主体自我意识),满足于主观有限的认识.而黑格尔一反意识哲学的清晰性、自明性原则,认为意识经验(现象)得以可能的根据正是理智意识不能清晰、自明地把握的物自体.物自体(绝对、存在--精神)就在现象中,通过现象开显自身.绝对降临意识,使得意识与精神之间有了明暗的实在关系.意识得以可能的根据就是作为其真理性尺度的精神,这种真理性自身是意识之光由之发出的玄暗.绝对精神(物自体)开显、创造、显现现象,这种开显、创造活动就是存在的事情,存在的事情(人类历史)及其事后的觉解就是存在--精神的澄明,就是真理性自身.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由于其“朝向事情本身”的思想方法,能够更为柔和地对待中国古代思想哲理,并与之结缘而共生;其所朝向的“事情本身”具有原初给予性、居间构成性和直观明见性的基本特征,这也与中国哲学“体用不即不离”的哲理特征遥相呼应。借助现象学的思想方法及其洞见,可以更好地阐发出中国哲学的精义,与此同时,中国哲学特有的事质领域也将扩充现象学的思想领地,从而为一门有别于德法现象学的中国现象学的建构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观点走向成熟的那个时期,《精神现象学》对马克思的思想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对主客体同一性的理解、对劳动问题的理解和对承认问题的理解三个方面。其中的主客体同一性预示了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劳动构成了马克思批判理论和解放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承认论题则成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阐述了其对哲学的基本认识,并且通过对哲学的表述把他的哲学观与康德、谢林等人的哲学观区别开来。黑格尔的“哲学”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想象的产物,也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客观精神自身运动和发展的一个过程;是本体论、辩证法和方法论三者的统一;是孕育了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5.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奠基之作。我于1927年初次读到它迄今已有60周年了。今年是这部著作问世180周年纪念。而这期间,世界和人事均发生了沧桑之变,人类饱经了两次大战的磨难,也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今天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有这些,都使我倍感光阴荏苒流逝,而人却日新;更使我坚信精神价值的恒常与持存。关于《精神现象学》这部著作的性质、特点、价值及其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精神现象学》所描绘的意识到达“绝对知识”的过程可以看作主体自我实现、主体寻找自由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黑格尔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自己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7.
方珏 《兰州学刊》2005,(5):104-106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阐发了其存在主义的的女性主义哲学,本文则通过对其哲学思想的源头做一厘清,力图揭示出波伏娃与黑格尔、萨特等人思想的异同,阐明了其理论的当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天 ,哲学似乎处在不断被“摧毁”、“克服”的境运 ,但哲学家们在宣告传统哲学之终结的时候 ,却同时在尝试着为哲学开辟新的道路。在中国 ,我们也看到了和西方很相似的情形 :哲学处在危机的状态 ,同时人们又试图克服这种危机。复兴儒学 ,建立“形而下”的应用哲学 ,倡导不同哲学传统的对话等等 ,都是人们试图振兴哲学、开辟哲学新路径的努力。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欧阳康先生的《哲学研究方法论》问世了。欧阳康先生认为 ,在今天的中国 ,要想真正克服哲学的危机 ,道路只有一条 :立足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践 ,在和种更广阔的视野中坚…  相似文献   

19.
<正>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向被人们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艰深、最富有创造性的哲学著作之一。它的公开出版已有180多年丁。 建国后系统研究黑格尔这部经典著作的当首推贺麟先生。1961年,趁《精神现象学》中译本出版之机,作为主要译者的贺麟先生写了一篇译者导言,对它的写作经过和黑格尔当时的政治态度、它的来源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写作就是思考,就是事物自身的显现。结合教育学的特点,文章探讨了现象学教育学写作的三种方式,体验描述的写作方式、故事性的写作方式、诗化语言的写作方式,并认为现象学教育学写作包括写作、反思、重写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