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经激光仿生耦合处理的H13钢在常温下抗磨损性能以及磨损机理,并分析不同形貌(线状、网状)对其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Nd∶YAG激光器赋予H13钢试样表面一定仿生形貌,采用HVS-1000显微硬度计、HSR-2M型高速往复摩擦实验机进行仿生单元体横截面硬度测定和试样表面磨损试验,并得出磨损质量;通过金相显微镜、SEM分别对试样横截面以及表面磨痕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研究磨损机理。激光仿生处理后的H13钢,其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与基体相比,经激光网格仿生处理的H13钢耐磨性提高约20倍,线状仿生试样提高约13倍。激光仿生单元体能够改变试样整体的磨损机理,使基体的磨料磨损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2.
提高制砖模具表面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Cr12MoV钢硼-稀土共渗的最佳工艺:w(稀土)=0.3%,渗硼温度950℃,保温时间5h.经优化渗硼后,渗硼层增厚且致密,疏松、空洞减少,硬度压痕完整,渗硼层脆性由1级降至3级,前沿无明显梳齿形状.优化渗硼后再经淬火、回火处理,渗硼层耐磨性可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以共沉淀法及浸渍法(其中ZrO2载体是由超临界干燥法得到的超细粒子)制得的CuO/ZrO2催化剂对CO/2H2合成甲醇的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法所得催化剂的活性显著优于共沉淀法所得催化剂的活性。在此两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上,甲醇的选择性均很高(大于98%),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考察了ZrO2载体比表面积对CuO/Zr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载体的比表面积在316~220m2·g-1之间时,对应CuO/ZrO2催化剂对CO/2H2合成甲醇的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摩擦磨损试验结果,研究指出这一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及硬度,又因沉积处理温度低而不存在变形,亦不影响零件原来的精度及粗糙度,因此宜于作为零件的最终表面处理。若应用于齿轮,凸轮等高副零件,前景十分乐观。最后从试样的磨损失重中估算出磨损系数和磨损减薄量以供作耐磨性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础研究MgF2晶体中F心的研究…………………………………………………………周玲等(1·1)工程力学在纺织中的应用…………………………………………………………魏铭森(2·1)Banach空间一阶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林道荣等(2·4)浅论教学在现代商业中的应用…………………………………………………郭跃华等(2·8)空间图形的对称性初探……………………………………………………………吕效国(2·11)强束流Zr离子注入H13钢改善其耐磨性研究…………………………………杨建…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工况中,45钢是在有润滑的状态下工作,且所受的载荷是变化的情况,课题组在自行改装的MMS-2A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环一块接触摩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在油润滑状态下变载荷对45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性能进行对比;并对45钢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干摩擦和油润滑状态下的45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油润滑条件下的磨损量比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量要小很多;在油润滑条件下,45钢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研究验证了油润滑的存在有助于改善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模具钢EX1性能,课题组采用5 kW光纤激光加工制造系统激光器,对EX1钢表面进行激光强化处理。采用扫描电子 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激光强化工艺参数(激光功率P,扫描速度v)对EX1钢激光淬火层的组织、硬度及摩擦磨损的影响。研 究结果表明:激光强化处理后硬化层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淬火区硬度明显高于基体。该研究提高了EX1钢表面的光滑度,降低了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8.
粒状贝氏体组织对18Cr2Ni4WA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对18Cr2Ni4WA钢粒状贝氏体组织形状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粒状贝氏体组织对该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规范为960℃/70min/堆冷+190℃/3h/空冷和960℃/70min/炉冷+190℃/3h/空冷所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9.
