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各国相继沦为英法等欧洲列强的委任统治地、“被保护国”或半殖民地,因此,当二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火叩击中东大门的时候,阿拉伯各国被绑在英法的战车上冲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流中。战时的中东是轴心国东向战略钳形攻势的中心,是大英帝国重要的后方战略基地和苏美英三大盟国联合作战的  相似文献   

2.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演变,以美、俄、欧和日本为代表的大国和大国集团在中东谋求扩大军事影响,开展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维护军事安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也在中东开展准联盟外交,但主张在平等协商和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应对共同发展问题,其本质是维护民生,中阿合作论坛、中国同埃及、沙特和苏丹等核心大国的双边合作机制以及中东热点问题解决机制是中国开展中东准联盟外交的三个主要平台.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是国际体系转型的必然结果,中东安全体系多元化、经济相互依赖和大国身份转变使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东地区主要控制在英帝国手里,其次是法国势力,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甚微.战后,日益强大起来的美国先与英法协调行动,打着共同维护西方国家利益的旗号,排除苏联的影响.继之,随着英、法在中东势力的日渐衰微,美便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乘机侵人中东,以填补所谓的“政治真空”,极力排挤英、法势力,进而成为中东地区力量最大的西方国家.于是,中东地区便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两个强国美苏争夺的舞台.在长期的斗争中,美国各个时期的中东战略集中体现在“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  相似文献   

4.
也门是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国家之一,在中东地区发挥着独特作用。当前也门变局已成为构成西亚北非动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可能对中东格局、地区力量对比、阿拉伯世界发展前景,以及域外大国角逐态势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今天,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市中心,人们可以看到一尊巍然屹立的英雄雕像。这位英雄便是1899~1920年索马里反殖民主义“圣战”的领导人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哈桑。那次索马里反帝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和意大利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加速了索马里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在索马里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地缘政治、中东破碎地带与利比亚战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中东地缘政治版图的破碎性格局是导致该地区动荡不断、频频成为西方武力干涉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一战后英法进行"委任统治"是导致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罪恶渊薮。当前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既是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进一步分裂阿拉伯世界的最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红线协定》的签订打破了一战前后英法等国对中东石油的殖民控制,预示着全球石油权力嬗变的开始,而《红线协定》的最终解体又确立了美国石油公司在中东的支配地位,标志着美国取代英国中东霸权地位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红线协定》的签订打破了一战前后英法等国对中东石油的殖民控制,预示着全球石油权力嬗变的开始,而《红线协定》的最终解体又确立了美国石油公司在中东的支配地位,标志着美国取代英国中东霸权地位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当代世界的霸权国家,中国则是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地区性大国。在中东,两国在能源安全、反扩散、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两国在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在中东地区又存在分歧与矛盾。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不断增强,中美两国既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又有相互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东地区成为恐怖主义策源地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工业化进程遭遇瓶颈;二是以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为主要任务的民族国家建构受挫;三是以地区国家相互协调解决安全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地区主义严重缺失。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中东国家自身建设方面的原因,也是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所致。外部大国和地区国家的消极反恐政策进一步导致21世纪以来地区"越反越恐"现象的产生。外部大国和地区国家能否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思维将是决定国际反恐斗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起,前苏联、东欧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格局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战后形成的东西方冷战局面基本消失,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过渡,世界各国正在摸索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中东地区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突出,在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下降的情况下,作为超极经济大国的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因此,加强研究中东地区和日本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且富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二战后至石油危机前的中东日本关系,试作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求教方家学者。 一、战后的中东局势 二战期间,英、法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向中东地区的人民许诺,战后给予民族自决和独立的权利,但战后食言,不予兑现,继续推行殖民政策或保留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激怒了中东人民。于是,从尼罗河至海湾的广大地区,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英法势力开始衰落,它们的殖民统治地位摇摇欲坠。这时候,美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乘虚而入,极力排挤英法势力,逼迫法国的军事力量撤出叙利亚和黎巴嫩,支持巴勒斯坦犹太复国组织反对英国的统治,加强扩大自己对伊拉克、埃及和约旦的影响。 1952年,阿卜杜·纳赛尔在革命成功后,坚持中立,执行不结盟政策,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旗帜,反对西方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印度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奉行了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支持阿拉伯联盟和反对以色列的中东外交政策,但在冷战缓和时期也有些变化;冷战结束后,印度在试图维持与中东国家的传统关系基础上与以色列建交,在试图与西方大国的协同中谋取在中东的利益最大化.印度的中东外交受到多极化力量和单极化力量角逐的影响,但其中东外交的角色转变基本上围绕与美以加强合作,它属于介于西方与伊斯兰两种国际力量间的游移势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当代世界的霸权国家,中国则是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地区性大国。在中东,两国在能源安全、反扩散、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两国在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在中东地区又存在分歧与矛盾。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不断增强,中美两国既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又有相互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自小规模核武器技术出现起,外界始终存在恐怖分子可能会获得并使用核武器从而危及安全的分析和预警。中东是恐怖组织与恐怖分子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地区。就可能性而言,中东地区的恐怖组织在行为者意愿、交易关系、技术可行性和制造能力四个方面的表现确实可能形成核恐怖主义威胁,进而使区域核安全更加脆弱。中东地区拥有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可攻击的潜在对象不仅限于地区国家,还包括欧美人口集中地;其追求的效果不仅是危害生命和环境,还包括散布核恐慌,极易影响全球安全形势。治理中东核恐怖主义不得不面临该地区特有的政治透明度、区域合作效能、极端主义和教派分歧等政治和结构困局。遏制中东核恐怖主义从根本上需要更开放的安全合作环境和更彻底的反极端主义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东诸国和中国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但自古以来就互相交往、互通有无,缔结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友好历史篇章。近代以来,两地穆斯林在反帝、反殖的共同斗争中,仍然是相互关注、相互支持。尤其是在日本法西斯肆虐于远东时,中东穆斯林对我国的抗日救亡斗争倾注了极大的关心,从政治、外交、经济、舆论等方面给予同情和支持。与此同时,我国人民对中东各国人民抵御德意轴心国的斗争也不断给予巨大的声  相似文献   

