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识分析:与后现代哲学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识:后现代哲学视界批判所谓常识,即日常意识,是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所获取的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公共经验的总称。常识世界幅员广大,几乎包括了所有人类共同的、流行的或习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从公众文化心理、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生活经验等一直...  相似文献   

2.
论两个归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要的是,在大体经验主义哲学的框架中是否能找到一种对休谟问题的解答,如果不能,那么清醒和疯狂之间在理智上就没有区别了。本文将从纯粹哲学或形而上的角度探讨关于经验知识(常识和经验科学)的基础问题,因此本文只在经验所及范围之内才将经验科学和常识的结论作为论据来使用,至于经验知识超出直接经验的那部分内容的意义,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论题。一、问题的区分及归纳问题1的解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活动中,一般人们都认为经验知识是陈述或理论对实在(事实)的符合或正确的反映,如此等等;且不管这里的“符合”和“正确的反映”的…  相似文献   

3.
陈海 《江汉论坛》2022,(8):54-58
“常识”概念在道德探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识概念具有多重内涵,通过对古今中外相关文献的考察,可以发现“常识”概念涉及的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群。与道德探究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常识道德”和“道德常识”分别指向“基于人类某种感觉或能力的道德”和“人所共知的关于道德的简单而基本的知识”。由于道德常识具有长期的不可错性和广泛接受性,只要能证明常识道德和道德常识之间可以转化,便可证明常识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方法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反思平衡法和社会认识论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为这种转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被广泛采用的教材,从内容到编排,都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在词语诠释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现仅就其中的五个问题作一些讨论。“焉”可作“之”用《古代汉语》常识部分“代词”一章关于“焉”字有这样的论述:“焉字一般只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这点和‘之’正相反,‘之’的主要作用就是放在及物动词之后作宾语。古代汉语里只有‘知之’‘杀之’,没有‘知焉’‘杀焉’。同一个动词,加‘之’和加‘焉’,意义也不同。”作为常识,这一论述,有悖于语言实际。是的,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文学中日常叙述的发展与新的日常生活理念密切相关,其中常态化生活观念和还原性思维发挥着笼罩性的影响。起初,“回到日常”与对日常人性的想象,为“文革”后人们抚慰伤痕心态,走出激进革命提供了途径。随着社会转型和新意识形态的渗入,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观念和日常意识逐渐凝固为一种“新常识”,使得文学的日常叙述日趋窄化,其中包含的可能性逐渐弥散。只有破解“新常识”,反思当下日常观念的深层局限,重构日常意识,才能激活包括日常状态在内的整个生活系统,使文学摆脱日常叙述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王世鹏 《学术月刊》2020,(2):20-29+19
自我研究的"现象学转向"要求自我研究先悬搁本体论问题,突出现象学问题的优先性,把自我感、自我信念、自我知识的描述、考察和批判反思作为自我哲学研究的奠基性、核心性工程。常识化自我知识被认为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和透明性的现象学特征。笛卡尔、休谟和康德由常识化自我知识出发而赋予自我以"统一的""简单的"和"连续的"的规定性。常识化自我知识不但塑造了一般人的自我观念,而且导致了哲学研究中的自我悖论。对常识化自我知识的反思揭示出自我悖论中的语词错误、语法错误和方法论问题。破解自我悖论离不开心灵观之重构。在心灵观的重构中,自我展现出其复杂的层次性、结构性和开放性。通达自我的第一人称路径和第三人称路径在赋予我们自我知识的同时,不断构造自我本身。自我研究必然要求对包括常识化自我知识在内的整个自我知识系统进行反思,挖掘、发现、评估和利用其中有价值的自我知识形式,而这离不开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大丈夫”是汉代男性经常使用的熟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男子的精神世界。这篇短文拟对“大丈夫”语辞的社会心理意义进行初步考察。“丈夫”是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的对成年男性的一般称谓。《谷梁传》文公十二年云:“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论衡·气寿》谈到这个语辞的来源时说:“譬犹人形一丈,正形也”,故“名男子为丈夫”。