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庆贺我院教授、八十高龄的王沂暖先生执教五十周年,我院西北民族研究所于今年元月十七日举办了“王沂暖教授执教五十周年茶话会”。王沂暖教授是著名的藏学专家、翻译家和诗人。他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习研藏文,建国后他放弃几所名牌大学的聘  相似文献   

2.
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它流传的过程中,可以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故事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史诗故事,“是把格萨尔王一生的几件大事,写在一部里,成为一种格萨尔全传的形式。”这就是所谓分章本。分章本流传到后来,便出现了分部本。分部本是把格萨尔一生的活动,分散到若干个部里来写。这样传唱下来,就使《格萨尔》史诗,不仅仅是三部曲或四部曲的问题,而是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集合体。这个史诗故事集合体里,究竟包含了多少个分部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据国内著名《格萨尔》专家王沂暖教授说:“现在分部本最多,已可达  相似文献   

3.
王沂暖教授是藏学界一位著名的老前辈,他从事藏学研究几十年,在佛学及藏族文学、历史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特别是对于伟大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他从五十年代后起,就开始了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他的第一部格萨尔译作《保卫盐海之战》,曾在《青海湖》上发表。十年动乱之后,他更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在研究和翻译工作上,都做出了  相似文献   

4.
五月三十日,王沂暖教授应邀向我院语文系藏语文专业师生作了关于格萨尔的讲演,本文是根据讲演的录音整理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注王沂暖《大学》乃《礼记》中之一篇,是四子书之一。有人说是孔于大弟子之一曾子所作,此盖臆测也,要之与《礼记》一书同为战国末年之作,但其思想内容,乃为儒家之绪余,则可信也。大学之遵,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所谓大学,与现在之大学乃同...  相似文献   

6.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是宋元之交的一位重要词人。传世有《花外集》一卷。在王沂孙仅存的六十几首词中,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色的是他的咏物词。本文试就三个方面对其咏物词作初步探讨。一、峭拨幽深是王沂孙咏物词的艺术特色最早提出碧山词“峭拔”的是同时代词  相似文献   

7.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是著名《格萨尔》专家王沂暖先生,对已出版的《格萨尔》分部本的诗行进行统计之后作出的结论。《格萨尔》之所以能有此美誉,这与它具有庞大的分部本群体是分不开的。那么,《格萨尔》史诗究竟有多少部分部本呢? 按照史诗分章本的说法,格萨尔从天界降临人世,他的任务是“降伏四方四种魔”。这四种魔就是北方的魔王路赞,西方的霍尔白帐王,东方的姜国萨当王,南方的门国辛尺王。以降伏这四种魔的故事为内容形成的分部本是《降伏妖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和《门岭之战》。但到后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花岭诞生》之部说格萨尔“他是黑头人类王,为降伏妖魔来人世,他是镇压霍尔、魔国、姜国的人,四大宗八小宗他统治”①。很显然,这里分部本已从四部扩大到了十二部。但这种说法却不见于其他唱本,也不知八小宗  相似文献   

8.
略评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胡适传记作品集》序耿云志胡适先生一生提倡传记文学,时时劝告和督促他的朋友们写自传。他在《四十自述》的序言里说:“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①虽然他们都答...  相似文献   

9.
译者作为翻译的审美主体之一,翻译的过程就是审美主体在具备审美条件(精通双语、文化修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的情况下,对审美客体(原文)的审美构成的认识、转化及对转化的结果(译文)进行审美加工的过程。王沂暖先生得益于对藏文原著高超细腻的理解力、对汉语卓越精湛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对藏族世俗生活的熟悉、对佛教教义的了解,这一切主客观上的有利因素,促成了先生译著《降伏妖魔》的通俗流畅、不拘一格,使人得到审美的愉悦以及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摘要]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忠王李秀成是否写过"自供状"(或"自述"),这是100多年来史学界争论不清的问题。近据笔者对《李秀成自述》及曾国藩老家富厚堂藏书等资料的耙梳,发现李秀成确实写过"自述";曾国藩为了领赏也删改过"自述",但并未将其销毁。该书原本后来藏湘乡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近80年,被曾国藩曾孙们转移到了台湾。而曾家大批藏书则运湖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11.
一幅当代柬埔寨政治变革的画卷———《西哈努克家族》读后辛益高暖(执笔)(作者:辛益,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开封475001;高暖,北京大学本科生)在当代史著作与当代国际政治著作已难划界的今天,作为世界当代史的学习与研讨者,自然会注意到北京大学国际...  相似文献   

