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爱国热情、明确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总体上积极健康,人生目标明确。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一群体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紧张、压抑、焦虑的情绪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妥善引导和疏通,情况堪忧。高校思政理论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应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爱国热情、明确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总体上积极健康,人生目标明确。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一群体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紧张、压抑、焦虑的情绪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妥善引导和疏通,情况堪忧。高校思政理论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应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带有21世纪高速发展、急剧转型鲜明特征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情感、行为、认知等与“80后”有明显的不同。文章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探索了与时代相吻合、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对象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思政工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0后"开始渐渐登上高校舞台,到现在"90后"已经完全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社会舆论都一致认为"90后"大学生和前两代显出明显的不同。深入研究"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对其正确的引导教育,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90后”大学生暴露的突出问题及成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弘扬主流价值观,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要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四个转化”,即“家长式”管理转化为师生“和谐”沟通,统一管理转化为分层管理,单一学校管理转化为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学生自主成才转化为科学规划大学生涯。  相似文献   

6.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如何增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介质,以其信息传播的广容性与共享性、传播世界的虚拟性与速度的迅捷性等天然特质,吸引着人们纷纷“触网”。“90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烙印,网络渗透到他们学习、生活、交往和娱乐等方面。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90后”大学生,早已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网络改变了该群体获取信息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为此,本研究对321名北京邮电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归纳出“90后”大学生在网上接受信息的习惯的现状,并对其网上信息接受习惯养成的原因作了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淑娟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1):58-59,51
高校应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独特的个性,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玉华 《中州学刊》2012,(2):103-106
"90后"大学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开放性、个性化特征,同时又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与行为不和谐、攀比消费与炫耀消费严重、"人情消费"大众化、消费水平两极分化、财商缺乏及储蓄意识淡薄等误区。应高度重视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积极探索此消费群体消费观教育的当代路径,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1990年之后出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湖北省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4 792名各层次、各科别的"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结果:"90后"大学生在强迫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上,出现中度及以上问题的学生阳性检出率较高。和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在强迫、焦虑、恐怖、偏执这4个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艺术类学生比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在抑郁、敌对、恐怖、偏执4个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考录取批次上,"90后"专科生心理问题突出,本科生、高职高专、自考生心理状态相对良好。结论:湖北省高校"9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在强迫、焦虑等问题上比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在此探讨"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惑,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目的是让大学生自己评价他们的人际关系,指出家庭、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等因素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孙若梅 《理论界》2013,(10):185-188
今天,“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要成员,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同时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西方文化的冲击、网络环境的发展等新形势,他们又存在着价值取向选择上的困惑与焦虑.因此,把握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思想动态,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有着时代背景下特有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当前“90后”大学生入党意愿强烈,对党员的先进性定位明确,但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着党员系统化教育不够、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陈旧创新性不够、学生党支部作用体现不明显、党组织感召力下降等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利用好网络和职业规划教育平台;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坚持他教与自教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都是有效开展“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龚志伟 《理论界》2006,(3):151-152
社会变迁与转型带来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握“小观点”,融入“大思想”;围绕“小教材”,拓展“大社会”;立足“小课堂”,走向“大生活”,即坚持由“小”及“大”的原则,是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90后大学生网络应用及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对90后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网络行为方面,网络影响着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其影响主要是正向的。在思想状况方面,就思想政治观念而言,90后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呈现多元化和矛盾性的趋势;就道德修养而言,他们的道德认知较准确,但在行为上却有一定脱节;就心理状况而言,他们的心理状态总体上是开放和积极的。最后研究探索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登上社会舞台,成为“网络围观”的主体和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的重要推手。了解这支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提升策略,是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政治参与的视角,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认为,“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与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危机时代下"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在就业理想、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目标、择业目的、就业期望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其就业观的形成受个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较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重点要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中心。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主体因素,通过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动力因素,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价值认同;调动学生的自觉因素,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理论自觉。同时,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等主体因素,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崇尚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90后逐渐走向了工作岗位,他们的思想活跃,表现欲望强、创新能力强,但是心理也比较脆弱,情感波动大。本文基于90后职工的思想现状,对90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展开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报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手机报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便捷的沟通赢得广大青年的欢迎,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正日益受到冲击,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重庆邮电大学主动顺应形势,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应对,抢占“新兴媒体阵地”,创办“重邮e站”手机报,以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