王充的说法是否追溯到这个词汇的本源,因史料不足尚不能确定。但汉代人承袭了先秦时的这一语称习惯则应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生为婴儿,长为丈夫,老为父翁。”(D两汉史籍这一语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常识。但是,在林彪、“四人帮”高喊“高举”的影响和毒害下,有些人竟对这个一般常识也提出了异议,说什么检验真理的标准不仅是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才是检验真理的更重要标准。否则,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贬低”。我们认为,这恰恰是把问题弄颠倒了。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以批判日常生活与常识为目的,以捍卫日常生活为方法,其批判性和参与性体现出一种置身其中但又超然物外的乌托邦精神。当代大众文化的再生产已经无法离开消费者的接受、认可和广泛参与。文化研究是对文学理论的重构和对乌托邦精神的呼唤,这种批判要与传统的文学、艺术概念保持距离,是一种辩证的批判。文化研究对传统文学研究僵化的“能指”提出质疑,不断寻找全新“能指—所指”意义链的过程将使自身一直处于进行时态中。  相似文献   

10.
“个体”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社会科学中的“个体”观念仍停留在常识层次而缺少一种本体论的前提批判。与社会科学中充斥着大量混杂、模糊的常识个体观念形成对比的是,自然科学则从根基上动摇了“个体”观念,其中以量子力学、生物学和分形学带来的冲击最为尖锐。量子力学在诞生之初就提出了“非个体”的观念,不过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并不接受非个体,而是选择重新为个体性辩护。其辩护的路径主要有二:一是先验辩护;二是属性辩护。通过形式化的分析可知,弱可分辨性和基数性的辩护并不足以否定“非个体”的形而上学。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关于量子个体性的“福曼论题”阐释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而新兴的“量子社会科学”则直接体现了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趋势。通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个体性不能再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存在之必要条件或必然特征,传统的“个体”观念开始松动,对于围绕“个体”之形而上学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重新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一词的本义,本是历史学家耳熟能详的史学常识。故而,我也不打算对这个常识多加考辨。我的目的是:从中西方文化对“历史”一词的最早定义和解释入手,去探究和梳理中西方史学精神的基本差异。但这并不是说,史学精神是这种定义的产物,而是说,对“历史”的定义仅仅是史学精神的一般表现和我们理解史学精神的切入点。不过,在这里必须事先说明三点:第一,中西方史学精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区区一篇文章很难讲得清楚,我的目的只是想把我自认为最重要的一方面说清说透,而不是把每一方面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进行论述或重申。第二,西方史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但我却只能把范围和目标限定于古希腊史学。第三,中国史学肯定有它的长处,但在大多数时候,这些长处均难以得到正常发挥,甚至使长处变成了短处。而古希腊史学所具有的特质又恰恰为中国史学所缺乏。这样,借其之长补我之短.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罗积勇  张秋娥 《殷都学刊》2008,29(1):121-126
《论语》中的孔子及孔门弟子之喻体一般是取人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作喻体,而孔子及其弟子所熟悉的领域也就是他们所用比喻中喻体的取向。其喻体取向分为五大类别,依其占全部喻体的百分比排序为:自然、日常生活、六艺及军事、手工业及经济活动、器物,体现出“近取譬”的比喻生成原则及特色。《论语》中孔子及孔门弟子之喻体取向特色是在言说方面具体贯彻孔子为仁之方而形成的。“近取譬”是孔子对前贤比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一种古老的文类——以言类之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慧 《文史哲》2007,(1):5-22
“语”是一种古老的文类,是古人知识、经验的结晶和为人处事的准则,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充满了先民的经验和智慧,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知识和共同的思想、话语资源。其体用特征是“明德”,这一体用特征是“语”区别于同期其他文类的身份证明。它大致可分为重在记言和重在叙事的两类,每类又表现为散见的或结集、成篇的两种。散见言类之“语”的文字标志是“语”、“言”、“谚”和部分“闻之”;结集成篇的言类之“语”则集中地保存在先秦迄两汉的文献中。探讨“语”这种文类的体用特征、存在形式、渊源与流变、思想史、学术史和文献学意义,藉此展现当时人们的一般知识和思想,尤其是春秋战国思想家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平台,进而揭示在“语”的传播过程中若干文化现象的现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家庭档案”就是把各种具有保留价值的家庭材料,经过分类整理集中保管起来,使之方便于日常生活中及时查阅的一种统筹方法。