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是他创作历程中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与以往现实题材小说不同,《漫水》描绘了一个充满温情和静穆的乡土世界,更多地趋向风俗画小说,体现了王跃文创作思想的某种变化。民俗叙事功能的角度可以进一步分析小说人物、情节、主题价值的参与,探究民俗在此类乡土题材小说所占据的地位及其形成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家世小说、叙述往事的小说、历史小说、传奇志怪小说、新写实小说、商战小说、文化关怀小说等。从总体上看非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作优于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作。作家们之所以要逃避现实与社会变改和个人的价值取舍有关。  相似文献   

3.
《夷坚志》创造了许多新故事题材和类型,有在宋代商业经济影响下出现的局骗、海外经商者的历险故事,拾金不昧者的高举等。佛道故事体现出信仰的普及化、世俗化的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神灵,鬼灵精怪故事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公案题材小说,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论茅盾的儿童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的儿童题材小说为数较少,成就也远远比不上《子夜》等长篇巨著。但作为茅盾创作中开拓的一个新的领域,其题材的变化、思想内容的独特性、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均应予以较高的评价。与同时代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比较,更体现这一点。茅盾的儿童小说是研究茅盾创作和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考述了现存的凌氵蒙初戏曲小说中侠义作品的渊源。凌氵蒙初在创作或改编戏曲小说中侠义题材的作品时,十分重视吸取宋明笔记小说乃至民间传说中的素材,尤其重视《剑侠传》、《亘史》这两部著作。凌氵蒙初创作或改编了一些侠义题材的小说和戏曲,并得到了行家们的好评,这在戏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私小说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在中国当代文坛,陈染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私小说强调自我暴露和自我书写的特点。作为女性作家,其小说《无处告别》《破开》《私人生活》等多部作品都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深度书写,并涉及到同性情感这一边缘性的敏感私密的话题。陈染在作品中试图打破性别界限,从爱情本身出发,并力图消解加之于爱情上的外在因素,以一种超性别意识赋予了同性情感以合理性。陈染以同性恋小说拓宽了私小说的题材,也奠定了陈染在私小说创作领域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宋懋澄是明末重要的诗文与文言小说作家,其作品为白话小说和戏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冯梦龙就以其文言小说作为蓝本,创作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拟话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没有对其创作成就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小说选刊》作为新时期权威性的刊物一直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小说的推介上始终对体现现实主义的深化、发展和创新的作品不遗余力。这些作品在题材、创作手法、审美上走向多样化,远离宏大主题,注重对社会生活以及人性的各种状态的思考,并追求审美的深层底蕴和精神的层次感,具有一种历史批判精神,表现出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深沉思索。  相似文献   

9.
《高兴》是贾平凹新近的又一部反映"三农问题"题材的作品,其在主题开掘、文章结构、环境营造、语言智慧、特殊小说写作技法等的运用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作为一部比较成熟的文本,它是当下陕西文坛乃至西部文坛涉农题材创作上的一大收获,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创作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悲剧、喜剧等本是戏剧文学的分类,但从广义来说,也可用来概括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本文拟从这方面谈谈鲁迅小说的特点.《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除个别篇目外,按题材性质和表现方法,大致可分为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和悲喜剧作品.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芙蓉风》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写实精神,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各种场景,穿插了多条情节线索,使得全书充满了史诗般的气势和百科全书的性质。作品不满足于对生活现象的描述,还对生活的本质进行了揭示。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创造性地传承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话语创新精神。特别是写景的“自由式骈化”风格独具特色。在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伍尔夫是20世纪初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意识流小说试验中塑造了多位女性艺术家形象,这些女性艺术家形象普遍反映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面临着父权文化的压制和艺术接受障碍的问题,伍尔夫在其小说文论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试图为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寻找出路。她笔下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在其小说人物形象中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以丰富的层次呈现真实情感的女性世界,是连接其小说实践与小说理论的纽带之一,从其入手必然可以为伍尔夫小说与文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死亡情结--小说的美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情结作为西方小说中最古老也是最永恒的情结不仅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小说的创作 与欣赏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在不同的层次上联结小说与现实,小说与历史,展现了小说的现实之美,超越之美与 和谐之美。同时,它也将小说的形式之美和思想之美注入了小说的创作与欣赏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余华90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其小说创作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其中共有的“祖父———父亲———儿子”的父系人物结构模式突显了父亲的中心地位,呈现了父法由颠覆到重构的嬗变过程,表达了对人性善的呼唤与礼赞,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余华对秩序和人性的深沉思考,此模式也就成为传达余华小说创作轨迹变迁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15.
方方和池莉的作品,既有着“新写实小说”的共同特点,更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她们的小说,在思想内涵和叙事方式这两个大的层面上,均以自己独特的创造,给中国的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鉴照。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作为一个过程消融在产品——文本之中,又以接受活动作为它的延伸。小说文本的完成是创作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接受过程的起点,而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小说结局的影响和作用尤为重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论述小说遗憾结局的类型及其审美效应,以此为小说创作和小说鉴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初 ,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 ,他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聚集在人物心灵世界的塑造上 ,着意于心理描写 ,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 ;结构作品时 ,采用心理结构艺术和方式 ,即以心理过程为小说的发展线索 ;其作品主题表现出多义、丰富与朦胧。  相似文献   

18.
高行健文学作品表达在以人称代替人物,由“我”、“你”、“他”(她)的相互转换形成作品的层次,再进行互为隔断,编织成明暗两条线索,像麻绳一样跳跃着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灵魂的再现,为新时期“大散文”式的“美文”创作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女性学者小说家的小说创作同其理论研究一样,极富特色。她们的作品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隐约见出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信念坚定到困惑迷惘直至悲哀无奈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即由先锋叙事转向现实言说。通过对其先锋小说的透析,把握他从抽象精神层面所展开的对于人存在的本质性探询,肯定其创作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又通过对其现实力作的观照,指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内容相左的悖论情境,从而表明余华的小说创作转型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