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清儒辑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辑佚之事起于唐宋,延于元明,“至清而大盛”,“嘉道以后,通儒辈出,莫不资其津逮,牵作指南,功既知矣,用亦弘矣.”(《四库全书提要辩证·序录》)在清季,辑佚者之多,辑法之科学,成果之显著,经验之丰富,皆为其以前各代所不及.认真总结清儒辑说对我们今天辑佚和整理古籍大有裨益.一、辑佚目的清儒辑佚,主要是为保存文献和读者治学,目的十分明确.由于种种原因,历代古籍散佚严重.元马端临《文献语考·经籍考·序》指出:“《汉志》所载之书,以《精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明人喜…  相似文献   

2.
陈兰甫曰:“陆氏《切韵》之书,存于《广韵》之内,澧校定《广韵》切语,粗得陆氏体例。”(《切韵考·声类考》)陈氏系联《广韵》,考得其声类、韵类,而定其书名为《切韵考》,此以《广韵》为据而定《切韵》之声类与韵类者,陈氏以后,学术界对此均以为系创举而无异义。唯陈氏所定系联之条例,现代学者尚多异义。陈氏定系联反切上字之正例  相似文献   

3.
斯1439《春秋后语释文》残卷为今存唯一之《春秋后语》注本。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残卷之价值。一、引用书籍。据前人考证,《春秋后语》取材于《史记》、《战国策》等七种书。今据《释文》,知其尚采用了《礼记》、《楚辞》、《韩非子》、《说苑》等载籍的内容。二、校勘价值。本文考出可据以纠正传本载籍之误者五条。三、辑佚价值。本文考出可藉以补以往辑佚书之阙者四条。  相似文献   

4.
清代三家《诗》研究——以辑佚研究为中心,在嘉道间迎来了全面丰收,是后学认识三家《诗》,研究汉代《诗》学必不可少的借鉴资料。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诗考》的增校、补注成果;二是《韩诗》辑佚研究专著;三是异文异字考证成果;四是三家《诗》遗说通考之作。除此之外,早期的三家《诗》研究成果是全盛时期研究的基础,吹响了清代三家《诗》辑佚研究的号角,而晚期学者的研究则具有查漏补苴之功能,并使得三家《诗》辑佚研究成果更为精善。  相似文献   

5.
《后山诗话》作者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绍虞先生因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兼及宋人诗话,历时五十余年,著述颇多,实为治宋诗话之巨擘。其所撰写之《沧浪诗话校释》、所辑之《宋诗话辑佚》、所著之《宋诗话考》,更为研究宋代文学批评者案头必备之书。《宋诗话考》最为晚出,钩玄索隐,考订翔实,深为学术界所推许。然此书定稿于“‘四人帮’猖狂横行之时”,囿于客观环境,势难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艺文志补》平议杨旭辉明人胡震亨在谈及唐代诗文时曾说:“唐人集见载籍可采据者,一曰《;日唐书·经籍志》,一曰《新唐书·艺文志》,一曰郑樵《通志·艺文略》,一曰尤氏《遂初堂书目》,一曰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端临所引书有二,一曰晁公武《读书志...  相似文献   

7.
东汉阮谌撰作《三礼图》,史志目录多载,为后世文献屡次征引,是影响力较大的一部礼图著作。其作今亡佚,阮谌图作世传有清人王谟、黄奭、马国翰辑佚本,然辑佚本相异之处甚多,笔者藉以相关文献对相异之处进行略考,以补正辑佚本失实之处。  相似文献   

8.
传世文献中所见唐式辑存韩国磐唐朝的法律有四,即律、令、格、式四者。《新唐书》卷56《刑法志》说: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  相似文献   