12.
王沂孙身伦名微,名不见史乘,生卒年无考。除传世《花外集》外,只有与其同时代的词人张炎、周密诸人有一些关于他的零星记载。张炎《山中白云词》之《琐窗寒·花外集题词》称他“能文工词,琢语峭拔”,“其诗清峭,其词闲雅”,可知王沂孙既工诗词,又善属文,然辗转至今,诗文尽铁,流传下来的词也仅六十余首,名《花外集》。花外者,盖竹边花外之意。一名《碧山乐府》,碧山是其字。又名《玉笥山人词集》,玉笥山人是其号,盖自张炎《琐窗寒》小序“余悼之玉笥山……”称谓而来。  相似文献   

13.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师热烈参加李秀成评价问题的讨论。在八月下旬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举办的李秀成及其《自述》评价问题的讨论会上,随后又在九月下旬系内举行的多次讨论会上,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在八月下旬的讨论会上,有一些教师同意罗尔纲同志的意见,认为李秀成写《自述》  相似文献   

14.
一近十年来,随着辞书编纂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词典学理论研究也以崭新的面貌、丰硕的成果饮誉海内外。汪耀楠教授的理论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他在《辞书研究》(上海)、《词典研究丛刊》(成都)、《湖北大学学报》(武汉)及其他刊物上,先后已发表了30余篇论文。《词典学研究》,是他的词典学、训诂学论文的选集,由25篇论文组成。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汉语大字典》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力以同志为他的论文集写了序言,民主德国科学院中央语言研究所卡尔·伊尔丝博士为之写了评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训诂学家周大璞教授对他的论文曾给予很高评价。可以说,汪耀楠的词典学、训诂  相似文献   

15.
威克赛尔近年来受到了更多的注意。诚然皇家经济学会在1936年出版了《利息和价格》一书卡恩(Kahn)教授的英译本。但是威克赛尔的第一部主要著作《价值、资本和地租》的英译本还是在1954年刊行的。四年之后,出版了加特伦(Gardlund)教授写的有趣的传记以及已巳故林达尔(Lindahl)教授所编的威克赛尔经济学说论文选的译本。现在,加里福尼  相似文献   

16.
王沂暖先生为藏族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延续鞠躬尽瘁、奋斗终生 ,其在藏学上的辉煌成就 ,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他的爱国情操、他治学的缜密与实事求是堪称后人的楷模 ,而其简朴的生活、健康的人生也可为我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者,成都四川大学教授任半塘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写了《词曲通义》;在战后,写了《唐戏弄》巨著。我接到任先生不远千里给我寄来的信已经有一年了,先生今年虽已届八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信上的字是蝇头小楷,而谈的内容都是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他的精力充沛和理论高超,令人敬佩,即使是懦  相似文献   

18.
李白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散文,如《与韩荆州书》、《春夜宴桃李园序》、《上安州裴长史书》、《泽畔吟序》等。本文试就李白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行粗浅的分析。(一)李白自述其文章是“清雄奔放”的,这颇能确切地概括其散文的的风格特点。李白并没有能自觉地从事散文创作,其作品则是表书序记一类。其形式基本是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已成为近年来从大学史研究、学术史研究到现代大学研究,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多年前,就有人写过《北大,魂兮归来》,现在看来作者是为整个中国大学写的,表达的是一种悲哀和警醒。后来国内又有陈平原、夏晓虹主编的《北大旧事》,刘军宁主编的《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杨东平著的《大学精神》,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杨祖陶教授的新译作、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中译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刚一出版,就请他夫人肖静宁教授给我送来,并嘱我写一书评。这对我来说,实为一大难题:一是我不懂德文,二是我对黑格尔哲学的研读甚浅,而又未读过《精神哲学》,怎敢评这部“最高”、“最难”《精神哲学》的中文首译本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