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先秦时已称为显学.从汉唐到宋明,儒家思想的传播虽经历过一些曲折,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基本上是居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特点,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称“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即通过纲常伦理关系以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正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时代所体现出的社会功能,其目的有如司马谈所指出,是“务为治者也”,即为治理好国家而工作.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路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戴震关于宋明新儒学所实现的儒学哲理化进程及其反社会效应的批判表明,儒家思想的哲学化诠释路径不利于作为修己治人学问的儒家思想的健康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和确证.现代新儒学对于宋明新儒学的路径依赖,使得儒家思想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渐行渐远.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另一种路径选择,就是学问化.学问化路径较之哲学化路径更能有效地实现和确证儒家思想的特质.在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间良性互动、综合创新诠释范式指导下的学问化路径,有利于儒学的思想特质和元典精神的呈现,有利于作为修己治人学问的儒家思想作用于当代中国社会,有利于当代形态的中国哲学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张君劢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主张上坚持自由主义.他一生徘徊在学术与政治之间,致力于沟通儒家思想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发掘儒家思想中的民主种子和理性成份,追求民主宪政,提出修正的民主政治的思想,主张个人自由与社会权力的平衡及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结合.提出发展经济的社会主义思想.他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及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对今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末经学解体之后,儒家思想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经典的注解和叙事被现代学术的学科研究形式所取代,除了社会巨变所导致的现实意义的消解之外,儒学在思想的传递方面也遇到了空前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以来,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人物由哲学角度入手,对儒家思想所做的诠释,可以说是开始了一条新的理路,即在新学术的背景和分科治之的条件底下,用思想阐发的形式,来重新说明儒家文化的永恒价值和深刻意义,以使其能够适合新时代的要求。这一哲学化的诠释路向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儒家思想现代转化的空间,也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某种典范。那种认为儒学的哲学化研究工作过度地稀释了儒家的思想内核,因而想从路向上来个根本扭转,试图重新回到所谓经学形态上去的期盼,是大可商量,也是不太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儒家思想的对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当前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缺乏系统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文化帝国主义长期威胁、缺少强大硬实力支撑、网络传播媒体飞速发展等挑战,必须尽快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家思想传播战略,即构建国家文化传播战略体系,优化儒家思想传播内容、创新儒家思想传播体制,培育传播人才、讲究儒家思想传播策略,推进儒家思想传播主体与渠道多元化,提高儒家思想网络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6.
胡芮 《天府新论》2018,(6):52-61
近代中国道德意识的转化是在外力作用下的被动反应。在新与旧、中与西的紧张和纠结中,儒家思想传统历经沉浮。主要体现在几个阶段:晚清士大夫群体建制化儒教努力的失败带来传统政教关系的破裂,儒家思想从政治中剥离出来,失去“中心”思想地位。接着,在取法于西的“道德革命”中,儒家伦理思想遭遇到从具体规范到形而上学领域的全面否定。然而,在由“天下”到“国家”的转变中,儒家思想却又从失去制度支撑的“边缘”、“游魂”发展为重新纽结民族精神认同之基石。在“中心”与“边缘”的嬗变轨迹中,道德哲学体系经历了从“理学”到“伦理学”再到“新儒学”的发展。在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中,重审近代以来儒家伦理精神之嬗变过程,发掘儒家思想传统的精神价值,是理解现代新儒学产生的历史基础,也能为实现民族伦理复兴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7.
儒家管理哲学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引言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以道德化教化为导向,以正己正人为途径。这对于现代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伟 《兰州学刊》2009,(12):152-154
中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头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很多值得继承的理念,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但在当前新环境、新形势的前提下,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领悟到儒家思想被时代赋予的新内涵。这些新内涵无疑将成为我们开拓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模式的理论之源,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和儒士曾一度受压抑和贬斥。面对这种现象,刘向自觉地继承和维护先秦儒家思想,并以诸子之学丰富儒家思想,在儒学指向上不仅继承荀子重视事功的“外王”之学,而且以敬、谦、廉、诚等思想丰富孔子、孟子提倡的“内圣”之学,为儒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三字经》产生于南宋,是我国古代有广泛影响的蒙学教材。宋朝是儒家思想再一次复兴的重要时期,这使《三字经》自然打上了鲜明的儒家思想的印记。儒家的道德教育至上观念,对教育作用的重视,对教育内容的严格要求,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等基本教育思想都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丰富而广博,其中就蕴涵有诸多富含哲理的生态思想。以适时节用的生态原则、中庸之道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生态追求为核心意蕴的儒家生态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当今的世界,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千百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古圣先贤们关涉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传统智慧,以恩泽广被,惠泽后世。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可以对21世纪新生态文化的建构提供贡献。儒家生态思想有三个关键命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大人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者也”。潜藏在这三大命题之中的是五个核心价值理念:和谐,和解,天人合一,联系性思维,以及有机体论。在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关系在于连续性而不是断裂性,在于“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儒家思想中的“仁”学,以及以分享、包容、同情、责任作为核心价值的母性思维(maternal thinking),在建构新生态文化中具有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公民法制观念淡漠、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亦有历史方面的,其中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公民“重权力,轻法律”,“重道德,轻法律”,“重调解,轻诉讼”等法律意识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密切相关。要克服儒家思想对公民法律意识的消极影响,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冯郁,沈之彭儒家思想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的文化复合体,它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为统治者利用,固有许多糟粕;但是它对中华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确实发挥了许多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一、儒家思想维护...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对商贾文学的历史影响至少体现在:儒家思想发展对商贾文学发展的衍射,儒家思想对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历史结构以及对文学作品中商人个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商贾文学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解构主要体现在:商贾文学中对商业及商人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再认识,商贾文学中大肆渲染了利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冲击了儒家思想构建的传统义利观,商贾文学中对商人集团色欲膨胀的正面描写具有反抗和解构封建理学的特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商贾文学与儒家思想互动视野中的理论重构,是建立在扬弃基础上的重构,而非一种对儒家思想的重述。  相似文献   

16.
论儒家经济道德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儒家经济道德的两重性戢斗勇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在儒家思想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流于宏观的泛泛而谈,疏于具体细微的分析研究。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经济起飞时期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徐复观通过对董仲舒的"天的哲学"的分析,认为董仲舒在为汉代政治体系寻求合法性依据的同时,依然继承了儒家思想与权力的紧张,即通过天的权威来体现对于君权的制约.徐复观看重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连续性,这决定了他对董仲舒理解的基础.但是这样的角度,也会使徐复观忽视儒家与权力体系的妥协性,导致对董仲舒政治儒学的曲解.  相似文献   

18.
孙东波 《河北学刊》2008,28(2):241-243
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清前期,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呈现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局面。儒家思想在"康乾盛世"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转型过程中有诸多矛盾,需要建构和谐社会。“和谐”有其深厚的儒家思想渊源,儒家思想在建构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儒家思想,汲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益于当今建构和谐社会的精华成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道”是个广泛使用的概念。从文与道的关系看,道就是文的思想内容。由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道和儒家思想往往有着密切联系。但儒家思想不仅不能概括文的一切内容,还和文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就形成古代文学发展中错综复杂的情形:有内容和形式的矛盾,有儒家思想和所谓“异端”思想的矛盾,有儒家思想和文辞采饰的矛盾,更有儒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矛盾等等。本文只图通过对文与道的发展轮廓的清理,考察儒家思想在古代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所以,侧重于探讨古代儒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矛盾统一问题,与向来论文与道者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