9.
自清代学者辑录汇编了我国古代许多佚书之后,从清末至今,近百年间,专辑古代佚书的书籍为数不多。《北魏佚书考》(作者朱祖延,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以下简称《佚书考》)的出版,不仅是对我国近百年间辑佚书的有力增补,而且对今后整理古籍工作有很好的推动和借鉴作用。清人辑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遗漏重复、校勘疏略、考核不精之处仍所在多有。《佚书考》作者以其深厚的古典目录学功底,从群书中遍搜北魏一代佚文,并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整理,较之前人在许多方面有不少的突破。笔者怀着求知的心情,将此书认真读毕,认为《佚书考》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洪兴祖《论语说》是宋代重要的经学著作,惜乎不传。《洪兴祖〈论语说〉辑佚》一文据《论语集注》、《论语大全》辑佚二十五条,亦间有疏误。今补充《辑佚》漏引二书之2条,并据《论语或问》补17条、据《四书通》补13条、据《论语集说》及《经典稽疑》补4条,共增补36条。另将《或问》、《四书通》所同于《大全》者进行比较,纠讹正误,以显《论语说》之原貌。据此可窥洪氏论语学考证精详、说理透彻之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仁俊是清代著名的辑佚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他的辑佚著作主要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经籍佚文》等。王仁俊辑佚方法和特点主要有:辑佚的材料来源范围广博,广涉经史传注;辑佚文各条之末,皆注明出处;辑出多条佚文时,在各条佚文下,常用“又”字;常常在篇末加“俊按”或“按”等按语,以考证或补充一些有关本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季民初,词籍辑佚迅速兴起。针对前人辑佚词作来源少、真伪混杂、不注佚词出处、不辨版本源流的不足与弊端,赵万里将清儒考据学的优秀经验施之于词籍辑佚。他甄选古本、善本为辑佚底本,明辨辑佚来源“不注撰人”之体例,并且利用校勘、辨伪阙疑存真,制定了严谨的辑集体例,确立了“客观”的词籍辑佚范型,对之后的词籍辑佚及词籍整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而精于流略之学、反思清儒辑佚得失、坚守阙疑求真的精神以及得天独厚的观书条件是赵万里词籍辑佚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黄奭生卒考     
黄奭,清道光间大辑佚书家,江苏甘泉(今并入江都)人,字右原,一字叔度。以所辑《黄氏逸书考》(一名《汉学堂丛书》)名动于时,垂功后世。梁启超先生曾说,在乾隆、道光间众多辑佚家中,“专以此为业而所辑以多为贵者,莫如黄右原、马竹吾两家”。叶仲经先生称其与马国翰  相似文献   

14.
汉人训诂所使用的术语“读曰,读为”,目前学术界都依段玉裁说,断为汉人用以释假借字时使用的术语。《说文解字》“读”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又《周礼汉读考·序》云:“汉人作注,于字发疑正读,其例有三:一曰读如,二曰读为、读曰,三曰当为。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同,音同而义可推也;变化主乎  相似文献   

15.
《全唐诗外编》出版后,余偶一翻阅,发现其中童养年先生所辑之《全唐诗续补遗》与《全唐诗》补重者甚夥,仔细翻检,得重出者百余条,分类排比,并与《全唐诗》校刊,名之曰《<全唐诗续补遗>校读》,交某刊发表。今又检得重出者五十余条,和前百余条,已过童编辑佚总数的八分之一。童先生辑佚,何其不严谨之甚也。姑仍仿前例,书成校读续篇,或与整理《全唐诗》者有一助焉。  相似文献   

16.
《经典释文》中刘昌宗反切声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宗,东晋时经师,生活的时代可能略早于徐邀,其著作有:《周礼音》一卷(《隋志》作三卷)存于《周礼释文》;《仪礼音》一卷,存于《仪礼释文》;《礼记音》五卷,亡,《礼记释文》存九条,《毛诗释文》存一条;《毛诗音》,不知卷数,《颜氏家训》存一条,《匡谬正俗》存二条;《尚书音》,不知卷数,《尚书释文》存四条。本文材料,采自《经典释文》保存的刘昌宗音切,并参考《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刘音,还有三条为颜之推、颜师古所引的《毛诗音》,共得1052条。去掉重复和一些无以利用考订刘音的材料,最后得有效音切760条。在传…  相似文献   

17.
《全宋诗》出版后,学界所作的增补辑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宋诗分布的区域广,涉及的史籍文献浩博,因此增补辑佚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翻检史籍文献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为《全宋诗》漏收、同时也为其他《全宋诗》辑佚文章所未及注意的佚诗,计有100余首。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开场,往往首先跑出一个“冲末”。这“冲末”有时扮演番王,有时扮演书生,有时还扮演老太太。在元杂剧里,要算它的活动面最广,也最灵活。到底它是什么样的玩意呢? 王国維在《古剧角色考》中认为:末之“曰冲、曰外、曰贴,均系一义,  相似文献   

19.
清初金圣叹评《水浒传》曰:“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闲斋老人为《儒林外史》作序时也指出:“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及《金瓶梅演义》,世称四大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鉴于《水浒传》等章回小说的影响,清末文论学家王钟麒将“皆有深意存其间”的“吾国小说”与“实行拜金主义,苟焉为之”的一些中外小说相比较时说:“萃新小说数十种,能有一焉,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影响之大者乎?曰:无有也。萃西洋小说数十种,问有  相似文献   

20.
马国翰与《玉函山房辑佚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学者马国翰自青年时期起致力于辑佚,终其一生,辑成《玉函山房辑佚书》。此书是宋以来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辑佚著作。丰富的藏书和目录学知识的积累是马国翰从事辑佚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关于《辑佚书》的种类及数量,目前说法不一。该书决非窃取章宗源的辑佚成果。马国翰身后,《玉函山房辑佚书》有多家刊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