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江侗语汉语借词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通过研究三江侗语中汉语借词的声母系统,并与中古汉语声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三江侗语汉语借词声母与中古声类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声母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投影.  相似文献   

2.
三江侗语汉语借词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全面研究了三江侗语中汉语惜词的韵母系统,并与中古汉语韵母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分析。研究揭示,三江侗语汉语借词分为两个层次,它们是中古以来汉语语音历时变化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从赣北方言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赣北文化中的三个层次:上古南方文化层、中古中原文化层、近代北方文化层。不同的文化层次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古南方文化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古中原文化层形成于唐宋时期,近代北方文化层则形成于元明清时期。三个层次同当地的土著文化叠置共存,融合发展为今天赣北文化多元一体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中古汉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汉语史的分期,多数学者认为可分为四段,即上古——先秦两汉(或以东汉为过渡时期而属下)、中古——魏晋南北南、近代——唐宋元明至清初、现代——清代中叶迄今。由于中古和近代是白话系统由萌芽而渐臻成熟的时期,所以近代汉语与中古汉语的关系尤其密切。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必须联系中古汉语,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工匠义常用词是汉语史上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类词,其核心词"人"、"工"、"匠"、"师"及其作为词根不同时期构成新词的数量和能力,反映出书面语中,上古用"人",中古用"工",近代用"匠";口语中,上古以"人"为主,中古早期以"师"为主,中古后期"师"、"匠"共用,近代"匠"脱颖而出。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近代,其间当有新旧质素共存竞争的过渡时期,两汉两宋承担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古语法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东汉至隋是汉语史上的中古时期 ,近年来中古汉语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中古语法在继承上古语法的同时 ,词法与句法中均有较为显著的淘汰与新生。这些变化构成了中古语法的重要内容 ,并为近代汉语语法的进一步演变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许多流行的语法现象均萌芽发展于中古。中古语法体现了新旧语法形式的交替 ,起着前承上古后启近代的作用 ,在汉语语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人名结构经历了上古、中古和近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的结构和文化内涵都不相同。上古阶段土家族人名结构担负了土家语言发生学的重任,同时为以后的土家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古时期,土家族人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经历了指事、象形、爱称阶段。在近代和现代,土家族人名受汉文化浸润,慢慢向汉语人名的格式靠拢,但仍有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8.
"放置"义动词从上古发展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置"是上古至中古时期"放置"义的主导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放"在搭配对象、义域上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置"成为"放置"义的主导词,沿用至今。现代汉语方言的"放置"义动词比通语中要丰富,既有承传词,又有创新词。各方言中使用的"放置"义动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9.
本书由吴于廑教授任顾问,由周谷城教授题写书名,由武汉大学与华中师大、湘潭大学、中南民院、湘潭师院、湖北大学、武汉教院等高等院校的部分世界史教师协作编写。全书共分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与当代五个分册,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古和中古两分册拟于今年4月出书,其他分册亦将陆续发稿。本书既顾及世界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主要是力  相似文献   

10.
以湘南瑶族江永勉语为案例,考察江永勉语词汇演变的进程和流向,揭示汉语借词在江永勉语词汇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从接触的动因、途径、方式、类型等方面探讨其接触机制,为分析语言接触过程中影响词汇演变的种种制约因素提供一个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是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在拼写、语音、语法和语用上都存在有别于通用英语的特点。早期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少来自粤语,现在绝大部分来自普通话,用的是汉语拼音。早期汉语借词不少是音译借词,当代发展趋势是意译借词。早期借用以单词为主,现当代则出现大量的借用短语。  相似文献   

12.
帛书《易经》今古文字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帛书《易经》文字有用今文者,有用古文者,亦复有同一字今古文混用者。这表明先秦典籍流传到西汉以后,确实存在以今文定章句、明通假而改古文为今文的情况。但这种改易大抵以弟子能够读懂为依归,今古文并不判若水火,更无是非之分。汉哀帝之前的学派争执完全反映在今文一系内部齐学与鲁学之间。  相似文献   

13.
尽管反思平衡在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哲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那些时期的主流理论仍然具有鲜明的实在论与基础主义特征.罗尔斯放弃了基础主义的论证方法,转而将反思平衡本身作为了正当性证明的基础,从而体现出了与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根本性差异.当代政治哲学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的另一个方法是思想试验.在这个方面,通过对带有强烈非现实色彩的思想试验的使用,诺齐克对相关学术论争的特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尽管反思平衡与思想试验两者之间可以存在互相支持的关系,但在罗尔斯式的反思平衡与诺齐克式的思想试验之间,却隐含着冲突.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当代东裕固语和现代蒙古语基本核心词之比较”、“现、当代东裕固语的语音存古性及与《蒙古秘史》之互证”两方面,辨析现代东裕固语和当代东裕固语的历时音变过程,并与现代蒙古语进行语音对应比较,从中排列它们之间音变的先后顺序,得出了现代蒙古语是蒙古语族中音变最快、音节缩略最严重的语言,而当代东裕固语是既存古又创新的语言等结论,从而为阿尔泰语系构拟和蒙古语族史研究提供参照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简论城市与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状况,可将其分为古代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随着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城市化现象.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实质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目前所谓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和传统观念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而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就成为了一次由包含诸多文化形态因子的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换。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目标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它是以个体自我文化意识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可以认为自我文化意识的确立是文化转型以及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总体发展趋势,是在此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因子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可以追溯至高等教育萌芽之时。东方精英教育源起于美索不达米亚流域地区出现的高等教育活动,后期在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等古代东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也相继出现精英教育形式;西方精英教育雏形萌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而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可以认为是古代西方精英教育的思想和理论的雏形,成为后来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自由教育的源头,也成为整个现当代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精英教育理念之滥觞。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合理内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往往与现代教学相关联并恰当融合后,其蕴藏的教育意义能够发挥到最大化。直觉思维,或称直觉体悟思维方式,对于极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教育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传统文化因子之一。而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承载着这一传统文化因子的古诗词,其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或直觉体悟能力,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可能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可能策略实现能力的培养:重视诵读练习、教师适时启发、加强知识经验的系统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与印欧语相比,缺少发达的形态,因此在词和非词、词类的划分、各种句子成分的划分之间都存在中间状态。引进短语词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词和非词"的中间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结合分析,从历时的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短语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短语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许多古代短语词的形式,发展到现代汉语,已凝固成为复合词,沿用至今。现代汉语中的短语词多是一些固定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2月3日至7日,2010年全国历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中西文明进程及其现代发展。本次论坛涉及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涵盖了历史学科现行辖内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论坛议题广泛:既有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与史实的考证与考辨,史料的重新解读、新资料与新方法的运用,也有近年来史学中比较流行的民间信仰与医疗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