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初,我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兴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它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网络产业对经济有较强的支撑作用。面对地缘的劣势 ,内陆地区正在积极寻求一些可行的方法克服由地缘劣势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网络经济的出现 ,使西部地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网络经济的直接性使内陆地区缩短了交易双方的距离 ,促使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节奏大大加快。信息网络增强了内陆地区的产业区位自由度 ,有效地改变着内陆地区企业的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9,(4):24-27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成都经济区.是充分发挥成都“龙头”作用.带动成都经济区和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2009年7月17日.四川省社科联与成都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旨在充分发挥社科界的作用.全力助推成都经济区建设的“首届成都经济区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潮流,区域经济整合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海峡经济区是两岸经贸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海峡经济区,是实现两岸经济整合的可行方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9,(1):48-52
最近,省社科联组织省科技顾问团、省社科院、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辛文、林凌、杜肯堂、赵国良等专家学者前往资阳,就成都、资阳两市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的情况,专家组写出了《努力推进成都资阳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并专题报告省委、省政府.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王宁、李成云副省长和省政府蔡竞秘书长分别作出了批示。省社科联组织的此次调研活动取得了富有成效的重要成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省委、省政府对资阳发展特别是成都资阳区域合作、互动发展更加重视和支持.省级有关部门对资阳发展特别是成都资阳区域合作“路、园、湖”三大重点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6.
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的开放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开放,其原因是地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摒弃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初期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西部内陆地区地理与空间的特点,扬长避短转向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内陆不应受限于距海岸线距离较远的地缘比较劣势,而应转换思维、重新定位,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创造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为内核的高级生产要素环境,构建内陆创新与升级基地,以"内生增长方式"作为内驱力实现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地区开放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创新也是影响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历史原因和现实经济方面面临着诸多障碍和发展难题需要破解。文章以中原经济区区域核心地带河南省开封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跨越式发展历史根源的基础上,从经济物质因素、制度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制约因素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了开封在区域统筹发展中所面临的劣势与不足,并从六个方面探讨论证如何借力中原经济区和郑汴一体化建设实现开封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依据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世纪之举。若能在沈阳经济区的框架下,充分发挥鞍山副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支撑、辐射和拉动作用,整合鞍山、辽阳两市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率先实现两市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打造沈阳经济区南部第二极地,必将在加快沈阳经济区建设、加速沈大经济带隆起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大有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地缘经济关系是推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缘经济最明显的表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和地域依存关系的加强 ,世界经济中出现了区域经济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我国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 ,必须进一步加大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 ,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与毗邻周边国家区域经济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际间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加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既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对接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区域振兴,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政府有责。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逐步凸起,东中西并进的局面形成,高校区域合作与发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高校区域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区域振兴发展总体战略的提出正好为我国高校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使高校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在区域振兴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需要当地政府、市场和区域内各高校相互之间达成共识,找出对策,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推动高校区域合作的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海峡经济区北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连珠江三角洲,是国内最大的经济区的联结点.海峡经济区的积极构建和发展,既可以促进其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大中华整体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又可以加深互信、互动和互利,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民族团结.当前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注重七个方面的问题,加强闽台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两岸的产业水平,促进本区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它对今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并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为可能.不容忽视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广东东部、浙江南部和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海峡西岸是与东岸(台湾)相比较而言的.福建与台湾处于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闽赣两省历史上就有密切的经济往来.江西是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江西可以搭乘海峡西岸的班车与台湾对接,扩大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闽赣两省在经济建设中各有优势,互补性强,闽赣经济技术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东西部城市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集散辐射地 ,加强城市经济的协作与发展符合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东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极大的互补性和兼容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 ,加强合作协调发展 ,将成为 2 1世纪东西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重庆有着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在分析了思想意识、开放程度、物流成本、人才缺乏等制约因素后,提出了扩大开放的整体思路与争取政策支持、借鉴先进经验、发挥自身优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跨界问题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界问题"管理是区域合作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半岛蓝色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要包含政府内部的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合作网络,还要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制度化、经常化和有效的"跨界"管理途径,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治理主体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也是促使其焕发青春的重要途径。东北经济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具有低层次合作、次区域合作的初级化及合作领域具有广泛性等特点。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推动下 ,国际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态势 ,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 ,东北经济区应以崭新的思路展开新一轮的对外经贸合作 ,以科学正确的创新模式开创对外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完善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六大构成要素 ;论证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运行条件和内在机理 ;在论述过程中 ,提出并分析了改进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改进完善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实现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经济功能的转变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冲破地方封锁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创新途径.从法律的视角指出作为转型时期的大庆市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可能存在的有关环境保护、地方法制以及主体定位等问题,为在法律框架下更好发展一体化经济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