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拼音化运动导源于欧洲中心主义(即逻格斯中心主义),具体说导源于索绪尔的语音中心主义.本文批判了索绪尔对汉字的片面认识,特别批驳了他的"表音文字高于表意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惟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的谬说.首次提出"文字学"不完全算科学的观点,特别是汉字与美学有较紧密的关系.作者的立场鲜明,汉字永远不可能拼音化,相反,汉字有可能为世界各国所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网络媒体图文互动的文化判断有一种说法,当代文化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这意味着电脑网络、影视卡通、一般图片传播超过了文字传播的分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起码文字在所谓的“图像时代”仍有其强大的深拓性、超越性和感悟性功能。值得注意的传媒现象是:思想的边缘化和学术休闲化,文字和图像思维兴趣的分化———大众在读图。读图并不是不可以,但读图成为时代风尚而排斥文字内核就成为了问题。应感受图片之中之后的意义的那种无言之美,这些都与文字的意义深拓性分不开。在手写时代,文字的产生曾惊天地而泣鬼神,天地鬼神之所以为之…  相似文献   

3.
陈占彪 《中州学刊》2005,(3):249-252
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社会的技术支持,都市社会的现代情绪和市场社会的商业原则,是图像在当下社会风行的三个原因.作为大众文化形态之属的图像,在市民文化生活和精神建构中起着形式上的审美作用和内容上的娱乐作用.但是,通常在精英的视野里,与文字相比,图像始终处于一个"卑贱的"地位.其实,"读图"并非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中"观测一时的风尚习惯,和社会情形的一斑".事实上,"读图"习惯并不是当今社会才出现的新现象,"读图"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这从近百年来在上海一直都存在的"读图"现象中可以看出,那种以为"读图时代"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的判断未免显得过于简单绝对和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4.
汉字拼音化运动导源于欧洲中心主义(即逻格斯中心主义),具体说导源于索绪尔的语音中心主义。本文批判了索绪尔对汉字的片面认识,特别批驳了他的“表音文字高于表意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惟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的谬说。首次提出“文字学”不完全算科学的观点,特别是汉字与美学有较紧密的关系。作者的立场鲜明,汉字永远不可能拼音化,相反,汉字有可能为世界各国所用。  相似文献   

5.
图像以其直观、信息含量大等优势,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文字起家的新闻行业同样受到了图像的冲击。"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理念正在被新闻行业所接受,并越来越多地深入实践从而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从读图时代的特征,读图时代下图像与文字的依存关系来解读文字与图像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建构图文共筑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书法的构形基础,书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汉字的简化,并时时体现着汉字的简化,这就是"书法与时代文字形体的共时性"规律.然而在今天这个规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简化字入书既有难度,也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当代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书法的构形基础,书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汉字的简化,并时时体现着汉字的简化,这就是"书法与时代文字形体的共时性"规律.然而在今天这个规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简化字入书既有难度,也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当代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渊源流长,其中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和研究中日汉字中的同形词可以发现:"同义同形词"的出现是日语对汉字的直接借用的必然结果,"异义同形词"则是文字形态与具体文化语境的结合和变迁,亦是在日语言的学习中应当重视区别的一点;"和制汉字"的出现,是对汉字符号的利用的结果,可成为日语文字文化溯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话语制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是语言的现实应用.这种应用不仅表现在对现实的描述上,还表现在对现实的构建上.这种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机制的构建.在进行社会机制的构建中需要进行话语制衡以促进话语行为者之间的合理融合.在话语发展史上,存在话语自由权萌芽时代、话语神灵化时代、话语真理化时代与话语效能化时代.话语效能化时代的话语行为存在两个基本命题,即"我是我的逻格斯""大家是大家的逻格斯".话语制衡中存在不同的话话目的范畴.不同范畴的话语行为具有不同的话语主体标尺,并因此而形成不同的话语共同体.话语制衡不仅存在于话语共同体内部,而且也存在于话语共同体之间.对话语制衡的认可有赖于人们更深深刻地了解"交际理性"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若谓语言哲学乃是"对语言进行哲学研究"之义,则"钱玄同的语言哲学"的说法可以成立.钱玄同五四时期的语言哲学是在实然的抗拒力与应然的推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体现了批判与反思、展望与重建的哲学精神.其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汉字的特点,钱玄同反对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或"衍形文字"的说法;关于汉字的本质,他坚持文字同语言都是表示思想事物的符号的主张;关于汉字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文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形而意、由意而音、由繁到简.第二,钱玄同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汉字革命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三大问题,还从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层面驳斥了汉字革命会扑灭中国文化的论调.第三,出于进化史观、功利主义、理想主义等内在动因,对于人类普遍语言这一语言哲学重要问题,钱玄同最终选择世界语作为其语言哲学的乌托邦理想.质言之,钱玄同五四时期的语言哲学是一种以进化论为主导,以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世界主义等因素错综杂糅在一起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1.