固体渗硼催渗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粉末渗硼的渗速慢是影响工艺发展的主要问题,经分析,本文提出以(NH2)2CS作为新的催渗剂,经与KBF4、NH4HCO3的比较试验,采用单独催渗和复合催渗方式,证明:以KBF4+(NH2)2CS进行复合催渗效果好,并探讨了温度、材料与渗硼层厚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航空轴承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失效轴承进一步研究,发现航空轴承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腐蚀和磨损。经离子注入航空轴承材料的各种试验表明,试验材料表面产生了非晶态物质,其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耐磨性提高两倍以上。同时,针对离子注入航空轴承而研制的离子束多功能机,解决了球面无法均匀注入的难题。经离子注入的航空轴承,目前在航空发动机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不仅顺利通过了工厂台架试车和地面燃机试验,而且所发往空军使用的航空轴承到目前为止,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用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对4Cr5MoV1Si进行钨离子束表面处理的实验结果,讨论了钨离子注入对样品表面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离子束法合成钛铝,镍铝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金属蒸汽真空孤离子源引出的强束流钛、镍离子,进行了钛铝、镍铝合金的合成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注入条件下,钛、镍离子的注入能在铝表面形成相应的合金层,离子注入样品的磨损率比未注入样品的明显降低。借助于卢瑟福背散射和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发现表面合金层中分别形成了Al3Ti、NiTi及Al2O3相,钛在铝中能产生20%以上的原子百分浓度,其深度高达7000。最后,本文还讨论了磨损率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硬质合金和高速钢钻头对微晶玻璃可加工陶瓷进行钻削加工,测试主后刀面的磨损宽度,考察刀具磨损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刀具材料、冷却条件、刀具角度等参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刀具材料和冷却方式是影响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高速钢刀具不适于微晶玻璃陶瓷的钻削加工,冷却条件对硬质合金刀具磨损的影响较为显著。钻头顶角对刀具磨损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MG-2000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凹坑形非光滑表面形态的耐磨性,选取温度、凹坑直径和凹坑间距作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2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温度对非光滑试样耐磨性影响最大,凹坑直径其次,凹坑间距最次,这为凹坑型非光滑表面尺寸和分布密度的选取提供了初步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热作模具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了H13-TiC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TiC含量下H13-TiC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各试样拉伸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后熔覆层硬度、强度都明显高于基体硬度、强度,这是熔覆层中弥散和细晶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熔覆层的断裂机制是脆性断裂和塑性断裂的混合型。最后,基于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分析了颗粒增强H13-TiC复合涂层的弹塑性性能,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13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槐杞黄对于哮喘大鼠IL-13表达的可能影响及与布地奈德的共同作用?方法:选择 1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 (哮喘组)及10例健康儿童 (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试两组儿童初诊时肺功能,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 IL-13的水平?取50只4~6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共持续6周,建立哮喘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应用ELISA检测及比较各组大鼠之间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血清中IL-13浓度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哮喘组儿童初诊时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呼气峰流速占预测值百分比均升高,血清IL-13水平升高(P < 0.05)?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柱状细胞增生?气管壁增厚;对照组则无上述表现;相比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大鼠不同程度减轻(P < 0.05)?模型组BALF及血清中IL-13的浓度增加(P < 0.05)?相较于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大鼠BALF及血清IL-13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P < 0.05),且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变化比布地奈德组更明显(P < 0.05)? 结论:在OVA诱导的大鼠哮喘模型中,使用布地奈德?槐杞黄或是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气道IL-13分泌,因而可能改善气道炎症?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治疗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对透辉石/AlTiB增韧补强Al2O3基陶瓷导轨材料磨损率和载荷的关系进行理论预测,建立了基于拉伸应力的磨损模型;采用淬火45。钢作为对磨环,探讨了其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磨损模型理论值较好地预测了试验值;随着负载的增加,试样的磨损率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摩擦系数均随载荷的增加而降低;透辉石和A1TiB中间合金的加入有利于改善Al2O3基陶瓷导轨材料的摩擦特性和耐磨损性能;纯Al2O3磨损率的数量级为10^-15m^3/N·m,添加透辉石和A1TiB中间合金的陶瓷导轨材料磨损率的数量级为10^-16m^3/N·m;纯Al2O3的磨损机理为脆性断裂和晶粒剥落,添加透辉石和AlTiB中间合金的陶瓷导轨材料磨损机理为机械冷焊、塑性变形、微断裂和晶粒剥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己酮离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在激发态解离的主要碎片为:C4H5O+、C3H3O+、C3H6+、C3H3+和C2H2O+。而后基于物质不灭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给出在前面每一碎片的形成过程中,也应形成另外一些碎片产物。最后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求出了这些碎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