它不仅有益于培养家庭成员的治家之道,理顺家庭财产,而且还可以培养家庭成员有条不紊的生活作风,尤其还可以为子女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按一般的家庭,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佛教常识答问》是作者十余年前所写的未完成之稿。当时因与外国佛教人士谈话时,翻译同志多以缺乏佛教知识,感到困难,这篇东西,主要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而作的。原来计划用八个题目写,已写成的有: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②“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③“僧伽和佛的弟子”,④“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还未写的有:⑤“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⑥“中国和日本、朝鲜、越南的佛教关系”,⑦“中国和南亚各国的佛教关系”,⑧“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佛教关系”。作者打算最近着手继续写成。现将已写就之稿,登载本刊,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同志们不吝指教,以便修正错误。《佛教常识答问》这个书题,要求它的内容尽可能地作客观的介绍,而不作主观的论断。这是为了使读者能够获得一些较为切合实际的有关知识,同时也许可能为批判研究提供一些比较朴实的素材。作者认为自己的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但主观上则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利用网络平台从事传播活动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新时代人才培养角度看,传统新闻传播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职场竞争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急需改革。在全民媒介实践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建设需要认清深度媒介化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新闻业蜕变与新闻传播职业分化重组带来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困境,超越一般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知识整合力,在深度和高度上再定位、再调整。强有力的整合力,可以促进学科之间、学界与业界的交叉融合,推进“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首届“长江《读书》奖”评选结果一公之于世,便激荡了整个学术文化界。人们对该奖项的评选结果及运作方式的正当性和公平性提出了种种质疑,并由此触及到学术文化界存在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首届“长江《读书》奖”现象不过是中国学术文化界之秋风秋雨之一叶。 在中国社会处于急遽的转型过程中,脱序和失范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像社会一般大众一样,习惯于在威权主义圈定的赛马场内跑马的学术文化界,一俟脱逸既定的轨道,面对蕴潜着更多可能性的新的生存境遇,一方面由于新的游戏规则付之阙如,另一方面由于持守妾奴之道而…  相似文献   

18.
论审美体验的性质及其中介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体验的性质与人在体验时总是“身”“心”并用相关,审美体验的中介性意义与任何体验都是这样或那样的体察和验证相关。而审美体验的性质及其中介性意义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体验,就在于审美体验之“设身处地地想”更多地带有想象和联想的成分,而其“感受活动效果”更具有全面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学者解释《诗经》的著作中,就出现了专门解释其中鸟兽草木的一类。但古人缺乏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不能对每一种动植物给予科学的定位,对其性状的描述也多有不精确之处。虽然这些描述可以作为今人研究《诗经》的宝贵资料,但并不适合现代一般读者的阅读需要。因此,运用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对《诗经》中的“鸟兽草木之名”加以准确定位,进行科学描述,帮助现代读者更加确切而直观地认知《诗经》作品和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鉴赏,应该说是现代《诗经》研究学者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现代读者的一项阅读期待。2003年7月,三秦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20.
耳朵是听觉器官,眼睛是观觉器官。人能耳听目视,不能耳视目听,这是一般常识,我国古典著作中早有记载。《列子》卷四《仲尼篇》: “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候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亢仓子曰: ‘传之者妄。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