开明大夜郎国文字符号就是过去所谓的"巴蜀图语"。它由图符组合而成或者由图符与类似汉字组合而成。开明大夜郎国文字符号包括开明大夜郎国文字和开明大夜郎形意图语。形意图语表达一段话语,甚至是一个故事,或者表示邦国之间的"盟约",从而具有一部历史文献的功能。看图说话的开明大夜郎形意图语的表现手法,来源于贵州远古先民的创造。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符号学理论的观照下,考察文字的符号属性,进而考察汉字的性质,加强对"汉字是语素文字"这一观点的分析论证,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汉字阐释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汉字文化普及的基础.汉字阐释是对已识字的形音义、构形理据、历史演变、字际关系、文化内涵等不同层次的全面描写和解释.《说文解字》是汉字阐释的开山之作,直到清末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占据汉字研究的主流地位.随着现代学术范式的确立与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起,汉字阐释却逐渐远离学术研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汉字阐释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从材料出发的学术研究与从观念出发的思想表达两种阐释方法的纠缠,直到今天也没.有建立起可操作的研究方法与表达范式.梳理"也"及其所构成的"(畋)""地"等字的阐释学术史,解释许慎文字学低级错误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有助于确定现有材料下"也"字阐释的路径与可能的深度.汉字文字学的阐释与文化学的阐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同层次的深入探讨.汉字阐释的基本原则是:从材料出发甄别字料,全面占有、充分理解、准确应用材料;从文字记录的语言事实出发,背离文字记录语言事实的阐释与文字学无关;坚守历史性原则,在客观描写基础上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发生了诸多重要的嬗变,在汉语作品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汉字图像"的出现、彰显甚至僭越。"汉字图像"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即汉字"造景"、多向汉字、字图互文和汉字多媒体,前两者主要侧重于汉字"能指"本身的变化,后两者则代行文字的种种功能,是一种作为文字的图像。这种"汉字图像"的融入不是简单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态的变化,它切切实实地导致了网络文学发生一系列审美嬗变,即审美话语的转换、审美特性的革新和审美体验的嬗变等,也必将对汉语写作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汉字自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传承性.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中国的文字一直是贬抑多过褒扬.西方一直以"他者"形象来塑造中国文字.有学者认为中文是落后的、不科学的.本文就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对中西文字进行分析比较,展现中西文字的各自优势与劣势,强调各国文字是深深根植于其生长的文化土壤,与文化互为滋润,共同发展的.中文更是如此.中文的独特魅力是其屹立世界文字之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的能指本身具有审美性。作为一种"多媒体"式的文字,汉字符号本身就形成了美学的本体性特质。汉字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包含着深刻美学创造的心灵过程,"图像先于声音"是这一过程的根本特点。像-象-相,从具象之像、抽象之象到"抽象"的相,图象灵感构成了汉字创造逻辑在先的重要特征。汉字从"象"立意,包含着艺术创造的规律和图象思维的"图—式"过程。这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构成了汉字"想象"思维方式的美学特质。以形声字为例,汉字"图象先于声音"的特质充分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李润 《南方论刊》2003,(11):47-48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无论是其个体,还是整个系统,都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汉字成为汉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而汉字本身也成为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汉字构形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以探究汉字与汉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第一张在伊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公布于世,全世界为之哗然,再次验证大众传播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当我们终日沉溺于图像的诱惑之中,在视觉欣赏的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某种值得警醒的危机呢?图像是否有“颠覆”文字的可能性?人们是否感受到“读图时代”一股华而不实的浮夸气息?面对着种种隐患,我们如何应付?解读读图时代的大众传播,自然会有一番领悟。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汉字则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历有六大形体结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统称“六书”.名曰“六书”,实际上讲的就是汉字的构造原则和造字方法.“六书”与汉字正字早已结下难分难舍之缘.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记录日语,但近代日本出现了"国语运动"和"汉字改革"的思潮,要求废除汉字的使用,改用假名和罗马文字.改革历经兴起、高潮和尾声几个阶段,最终形成了汉字、假名、罗马字混用的文字体系.汉字和日语的矛盾导致了文字改革的发生,日本文字平民化和教育的普及则推动了文字改革的发展,日本的汉字使用传统、日本历史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需要又使部分汉字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