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晋西黄河岸的红色记忆 此次山西作家分三程“走马黄河”,第一程的最后一站是石楼。 石楼县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市南端,东与交口县相邻,南同临汾市永和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遥望,北同柳林毗连。  相似文献   

2.
芮城,是山西省的南大门。驱车出芮城县东南二十余里,就来到了万里黄河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大禹渡。  相似文献   

3.
引子:对话死魂灵 从太原经“大运高速”,一路往晋西南,就踏上了“大唐蒲东”的故地。位于永济“省道运风路”一侧的雷首山上,人们指认那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故里——独头村。当年的独头村遗址已无迹可寻。  相似文献   

4.
一、阎锡山的“不可迷信,亦不可迷不信”领略过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临汾市文联领导又安排我们参观阎锡山抗战时期的避难之地——克难坡。克难坡距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十多公里。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山西省政府等首脑机关都迁驻此地。克难坡成为抗战时期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被称为“小太原”。  相似文献   

5.
一山西万荣县有一座历史悠久、遐迩闻名的后土祠。  相似文献   

6.
一、残阳何意照空城 山西作家采风团“走马黄河”的第一站是偏关。偏关,古称偏头关,因为“地形东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因此得名。黄河落天走山西首先流入偏头关境内,滔滔黄河和巍巍长城在这里交汇,内长城和外长城在这里聚首,是晋蒙交界之处。偏头关与雁门关、宁武关并称为长城“外三关”,史称“九寨屏藩,三关首镇”。由于偏头关三面环山,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来就有“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冀晋”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来到普救寺,自然联想到《西厢记》。作家多是多情的种子,《西厢记》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对我们山西作家黄河采风团而言,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导游小姐黄莺般婉转一句开场白:“欢迎大家来到爱情圣地普救寺。”将我们引领进一段历史。普救寺是佛教的十方禅院,按说应该是“佛家胜地”,然而,前来的游人们焚香拜佛的不多,大多是慕名来感受一段缠绵悱恻的传奇爱情。  相似文献   

8.
一、荀子故里之争此次"走马黄河",来到临汾市,临汾人说荀子是临汾安泽人,是他们的老乡;来到运城市,运城人则说荀子是运城新绛人,是他们的老乡。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一句"荀卿,赵人也"的记载,遂使安泽、新绛纷  相似文献   

9.
一人生就是客居。我六岁随父亲支援内地建设,从上海来到山西太原的西北炼钢厂(即太钢的前身)。寄居太原半个多世纪,我早把"梁园当故园",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太原人。20世纪30年代初,文学史专家郑振铎等三人从宁波天一阁藏书中发现了元末明初无名氏编撰的《录鬼簿续编》。这是明朝人手写的蒙尘数百年的世间孤本,是研究文学史、戏曲史的重要参考文献。这本书记载:“罗贯中,  相似文献   

10.
引言黄河中游的山西,由于"表里山河"的独特地理环境,"山河环护",保证了古人类生存居住所必备的先提条件。所以,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山西成为炎黄之祖、华夏之根,一个民族的发祥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一、《雁丘词》展开的话题 "走马黄河"一路,不断看到金元两代交替时期一代宗师元好问的诗词。在山西代州南楼,看到元好问《辛丑代州南楼》;在山西浑源县龙山,看到元好问的《游龙山》;在山西平陆虞板道上,看到元好问的《虞板行》;在黄河三门峡,又看到他的《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