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程活动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作为社会基本活动方式与社会基本细胞的工程活动与工程共同体理所当然并势所必然地应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和基本内容。“工程共同体”是工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应该依照“微观-中观-宏观”的分析框架研究工程社会学问题。工程活动是经济维度、技术维度、社会维度、伦理维度、管理维度、心理维度、政治维度等多因素的高度集成,目前,包括工程哲学、工程社会学等在内的跨学科“工程研究”(engineering studies)正在兴起。工程社会学已经从社会学的“空白区”走到了学术地图的“边缘区”,应该尽快将其推进到社会学学术地图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2.
工程刑法学是指研究工程刑法及其规定的工程犯罪和刑事责任及刑罚的科学。我国刑法典在多个章节对不同的工程犯罪分别作了规定,我国的工程法律也有关于刑事责任的条款。在工程犯罪特别突出的社会转型时期,将散见于刑法典各章节和工程法中的工程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和刑罚进行集中研究,从而构建工程刑法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范畴的演进历程看,随着工程外延的逐步拓展,工程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工程也由自然领域逐步扩展到人文社会领域。在工程哲学的视域内,对社会工程的典型特征进行系统考察,就可以对“社会工程”作出明确的界定和深刻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工程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的总称,是人类某种需求的物化。我国工程建设需要树立新理念,特别应当克服重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重短期利益而轻视和忽视综合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问题。工程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哲学思维水平,运用哲学思维指导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工程伦理准则是指由工程相关者构成的工程共同体在工程活动中进行伦理判断应遵循的原则。人类责任准则是居于第一层级的工程伦理核心准则,经济效用、安全保障、利益兼顾、生态维护四条准则是居于第二层级的工程伦理一般准则。在工程实践中,工程人员的岗位自律、工程组织的职业自治、工程共同体的商谈求同,是依据工程伦理准则层级归化机制进行伦理判断的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工程的社会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性是工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重视工程的社会性不仅有助于理解工程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而且能够为开展对工程的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工程:一种演化论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史的考察,工程的多样性、延续性和创新性揭示了工程的演化本质。从时间-空间、结构-功能,以及过程-结果上看,工程的演化具有社会历史性与地域性、集成性与整体性、形式的渐进性与突变性、过程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等特征,它是一个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的演变与人之为人的本质的不断展现过程。作为工程哲学研究的拓延与深化,工程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工程离不开科学,但工程并不等同于科学,对工程与科学进行细致的区分和辨别是有必要的。科学和工程之间在成果类型、知识类型、问题驱动类型等三个方面存在区别。这导致工程与科学哲学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有不同,在提出并定义问题、开发和使用模型、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数学和统计思想、最终目的等五个方面存在联系与区别,这些认识的明晰,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对工程有更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传统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回归工程实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是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中国高等矿业工程教育水平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锻炼为核心,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程实践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矿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用工程手段和工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重大工程实现重大战略目标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创造。重大工程具有改变世界、影响未来的强大力量,其功能作用举足轻重、巨大效益举国受益、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是工程大国也是工程强国,重大工程是党和国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载体,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的重大工程必须立足于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把握重大工程未来发展的大势和主动权,抢占转型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11.
工程哲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有别于传统科学技术哲学的新领域。文章结合机电工程教育实践,论述了工程哲学研究的一些最新理念和进展,分析了工程哲学对工程教育的价值意蕴,并提出了将工程哲学思想引入到工程教育中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先对工程与系统工程等概念进行辨析,然后从科技哲学视野中的方法论、认识范畴、研究过程等层面入手,在整合德育系统方法和完成现代方法视角转换基础上,简论德育系统工程方法到工程德育方法论的哲学关系辨析和理念建构,从而为全方位构建新型德育科学方法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程”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的概念和范式。2006年4月初,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发起的在西安举行的我国“首届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对“社会工程”的概念,研究的对象、方向与路径,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性和其它发达国家研究的模式特点等方面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认为,提出这一新概念并推进其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导致我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对合理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土木学科背景入手,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认为"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不仅充当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而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教学过程应该贯穿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新工科建设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是我国由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的必要前提。当前,在高校工程伦理教育中,存在着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大国地位不匹配、推进速度缓慢、教育中重技轻理、未形成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等问题。工匠精神源于我国古代工程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强化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之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工程强国的重要支撑,可以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文化的高校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工程与工程伦理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现代工程正在向人们展开着多姿多彩的技术蓝图,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个全新的道德课题,这些新课题是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范畴。运用工程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从人的因素、成本与效益、知识产权等方面论述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工程伦理观。科技工作者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伦理观,才能完成好复杂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任务。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系统工程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系统工程的滥觞首推钱学森院士和华罗庚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在几十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为国家建设和富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有待于不断挖掘、探索、开拓、创新。在回顾和总结西方系统运动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指出把系统思想应用于工程和组织管理是西方系统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指出西方系统管理模型存在的不足,并着重从系统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研究允许多种模式存在,系统研究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系统研究向开放的复杂系统发展等四个方面指出,西方系统工程的发展对中国系统工程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