16.
海湾战争给中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加强了它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和主导中东事务的影响力;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战场国家遭巨大破坏;中东诸国军火需求剧增。 一、中美两国新时期的中东政策 战略格局变化了的中东版图客观上促使中美两国为争取下个世纪的主动,调整自己的中东政策。 仅1995年,中东地区有6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应邀访华,他们是两伊副总统、土耳其总统、科威特首相、巴勒斯坦总统及以色列总理,此外还有叙利亚、卡塔尔、巴林、约旦等国的客人;我国领导人罗干出访中东四国: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强调进一步发展阿中友好合作关系;对于拉宾遇刺,《人民日报》1995年11月6日头版载江泽民致魏茨曼和李鹏致佩雷斯的电文及题为《中国政府对拉宾遇害表示震惊和惋惜》的文章。 以上事实均说明,中国政府关注中东地区。“中国主张阿拉伯被占领土应该归还,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应予以恢复,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中东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应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还主张用和平手段政治解决地区争端,平等地与各中东国家友好交往,促进双边、多边经贸科技合作。即使是在军事武器问题上,中国也“支持穆巴拉克总统提出的关于中东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的倡议”,军售坚持“三原则”,即出口武器必须有助于有关国家提  相似文献   

17.
一、战后阿欧夫系二战结束至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欧洲人在中东地区的势力逐渐消退,阿欧关系时紧时松,呈不稳定状,具体表现为: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阿以矛盾激化,一些阿拉伯国家和英法中断了外交关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欧共体各国的对阿政策出现分歧,如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公开与美国唱反调,不仅不支持以色列,而且还在许多场合谴贡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人用石油武器有效地抑制了欧洲势力对以色列的支持,使欧洲各国真正认识到阿拉伯地区对欧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感受:一是阿以冲突导致该地区长期不稳定,使欧洲南大门的安全受到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彭树智先生近年来在中东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继《东方民族主义思潮》、《阿拉伯国家简史》、《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等一系列大部头学术专著问世之后,最近又向广大读者奉献出了一本力作——《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版).这是中国学者编著的第一部中东史专著;是我国世界史学科和中东学科的一项重大建设.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巧实力",让欧洲大国和阿拉伯盟友提出议程设置,充当"急先锋",美国在背后"掌舵",以最廉价的方式延续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外交上通过议题设置,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服务于美国政府;经济上运用援助和制裁两手政策来实现政治目标;文化上利用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开展民间外交和网络外交。奥巴马政府试图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推动中东反美国家的政权更迭,维护亲美国家的政局稳定。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张依靠硬实力的"布什主义",还是主张依靠巧实力的"奥巴马主义",其在中东维持美国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苏竞争的焦点之一,美国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限制苏联势力扩张,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谋求联盟预阻与联盟分化。一是通过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等多边安全组织来防止苏联在中东的势力扩张;二是推行政权颠覆、军事征服来防止苏联势力在中东的增强;三是进行援助比拼与苏联就中东关键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从战略效果来看,在冷战绝大部分时间内,尽管美国未能完全将苏联的影响在中东清除,但总体而言在美苏中东竞争中处于优势。不过中东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和动荡的局势使得美苏双方都无法一劳永逸地控制中东,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战略投入,这也导致美国对中东的楔子战略因战略资源约束而出现变化,形成了美苏在中东互有优势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